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列表 > 小雞吃米(七月初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小雞吃米(七月初八)

眼見李滿囤走向謝尚,顯榮和振理兩個小廝趕緊地捧了兩隻栗色的描金雕花匣子站到了謝尚身後。

李滿囤把兒子李貴中抱到謝尚臉面前的時候,謝尚學著旁人的樣子裝模作樣的看了看貴中,然後便被李貴中的胖臉吸引了注意——紅棗這弟弟的臉,謝尚心說:怎麼能胖得跟三個球並排排在一起似的?就是不知道這手指戳彈上去會怎樣?會跟球一樣會反彈回來嗎?

啊——,好想彈一彈他的胖臉啊!

戀戀不捨地把目光自李貴中臉上移開,謝尚拿過顯榮手裡的匣子開啟遞給李滿囤道:“伯父,這是我爹孃讓我捎給貴中弟弟的!”

李滿囤瞧匣子裡裝著孩童項圈、手鐲、腳環等五個大小不一的金環和一個精緻的富貴平安鎖,不覺笑道:“倒是又讓你爹孃破費了!”

俗話說“禮輕情義重”,李滿囤想:而謝大爺每回都是重禮,可見謝大爺對他的情誼真的是極好的。

對於謝子安這回送貴中足金首飾,屋裡人其他人看一回也就罷了——畢竟都是見識過謝大爺下萬兩聘金場面的人了,現自不會因為一匣子金器而大驚小怪。

第二個匣子開啟是幾件蠶絲軟緞嬰兒衣服。

眾人看了自是更不會驚歎了——絲綢衣裳再貴還能貴過足金?

不過王氏瞧著倒很喜歡——她正想學做絲綢衣裳呢,現從貴中的小衣裳開始練手倒是有參照了。

現在的李滿囤一點也不想看見他兄弟李滿倉——一見他就禁不住想起他閨女李玉鳳搶紅棗婚書的事,氣難平。

幸而今兒李滿倉沒在主桌,李滿囤抱著兒子一邊往李滿倉所在的次桌過去一邊自我安慰道:如此他只要過去隨便點個頭倒也罷了!

正巧李滿倉也自覺沒臉見李滿囤,故而他在李滿囤到他這桌時只是跟在二房的李滿壇身後打了個招呼便就趕緊把小銀鐲給了王氏。

王氏根本就不想收二房的東西,但看到男人已經轉臉在和三房的李滿園說話,也不好節外生枝,只得忍耐收了。

近來李滿園賣枸杞得了錢,故而今兒便聽他媳婦錢氏說的放長線釣大魚的話送了個足有半兩的“年年有餘”銀鎖。

一桌的李貴雨冷眼看著他三叔李滿園唱作俱佳地拿足銀鎖逗弄李貴中,不覺感慨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他爹天天風雨無阻地幫忙接送三房的貴富上下學,而他三叔至今也沒給他們這房人一錢銀子的禮。

李貴林送了一個搖起來“咚咚”響的撥浪鼓,李貴銀則送了一個眾人都沒見過的稀罕玩具——一個木頭圓盤上面立了木頭做的一隻母雞和四隻小雞。五隻雞的雞脖子都是活動的,然後雞頭上都系了線。五根線穿過圓盤中心的小洞系到一處。如此一扯線,對應的小雞或者母雞的雞嘴就會敲到圓盤上發出“篤篤”地啄食聲。

李貴銀這個玩具一拿出來,李貴中還沒咋樣,李滿園、李貴雨、陳寶、陳玉的眼睛就先直了——即便李滿囤瞧見李貴銀的演示也都撐不住笑了,心說:這麼稀罕的玩意,貴銀都是從哪裡尋摸來的?這可真是太有心了!

李貴銀雖然年輕,但自他媳婦林氏給他生了兒子李興文後,家常也沒少琢磨要如何把日子過好——他也想有錢能培養兒子進城讀書!

李貴銀是次子,分家得的地有限,故而李貴銀能想到的來錢方式也就是跟他滿囤叔和滿倉叔一樣做生意。

本來跟李滿倉一樣賣菜是最簡單的。但因眼下還住在老宅,一大家子人一鍋吃飯的緣故,這生意李貴銀卻是不能做。於是李貴銀便只能另闢蹊徑。

夏忙過後李貴銀沒事就進城尋摸有啥生意好做。如此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教他尋到了廟會上賣玩具這個商機——似這樣一個“小雞吃米”玩具,廟會上能賣二十文。

李貴銀會點木工,做這個並不難。故而他今日便送了他近來做得最好的一個給李貴中。

李貴銀看眾人玩得開心,心裡高興,便忍不住摸著腦袋傻笑,心說:看來他這個玩意做得不錯,馬上中元節廟會怕是能賣上不少錢——往後幾天他得加緊多做一些才是。

一時堂屋裡眾人都一一見過,李滿囤把貴中交給了王氏,自己則把剛眾人送的東西都收到王石頭送的大搖窩裡,然後把搖窩搬到了月子房裡——雖說已出了月子,但李滿囤打算參照先前李貴林媳婦江氏生李興和時的例子給王氏做雙月子!

王氏抱著兒子進了東廂房,紅棗一見立刻迎了上來。

“娘,”紅棗好奇地看著王氏懷裡臉蛋都長橫過來的弟弟,強忍著戳一指試一回手感的想法,高興笑道:“弟弟長好看了啊!”

看來這世孩子普遍不好看還是營養沒跟上的緣故,紅棗心說:比如她娘現吃得好,她弟的模樣比前世孩子也就不差啥了!

王氏笑道:“是吧?我天天瞧著倒是感覺不出!”

王氏對於氏的恨原就不比李桃花淺,而李玉鳳搶紅棗婚書這件事更是加深了王氏的怨恨——她這個繼婆婆,王氏憤怒地想:搶奪了原本屬於她男人和兒子的祖產不算,現竟還生養了個賤種出來搶奪她閨女紅棗的婚書——簡直是太沒天理!

若不是這回聽了餘曾氏轉述的李桃花對李滿囤的勸說,王氏知道得顧忌紅棗出門前後的兆頭——王氏這回是真打算拿李玉鳳去填塘。

既然李玉鳳敢狠心來要她家紅棗的命,王氏光棍地想:她不仁我不義,我又有啥不敢要她的命?

但現在既然已經決定忍下這口氣,王氏便就不好在人前處處針對於氏——俗話說“打蛇打七寸”,不然胡打一氣,造成“打蛇隨棍上”的局面,比如李桃花先前那樣,可就不好了。

不過王氏也不願再做低服小把於氏當婆婆恭敬,故而當下她只把於氏和陸氏相提並論。

“娘,族長嫂子,”王氏抱著兒子走到於氏、陸氏跟前帶道:“我們貴中來了!”

對於繼子李滿囤和王氏的兒子李貴中,於氏瞧他就跟攔路虎似的,真的是沒法喜歡。

但礙於人言,當下於氏還是和陸氏一起並頭瞧看了兩眼,勉強誇讚了一句“是個好孩子!”。

說著話於氏開啟事先準備好的一個小布包拿出裡面的一套小孩兒的衣服抖了抖展示給眾人瞧看:“王家的,這是我給貴中做的一套衣服,你看著給孩子換洗吧!”

衣裳是去歲於氏給錢氏還在肚裡孩子做的——今兒也算是派上了用場。

王氏口頭謝了於氏一句,就轉看陸氏給做的衣裳去了。

紅棗見她娘抱著她弟騰不出手,便自發地跟在她娘身後接了於氏送的衣裳。

因為玉鳳的事,郭氏現一點也不敢在人前出頭。她混在二房的妯娌裡把東西直接遞給了紅棗。王氏看到也只當沒看到一樣自顧和孫氏、錢氏說話——二房的郭氏也不是什麼好人,王氏心說:好人能教養出李玉鳳這樣的女兒?

所以她有自知之明最好了,不然她還真不一定能夠忍住。

對於錢氏,王氏雖說心中也是不喜,但因放眼整個氏族,王氏就沒一個親近族人,故而對於眼下錢氏的主動奉承,王氏就沒冷臉——畢竟是兒子的好日子,王氏想:她若真的一個不理,也是不好看!

如此不一會兒,紅棗便抱了一堆衣裳——差不多每個婦人都送了自己的針線。

所以,紅棗看著手裡大大小小的衣裳禁不住暗搓搓地想:她娘先前只肯準備幾套小衣裳,其實是早知道有人給送吧?

堂屋裡謝尚主動問王石頭:“王伯父,你們山裡狼多嗎?”

王石頭家住深山,從未聽說過雉水謝家的名號。

今兒王石頭在堂屋看到李家人恭維謝尚,也只以為是一般人家恭維女婿的習俗而已。

王石頭可看不懂謝尚身上細枝末節的精細穿戴——在他眼裡,謝尚身上黛藍暗繡竹紋錦緞袍子與李滿囤身上的霽青軟緞袍子差的也就是一個顏色而已。

當然,堂屋裡其他人,包括李滿囤在內也都以為綢緞都是一樣的就是了。

王石頭作為準舅舅自是不會怠慢謝尚這個外甥女婿。

“先前多!”王石頭實誠道:“但去冬今春被我們幾族人聯手打殺過後就少了——嗯,往後三五年內都是稀稀的了!”

三五年,謝尚默默地把這個時間點記在了心中。

“王伯父,”謝尚又問:“你們都是怎麼殺狼的?”

王石頭道:“主要還是按著獵人的安排幫著放套索夾子……”

“這套索夾子都是怎麼放的?”謝尚不恥下問。

……

主桌上的李氏族人聽謝尚和王石頭說話都插不上嘴,獨陳龍聽了一刻,忽而問道:“王大哥,你們山裡套索聽著跟我們村不一樣。你也教教我怎麼放?我們村外面也有不少狼。”

紅棗姑夫家也有狼!謝尚看陳龍的目光也不一樣了!

山裡人最恨狼進村傷人咬牲畜。故而王石頭一聽說陳龍他們村外面也有狼,立抬頭看了看日頭,眼見天色還早,便站起身道:“陳兄弟,這天離晌午飯還得一刻,咱們到院子裡泥地上去我給你畫一下,你一看就明白了!”

陳龍聞言自是願意。他下意識地看向李滿囤。

李滿囤巴不得青葦村人把村周圍的狼都殺了方便他同他妹子桃花來往,便立刻關心問道:“可要什麼東西?告訴我,我來準備!”

王石頭道:“那就給根硬柴吧,比劃起來方便!”

李滿囤起身去拿柴禾,王石頭、陳龍跟著出屋,謝尚轉轉眼珠也跟了出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玉生性好動,天生一個猴屁股坐不住。他眼見他爹和那個神氣的小子前後腳地都出了門,便也就扯了扯他哥的袖子,示意一起去。

陳寶也就比陳玉斯文那麼一點,他因位置挨著主桌的謝尚,聽到一點話頭,當下也是心裡癢癢,便就同陳玉雙雙跟到了院子。

看到謝尚這位斯文的大家公子竟然跟著王石頭、陳龍兩個山野粗人跑出了屋,餘下的李氏族人也多是心塞——他們這許多人,一個都趕不上山裡來的王石頭?

王氏把兒子給族人看過後便以孩子改吃奶了為由回到了月子房,紅棗捧了衣服跟了過去。

進了屋,王氏讓紅棗把衣服放到搖窩裡。紅棗放衣服的時候瞧到李貴銀做的那個“小雞吃米”,禁不住好奇地拿了起來,然後拉了繫繩。

王氏聽到動靜回頭一看,也撐不住笑道:“這是你貴銀哥給你弟的,你既喜歡便先拿過去玩吧!”

“貴銀哥哪兒來的?”紅棗好奇問道。

紅棗是真心沒想到這世也有這個古早玩具,由此便想到了一項絕好的生意——玩具。

俗話說“孩子的錢最好賺”,比如前世她那些同事,一個個說起來也都是祖國光榮的納稅人,但日常穿著卻是簡樸得不忍直視——百元襯衣的領子袖子破了都捨不得丟,每天照穿不誤,但卻捨得一年好幾萬的給孩子買積木、報積木學習班——沒錯,就是連搭個積木都要上個一小時幾百的補習班,以免孩子給輸在起跑線上!

“這應該是他自己做的。”王氏道:“二伯一向不許家裡人費錢買玩物,貴銀打小看到別家孩子的玩物,就自己家來學著做!”

沒想到李貴銀還有這一手,紅棗眨眨眼,心說:如此關於這世農村玩具市場的調研倒是可以直接諮詢他了!

作者有話要說:  賣玩具的技術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