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列表 > 我還小呢(十一月初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我還小呢(十一月初九)

謝子安今兒故意地到得有些晚。他一家子到五福院給老太爺請安的時候,其他十二房人都已經到了。

看到謝子安和雲氏身上的反穿貂褂,堂屋裡的人,連老太爺在內俱是一靜——早知道謝子安今非昔比,但現在卻是最直觀的眼見為實。

謝子安見狀自是得意,雲氏也是心中驕傲,只謝尚看著他爹和他太爺爺的貂褂想他既已註定庶吉士無望,那他將來想穿反穿貂褂,就必得是會試前三!

他得好好用功了!

紅棗對著一屋靜寂想的則是她公婆都穿貂了,而謝尚身上的猞猁皮褂子卻還是三年前做的,她得讓錦書去催催裁縫,叫他們儘快把謝尚的青狐皮褂子給趕出來。

十一月初九,謝尚跟他爹去赤水縣給大老爺請安時好穿。

一時見過了禮,謝子安和謝尚一左一右攙扶老太爺坐上轎子後,謝子安也坐上了自己的官轎——雖才是個七品,但謝子安的官腔打得足足的,比起老太爺來也不差什麼了。

謝尚看看他太爺爺的八抬大轎,再看看他爹的四人官轎,最後方上了自己的馬車。

總有一天,謝尚坐在馬車裡握住自己腰間掛的一一發誓:他也要反穿貂褂、坐八人大轎去祖祠祭祖!

謝家祖祠所在的謝家村口現已有五座牌坊——三個舉人牌坊和兩個庶吉士牌坊。

謝尚的馬車從五座牌坊下慢慢駛過,謝尚心底不免又添了再立兩個牌坊的心願——最好是一個解元坊和一個狀元坊!謝尚如此想。

祖祠祭祀和往年沒甚差別。飯後回到謝家,紅棗跟往年一樣給下人們發賞,晚上去五福院拜冬吃席。

酒席上照例畫九九消寒圖。這一年謝尚終於畫出了一樹梅花。紅棗以她國畫初入門的粗淺眼光看去竟覺得頗有意境。

散席後謝尚跟往年一樣把他畫的消寒圖送給了紅棗,紅棗回屋掛上從此每天填畫。

十一月初三,是謝子安請客的第一天。謝子安請了縣太爺以及城裡的所有讀書人,包括李貴林。

為了今天來謝家吃席,李豐收拍板給陸氏和江氏各置了一套足金頭面——雖然今兒只江氏去謝家吃席,但明兒謝家宴請親戚,陸氏江氏都要去。且陸氏作為婆婆又如何能叫兒媳婦給佔了先?

李豐收家原就家境殷實,加上兒子李貴林現開了私塾,收入頗豐,李豐收便就做主買了兩套金頭面。

冬節那天於氏看到來拜冬的陸氏江氏新買的金頭面,不免和李高地嘀咕一回她作為一族長輩吃席卻沒有金頭面之類的話。

李高地素愛面子,聞言便答應明兒給於氏也置套足金頭面。

於氏心願達成,自是興高采烈。她拿出李滿囤給的點心分給家裡孩子,連李玉鳳都給了完整一塊。

次日李高地和於氏果然坐了李滿倉的牛車進城花費近三十兩買了一套頗大的足金牡丹頭面。

對於於氏的新頭面,郭氏不過看了一眼就轉開了目光。

玉鳳的婚事讓郭氏清醒:她家家業並不似外人臆想的那樣殷實,而大房紅棗的高嫁卻讓跟她門當戶對的人望而卻步——由此造成玉鳳親事的高不成低不就,平白生出無數故事,以致最後定下的婚事也是不大如意。

明明玉鳳能嫁到更好的人家。

玉鳳的事雖已成定局,但後續她還有兩個兒子要說親。

為了不再讓門當戶對的人家誤會她家的家境,也為了李玉鳳將來能適應未來大劉村賣大碗茶開小食鋪的生活,自月前兒子們都轉到李貴林的私塾讀書後,郭氏便讓李玉鳳每天跟著她爹李滿倉進城賣菜,幫著看攤稱重和收錢。

郭氏實不想於氏擱現在戴出金頭面來招人誤會——有這個錢,郭氏心說:城裡買套小宅子收租,每月多個進項不好嗎?

現買個金頭面戴頭上,除了讓人議論大房人孝敬公公外又有什麼其他益處?

相反卻更招紅棗不待見。

紅棗厭煩她這房人,她婆不知道嗎?

郭氏想差了,紅棗根本不在乎於氏戴什麼頭面,對於氏戴金頭面意見最大的是王氏。

十一月初四,王氏在騾車去高莊村接族裡婦人時看到戴著金頭面的於氏後當即就氣變了色。

她婆憑啥能戴金頭面?王氏氣憤地想:還不都是因為她閨女紅棗?

不然,她連套銀頭面都不會有!

王氏原就因分家和玉鳳搶婚書兩件事對二房極度不滿。現王氏見於氏又拿紅棗的錢補貼二房,這份不滿自是又加深了一層——沒錯,甫一見面上王氏就已經腦補出於氏死後這套金頭面落郭氏手裡的將來了。

不得不說王氏對於曾經壓榨自己的於氏不是一般的敏感。

錢氏今兒也戴了一套足金頭面。頭面是這個冬節李滿園剛從府城捎回來的。

她兒子李貴富已經議好了親,就等臘月裡辦事。

女方是錢氏嫂子關氏的內侄女兒關小紅。

關家村裡有地,城裡有鋪,家業細究起來高了李滿園一頭。但關小紅的爹孃和兄弟看中李滿園家人口少,而準婆婆錢氏的心夠大,捨得在家裡買的人生產的時候再買個小寡婦家來幹活,還給下人做月子,不是那吝嗇刻薄之人,女兒嫁過來不吃苦不受氣。

關家給關小紅陪嫁裡有一套城裡宅子。李滿園愛面子,加上又只貴富一個兒子,便許諾聘禮下六六大順——三十六吊錢。

關小紅的娘有金頭面,李滿園為了議親時不輸於人,便給錢氏也買了一套金頭面。

於氏看到錢氏的金頭面,不自覺地便比了比大小。直等發現自己的頭面更大後於氏方才舒了口氣——終沒再叫錢氏越過自己去。

錢氏冬節那天就看到陸氏、江氏都戴了金頭面。故而她今兒看到於氏也戴著金頭面並沒覺得奇怪——她婆原就是這樣一個人。

倒是對於郭氏還戴了副銀頭面,錢氏倒是心裡掂量了一回。

算出郭氏手裡的錢不至於置不起一套金頭面,錢氏便覺得郭氏變了,再不是先前那個事事搶於人前的要強人了。

看一眼郭氏身後的李玉鳳,錢氏領著兩個女兒向大嫂子王氏走去。

撇開家業,單論個人意願,錢氏也更願意和王氏一道,畢竟王氏除了愛聽兩句奉承話外,從未算計過她,而是與了她家許多的好處——她閨女金鳳能長成現在這樣實在是多虧了大房送的羊奶。

王氏、貴中、於氏、錢氏、金鳳、桂圓一輛車。郭氏只王氏不待見李玉鳳,自和女兒上了陸氏和江氏坐的騾車。

錢氏的奉承也消不去王氏心中的悶氣。

散席後王氏私下裡和紅棗吐槽於氏,紅棗看看一旁的李貴中,勸慰道:“娘,一套頭面而已。沒人會因為多得一套頭面而發財。”

“比如當初咱們分家,那佔了咱們地和宅子的人現在有你和爹發財嗎?”

王氏一想還真是,不覺冷哼道:“果然,還是俗話說的‘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

紅棗笑:“娘,你這不是挺明白的嗎?”

“你看你和爹現在的日子多好。府城都置下兩套宅子了。而弟弟也大了,正是認字的好時候。”

“娘,你得閒教弟弟認認字,背背書,將來弟弟出息了,才是你的大福氣。”

“娘,跟你的大福氣比起來,一個才二十來兩銀子的頭面又算個啥?”

紅棗知道她娘心中的怨恨——說實話,紅棗自己也很厭煩於氏,紅棗挺願意跟她娘一起吐槽於氏,發洩發洩心中的鬱悶。

但做人,特別是一個母親,不能只顧自己痛快,現她弟李貴中就在跟前,而且還是三觀待建有樣學樣的年歲。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紅棗前世雖只在同事桌上瞧過幾回封面,但印象極深。

紅棗可不想她弟將來長歪,方才開解她娘——於氏比她弟,無異於老鼠對玉瓶。

所以不是她要聖母,而是人間不值。

提到兒子,王氏想起李滿囤買回來的書裡講的賢母教子的故事終沒再提於氏。

紅棗見狀方放了心。

十一月初七,錦書送來紅棗和謝尚的新狐皮褂子。

兩件狐皮褂子,都是大紅水波紋羽紗面。這大紅羽紗是謝子安從京裡新捎家來的料子,由鳥羽和蠶絲所制,特別輕薄,而最妙的是雨水落在上面可自然滑落,不內浸,是做雪褂子的極好材料。

新雪褂子一上身,紅棗就感受到無以倫比的溫軟輕巧——比她大紅星星氈的白狐皮足足輕了一半,但毛絨的溫暖感卻是有增無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大紅羽紗,紅棗心說:和她的火紅狐狸皮真是絕配。

十一月初九謝尚便裹了這大紅羽紗的青狐皮雪褂子跟著謝子安坐馬車去赤水縣——官轎太小,而謝子安讓謝福新做的可坐可臥的大轎還油漆未乾。

謝子安謝尚父子倆想一路做伴說話就只能坐車。

上車後,謝尚立便把臉貼到他爹的貂褂子上狠狠揉搓了一回。

謝子安含笑看著,任由兒子做妖並不制止。

直待謝尚過足了癮,安靜下來。謝子安方才看著抱著自己胳膊不算還把臉偎在自己身上的兒子問道:“喜歡?要不要我脫下來給你過過癮?”

謝尚閉著眼睛拒絕道:“不用。將來我自己掙!”

謝子安不客氣地嘲笑道:“那你現在還抱著我胳膊幹啥?”

謝尚忍不住笑道:“爹,你讓我先感受一回這貂皮,往後唸書才有目標!”

謝子安笑:“那你可要好好用功了。你這輩子只有高中一甲,才有可能了。”

“爹,”謝尚睜開了眼睛:“你在京這兩年一準見過不少的一甲吧?”

“他們都什麼樣,你給我講講唄!”

……

是夜,謝子安和謝尚宿在謝子安的一個莊子。

看到莊頭安排來伺候的兩個丫頭臉上的脂粉抹得不是一般的紅豔,謝尚不覺多看了兩眼。

謝子安看到後若無其事地問道:“尚兒,有看中的嗎?”

謝尚聞言一怔,轉即唬了一跳,結巴道:“爹,我還小呢!”

“噗——”謝子安為兒子的反應逗笑了。

“尚兒,”謝子安拿拳頭抵著嘴鼻道:“你年後就十五了,不小了!”

“再說,男人哪能承認小?”

謝尚為他爹突如其來的一語雙關驚呆了,反應過來繼續推辭道:“不不,爹,我真的年歲還小。”

“《黃帝內經》有云: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爹,我還不到十六歲,不能行房,不然會腎虛!”

謝子安……

自從看到兩個丫頭羞噠噠的進來,莫非就已猜到謝子安的用意——兒子大了,父親給兒子房裡安排兩個丫頭教導成人原是常事。

莫非沒想到的是謝尚竟然是這麼一個反應——要說不懂吧,卻是連腎虛都知道了!

想想平時謝尚和紅棗在一處頗為知情識趣,莫非看謝尚的眼光立就多了一絲異樣。

謝少爺不會真的如他自己說的那樣還小,莫非歪了腦筋:那方面還不行吧?

雖說年歲不大,但莫非做為暗探,卻是聽多了前輩們講述的各種外強中乾的故事。

對於謝尚的拒絕,謝子安也不強求——他不過是藉機提一下這個話頭,看看兒子對於男女之事的反應。

謝子安不想兒子過早的沉迷於風月,但也不想兒子一點人事都不曉——謝子安還記得三年前的小腳風波,就怕兒子落下毛病。

今兒謝尚的反應讓謝子安頗為滿意——能引用《黃帝內經》,甚至說出腎虛兩個字,說明兒子已經知事,而知事卻知節制,這是好事!

至於莫非擔心的不行問題,謝子安壓根就沒往那方面想——他的兒子怎麼可能不行?

“腎虛?”謝子安笑道:“尚兒,你知道的倒是挺多!”

“爹,”謝尚真擔心他爹現在給他塞丫頭,趕緊道:“爹,我從歷年邸報裡整理出咱們大慶朝近年來的狀元、榜眼、探花的生平後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是在他們的爹二十二歲到三十八歲之間出生,與《內經》裡的‘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完全吻合。”

“因為一甲人數有限,爹,我隨後又算了歷年庶吉士的出生時他們爹的年歲,結果也是類似。”

“爹,我正在算咱們省舉人出生情況,現才算了今科和你一科的情況,再前面的,還在算。”

“爹,”謝尚誠懇道:“由目前的結果看,男子二十二到三十八歲之間成親生子最容易生出聰明會唸書的孩子。”

不說謝子安如何為謝尚的這一番有憑有據的奇葩資料所震驚,就是樑上的莫非也驚呆了——能中一甲、庶吉士、舉人竟然不是因為命帶文曲星?不,莫非糾正自己:應該說男子在二十二到三十八之間才能生出命帶文曲星的兒子!

這若是真的,那可就是天機啊!

而他報上去,便就是項了不得的功績!

“尚兒,”謝子安吞了好幾口口水,方才艱難問道:“你是怎麼想起,啊,算這個一甲,庶吉士和舉人們出生時他們的爹的年歲的?”

“爹,”謝尚親熱笑道:“我不是想跟你和太爺爺一樣入翰林穿反穿貂褂嗎?”

一句話,謝子安懂了,他忍不住抬手摸摸兒子的腦袋笑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尚兒,你能不畏艱難,努力上進,實在是可喜可賀,我心甚慰!”

雖然兒子上進的方向有些清奇,但謝子安以為精神可嘉,值得鼓勵,畢竟他兒子還小呢!

謝尚得了他爹的誇獎,不免翹起了尾巴,高興道:“爹,我原想再算回一甲、庶吉士們母親生產時的年歲,但履歷表裡沒有。”

“不過沒關係,爹,我打算就先按我的來。”

“爹,我打算我二十二歲的時候再圓房,這樣生出來的兒子才聰明。”

謝尚覺得他若是中了一甲後進了翰林院,那他的兒子也必得是能中一甲才能延續他謝家大房反穿貂褂的光輝。

謝子安看著躊躇滿志的謝尚,忍不住笑道:“成,你摒得住就好!”

謝尚嘚瑟道:“那必須的啊!”

“爹,你看你也是二十五才生的我。所以我才這麼聰明,而你也是爺爺二十五歲那年才生的。太爺爺生爺爺是二十二歲,雖說早了一點,但也在我算的年齡範圍內!”

“所以爹,你放心我必也是要二十二歲後才生兒子的!”

謝子安點頭:“尚兒,你為子嗣未來計想晚點圓房我不攔你。”

“現你年歲還小,專心學業也確是正途。”

“但等你再大些,有了其他想法,想收用兩個丫頭,也是人之常情。”

“你只管讓顯榮替你安排就行了。”

“你莊裡若是尋不到順眼的,便只管到我莊裡找去!”

“爹,”謝尚認真道:“我記下了。不過這都等我十六歲後再說。《黃帝內經》雲……”

再聽謝尚提《黃帝內經》,莫看謝尚的眼光便多了崇拜——連兒子的未來都想好了,莫非覺得謝少爺真不愧是能想出馬掌的人,他確是一個天才!

作者有話要說:  謝尚不只要自己中狀元,還要兒子中狀元——謝尚利用思維導圖透過大資料給自己研究出一個最佳結婚時間。

這方法到了錦衣衛手裡會怎麼樣呢?

第一個封面因為弄不懂的版權問題下線了,後來用的都是晉江的隨機封面,所以一改標籤就自己變掉了。

我上週申榜由編給改了標籤封面變了後,便去做了個封面。

昨天做好了,這個封面的圖是畫手融的,書名是書法,應該沒有版權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