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列表 > 彼此彼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彼此彼此

雲氏看謝尚和老太爺回到五福院後就帶著紅棗告辭回明霞院理事——謝福不在,流水席便就靠雲氏一個人來操心。

回到明霞院,先前雲氏讓人傳的謝福他弟謝又春和她自己的陪房周旺都已經候著了。

“又春,”雲氏先問謝又春:“你哥在跟老爺去府城前對擺流水席的事有沒有提前做過安排?”

聞言謝又春從袖袋裡掏出一個寫滿字的摺子回道:“回太太的話,小人兄長之前就流水席的安排寫了這個摺子!”

“哦?”雲氏接過丫頭轉遞來的摺子一邊看一邊問:“又春,這個摺子你看過吧?”

謝又春道:“回太太的話,是。摺子裡提到了流水席可以擺在客院。”

“客院離大門近,進出方便不說,席擺在那裡,只要使護院守住了天香園、五福院和殿香院三個院子間的兩處過道便就能防住外人誤入府裡內院。”

到底是大管家,紅棗服氣:不似她和謝尚腦子裡都只想著自己的院子,安排護院都是直接卡住交通要道,把流水席對謝家各房的影響降到最低。

“廚房就借用天香園的廚房,現大老爺、三爺、四爺、五爺都在赤水縣,廚房空著,天香院離客院近……”

“席面菜色還請太太定奪,席面用的雞鴨魚肉以及菜蔬等食材安排城東的東謝莊的莊頭謝福生送,東謝莊沒有或者不足的部分,就讓謝福生從其他莊子調劑。”

“流水席需要的食材量大,莊子裡人手多。太太席面擬出來後,食材能讓莊子收拾的便都儘量讓莊子收拾好了送來……”

“酒席用的酒水可讓四海樓掌櫃送……”

“酒席碗筷可用家中現有的,若是不夠可拿謝家村祖祠的酒席碗筷來用。謝家村現有一船府城新運來的祭祀用和酒席用碗筷,請太太得閒瞧了分派……”

“桌椅也是一樣。謝家村祖祠庫房有全套祭祀用和酒席用新桌椅。原來的舊桌椅都可拿來擺流水席使用……”

“廚房洗切人手不夠可從府裡護院的家眷裡臨時徵招……”

“護院人手不夠可從謝家村壯丁裡臨時徵招……”

……

辦酒席最重要的就是地方、食材、桌椅和人手,雲氏看謝福面面俱到,都有安排,不覺笑道:“你哥想得周到,只不知先前大老爺中舉時辦流水席的菜色老例有沒有?”

“有的,”謝又春不假思索地言道:“當年是紅燒肉、紅燒魚、白斬雞、醬鴨、炸豆腐丸子、炒紅薯粉、韭菜炒雞蛋、肉渣燒白菜、酒釀圓子和桂花糕這十樣。其中雞鴨都是整隻、紅燒肉一碗用兩斤肉,魚都是一斤半以上的鯿魚。”

當年謝知道中舉後的流水席就是謝又春他爹謝大德給操辦的,所以他們兄弟都門清。

這流水席聽著怎麼這麼似她們高莊村的八大碗?紅棗心說:難不成是因為來吃席的多是城裡的平民和莊戶的緣故?所以便就燒莊戶菜,整實在肉!

雲氏:“這菜色當年可是老太太定的?”

謝又春點頭:“是!”

雲氏點點頭:“那明兒的流水席也就照這個來吧!”

男人早年喪母,由他奶拉扯大。雲氏暗想:她辦流水席按老太太當年擬的菜譜來,謝子安必不會挑理。

不過想到老太爺,雲氏又補充道:“那個炒紅薯粉記得用粉條!”

粉條是去歲李家糧店售賣的新吃食,雲氏暗想:這樣這個炒紅薯粉必和當年有些差別,如此老太爺也不會不自在了!

紅棗可不知道雲氏的這些花花心思,她只想著這炒粉條比炒粉塊入味,不免又感慨一回她婆婆細心,辦個流水席也要盡善盡美。

看完摺子雲氏讓丫頭遞還給謝又春。

“又春,”雲氏言道:“這流水席你哥既有安排,而你又知之甚詳,我本該將那這流水席的事全包給你,但因你哥現跟著老爺在府城,承華又去了赤水縣,最快得明天才能回來,咱們這個宅子的保全現都在你一個人身上。”

“所以我把我的陪房周旺叫來,讓他也擔些流水席的事。”

“這流水席你只好好食材供給和引領吃席人入席出府這兩件事就成,其他的,似搭喜棚安排廚房差事之類的事都由周旺去做。”

謝又春、周旺聞言自是趕緊答應。

眼見雲氏轉眼便安排好流水席,紅棗不覺感嘆:這有個能幹的大管家就是不一樣啊,瞧這未雨綢繆得,都快趕上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了!

安排好剛剛還毫無頭緒的流水席這樁大事,雲氏心裡也是高興。她和紅棗笑道:“尚兒媳婦,你出門一趟想必也累了,這便就回屋換了衣裳歇息歇息,等晚飯再來。”

紅棗依言回屋換了衣裳但卻沒有休息——她給謝尚做的褲子還有大半沒做呢。

九月二十六就是里程碑,是她交活的deadline。從現在起她得進入加班幹活的衝刺階段!

只可惜這世加班沒有獎金!

回到桂莊,李高地一下騾車立刻就問長子道:“剛路人給貴中增百歲一共增了多少錢?”

剛剛數完錢的李滿囤高興回道:“一千二百三十六文!”

“這麼多!”李高地不覺感嘆:“謝家名聲在外,人緣好,咱們貴中能得這些錢,真是沾了謝家的光了!”

雖然路人都願意給人增百歲——往往一文錢加兩句吉祥話就能吃一兩個白麵大饅頭,但似今兒這樣路人為一個饅頭或者壽桃而多錢給貴中增百歲,則完全是沾謝家的光——差不多所有人都吃出了壽桃和甜團出自剛剛又出了一個舉人的謝家,知道他們是謝家的親戚,然後便不由自主地把對明天流水席的期待轉化成把銅板投進李滿囤籃子的動力,給了李貴中加倍的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橫豎明、後、大後三天,路人們均如此想:家裡都不用開火了,所以多給賀謝家親戚孩子三五個銅板也無礙。

如此便導致李貴中今兒收的錢比真正的謝家少爺百日踏街收的錢還多——事實上因為謝家小十二房那強大的生育力(只看路人對謝家壽桃和甜團的熟悉程度就可窺豹一斑),路人即便對謝家有再多好感也都消磨殆盡了!

李滿囤心說:豈止是今日啊,他家一直都在沾謝家的光。

不過李滿囤啥都沒說,以免族人覺得他嘚瑟——過猶不及,他今兒已經出太多風頭了,現得收著點。

堂屋坐定,李氏族人吃喝王氏重整上來的席面。幾杯酒下肚,李氏族人回想起剛剛城裡看到一幕,一個個不覺感慨萬分。

“我今兒可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叫‘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李滿園搶先發表感慨:“這謝老太爺連面都沒露,一街的人不過隔著門遠遠瞅了個身影,就主動下拜,嘖嘖,你們說,他要是和紅棗女婿一樣出來擱大門口說句話,這一街的人還不得全跪下來磕頭啊?”

“沒準就是擔心這樣,所以謝老太爺才沒露面!”李貴銀懊惱道:“早知這樣,上回我見他老人家的時候,很該跪下來多磕幾個頭才是!”

一桌人:“?”

李貴銀認真道:“今兒一街人想見他一面都見不著,我那次見了面卻沒磕頭,生生錯過了機會,可是可惜了?”

聞言一屋人都忍不住笑了。

李貴銀奇怪問道:“你們笑什麼?難道不該磕頭嗎?”

一屋人更是笑噴……

李滿園忍笑回道:“該的!我們都該磕頭!但貴銀,你能不能別這麼認真?又不是沒機會再見面了!”

“明兒謝家不是要擺流水席嗎?你去吃席,沒準便就又能見到了!”

“去吃流水席席?”李貴銀眼睛亮了亮,然後便下意識地看向他爺李春山。

他爺可不許他隨便出門閒逛。

李春山瞪他:“想去就去。你吃了席見過了世面就趕緊家來!”

親見了謝家幾代人的榮耀——連紅棗女婿這個才十一歲的孩子露面說話,都能叫一條街的老少鴉雀無聲的聽著,一向頑固的李春山現也巴不得兒孫能多沾些謝家的文氣和福氣,能出個讀書人才好!

“哎!”

李貴銀高興了。

李滿園邀他:“貴銀,那咱們明兒一起去!”

轉李滿園又問李滿倉:“哥,你去不去?”

去的話,他就能搭他哥的牛車進城了。

李滿倉:“我明兒早晌要進城送貴雨他們上學,然後順帶賣菜。我等賣完菜了再去。”

兒子唸書是大事,而賣菜是生計——這兩樣李滿倉一樣也不敢耽誤。

橫豎流水席隨到隨坐,李滿倉暗想:一桌坐滿八人就上菜開席,吃完就撤,座位空出來讓給後面來的人——沒時限。他啥時候去都成!

李貴祥聽說明天要上學,不能去謝家吃流水席頗為失望——謝家的席面好吃,他好想再去吃啊!

李貴雨則合計著放學時間暗想:明兒放學去謝家吃流水席,吃完回家也來得及。只這事不急,可以家去後再跟他爹商量。

李滿園眼見搭不上李滿倉的牛車便又問李滿囤:“大哥,你去嗎?”

李滿囤道:“我親家中了舉,我明兒得進城打聽我該送些什麼賀禮?”

“我親家中舉這麼大的事,我沒點表示可不行!”

聞言屋裡眾人不覺都默了……

先前紅棗出門,他們都收過謝家的禮,現謝子安中舉,論禮他們也都該給謝家回禮——這回他們若是裝聾作啞,無異於自動斷親。

“這事確實要好好打聽!”李豐收點頭道:“貴林啊,你明兒也進城打聽打聽這城裡給舉人老爺送禮的事!”

男女大防。謝家的流水席只招待男客,不接受女客登門。故而李家婦人想去謝家吃席便就只能問王氏。

“大嫂子,”錢氏問道:“你親家中了舉,少不了擺酒請客招待親戚,你說到時謝家會不會請咱們也去?”

王氏只是嘴笨,心裡卻不糊塗。她擔心被錢氏賴身上,所以即便午晌已得了紅棗的確信,便只說:“我聽說親家老爺人還在府城,啥時候回來都還沒定信,現親家太太眼下還要操持流水席的事,近期怕是都顧不上請客!”

錢氏笑道:“人總有回來的時候,回來還不是得請?”

“大嫂,你看謝家這回擺流水席連生人都請,咱們兩家親戚,怎麼說也該正經請咱們一回才是!”

王氏聽得有理,便覺得不能把話說死,便笑道:“那不是還得人先回來後才能知道嗎?”

“放心吧,謝家若真是請客,少不了要下帖子,到時咱們看帖子就知道了!”

錢氏聽王氏如此說方才罷了。

於氏也想去謝家吃席。她兩個兒媳婦還有孫女都去過了,她還沒有去過,這心裡怎麼想怎麼膈應。她琢磨著謝家這回請客是不是會請她……

郭氏、李玉鳳不用說了也都想去,只李桃花悵然若失——錢氏的話也不全是做夢。以謝家一貫的排場,辦酒請客請兒媳婦叔伯全去也不是沒有可能,只她雖是紅棗的嫡親姑媽,但因外嫁,反倒是沒有機會。

李桃花不在意自己能不能去謝家,但希望兩個兒子能有機會多見見世面。

紅棗晚飯前來到上房,正聽到顯榮來傳話。

“太太,”顯榮道:“後晌的時候縣太爺來賀喜,老太爺留了晚飯,大爺便打發小人來告訴太太一聲五福院現在有客,您先別過去!”

雲氏聞言便就沒似往常一樣去五福院晚省。她和紅棗吃過晚飯後便就叫了周旺來問流水席的進展。

“回太太的話,”周旺彙報道:“客院的喜棚已經搭好,桌椅也已擺放好,一次可開四十桌席。”

“從護院家眷裡臨時徵用的六十個婆子媳婦已經分好班,其中二十個負責擇菜洗切,二十個負責洗碗筷,二十個燒火搬柴。”

“明天要用的碗筷已經蒸煮洗燙好……”

“天香園廚房新支了十個臨時灶臺……”

“四海樓掌櫃已經送了兩百壇酒……”

“春管家已和東謝莊的莊頭後晌商定雞鴨魚肉全部由莊子洗剝好後送來。今晚莊子會連夜收拾好十頭豬、五百條魚、五百只雞、五百只鴨、五十板豆腐和白菜、韭菜等菜蔬趕明早城門一開就如數送來。”

“莊子後晌送的一千斤粉條和六千個雞蛋小人已經點收入庫。”

“明天要用的酒釀已經做上……”

“桂花糕也已經做了兩百盤,明天復籠就能上桌……”

……

雲氏謹慎慣了,她聽了周旺的話後猶不放心,到底打聽了縣太爺走後又來五福院一趟給老太爺問了晚安,說了菜色安排,然後又到天香院廚房和客院實地檢視了一番後,眼見卻是一切如周旺所言,方才當心的回了明霞院。

紅棗跟著雲氏跑了這一大圈倒是並無怨言,畢竟似流水席這麼大的工程,可是二十來年,整一代人才這麼一次,她適逢其會,也是難得的人生體驗。

回到臥房,紅棗繼續趕工褲子——明後天顯見得會很忙,她便只能今晚趕開夜車了。

畢竟她現和謝尚一起住,她若只再繼續拖延,拖延到二十五夜必須通宵趕工的話,感覺有點丟人啊!

謝尚進門看到紅棗在做針線,忍不住嘲笑道:“唷,你今兒咋突然這麼勤快了?”

謝尚知曉紅棗年紀小,但眼見她每天做針線不足半個時辰,一點也不上心,早就想批評她了。

紅棗笑道:“大爺難道沒聽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活非趕不能完也’這句俗話嗎?”

“什麼活計臨到末了,總是要趕一趕的,才能完美收工的!”

“歪理!”

“怎麼是歪理呢?”紅棗笑道:“難道大爺把該念的書都按時給念了?”

“啊——”謝尚張口結舌,這批評的話忽然就說不出口了。

“所以咱兩個是彼此彼此,”紅棗親熱笑道:“大爺,咱們就別再大哥說二哥了。”

“咱們兩個就是俗話說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謝尚……

作者有話要說:  拖延症晚期的紅棗不想聽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