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列表 > 53、收果神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3、收果神器

王氏並不是一個嬌慣自己的人, 但她這一胎等得實在焦心, 所以王氏也就比當年懷紅棗時更加留心:她聽李滿囤的不再上山,也不再做諸如種菜、掃地、提水、搬米罈子注米之類事, 日常,她就只做些餵雞,撿菜、炒菜、煮飯之類, 類似先前於氏、郭氏、還有錢氏家常做的輕省活計。

李滿囤家沒養豬,家常活計本來就不重,加上王氏自己還搭手給做了一半,這餘曾氏到了下午,便即就無事可做了––李滿囤家的衣服都洗晾了, 廚房水缸都注滿了,晚飯的菜也都洗好了, 甚至, 連雞窩都掃了兩遍了。

紅棗瞧這餘曾氏是個勤快人,做事也算講究––紅棗看她給她爹李滿囤洗衣時, 去灶塘抓了把草木灰回來當肥皂, 便即想:算了,就她吧。估計莊裡也找不出更乾淨的女人了。

紅棗走過去,揚臉問道:“餘大娘,你會摘刺棘果嗎?你會的話,我帶你去摘,摘回來,做了枸杞, 我讓我爹給你分錢。”

餘曾氏早聽說過枸杞賺錢,現聽到了,自是樂意。當即笑道:“小姐,小人家常倒是經常摘果子。這枸杞,小人雖沒做過,但還請小姐教我。”

紅棗便即就和王氏說了一聲,帶了餘曾氏去了自家的山頭。

這個時節,枸杞已經差不多下市,但枝頭的果子還零星有。若肯好好摘,一天摘個十來斤,還是有的。

摘果子,餘曾氏原是幹熟了的,紅棗告訴她一句就是摘這個紅果子,她便即就幹得極好。

傍晚,李滿囤回來,見紅棗帶餘曾氏摘了刺棘果,自不會有啥不滿。工具房裡拿出秤來一稱,見餘曾氏一個下午竟摘了有十斤出頭,李滿囤當即就笑了––這枸杞賣了錢,他可是大頭。

晚上蒸枸杞,就更簡單了,連紅棗都會,她只是搬不動蒸籠而已。所以,王氏不過示範一次,餘曾氏便即就會了。

等餘莊頭來接餘曾氏的時候,餘曾氏把一切已經都收拾好了。

至此,紅棗家算是掐了把今年枸杞收入的最後尾巴,半個月左右又多收了70來斤幹枸杞,得了四吊五串錢。

參照老北莊得利□□分,李滿囤與了餘曾氏1吊1串還外帶25文。

拿著這些錢,餘曾氏哭了,今年家裡人都能有套新衣過年了。

枸杞的收益讓餘莊頭震驚,他特地跑來問李滿囤老北莊能不能種枸杞。

李滿囤聽了也是動心不已,不過枸杞苗卻是沒聽說哪裡有賣的––枸杞掙錢,也就今年這四個月的事,之前,這玩意就是連當柴火,都被人嫌扎手,又哪裡有人想過買苗賣苗?

思索良久,兩人都不得方法,便即就只能擱著,慢慢打聽罷了。

一進入十月,這天說冷就冷了。李滿囤不敢耽誤,家裡的事一安排好,就趕緊去林地收果子。

李滿囤的林地裡有三十來棵果樹,品種有棗、桃、蘋果、梨、橘子、柿子、杏子、李子八個品種。其中,桃、李子、杏子早讓紅棗給吃光了,昨兒,李滿囤又打好了棗子,故現要摘的,也就是蘋果、梨、橘子、柿子這幾種能放地窖存著過冬的果子。

一般村人摘果子,都得兩個人––男人上樹摘、女人在樹下接。

李滿囤家今年只他一人去摘果子,不過他不急,因為他有摘果神器。

要不怎麼說紅棗這孩子聰明呢?紅棗打小就知道,樹頂上,離日頭最近的果子最紅,最甜,最先熟,而她人小摘不到,她爹孃也不會為她每天爬樹給摘果子。

於是,某一天,紅棗便撿了家裡一個廢棄的毛竹水桶,來找李滿囤,讓他在這段竹筒中間掏了個倒葫蘆形的洞。

當時,李滿囤當孩子愛玩,不知在哪裡看到人家孩子的玩具,讓他也給做一個。

李滿囤雖沒錢給孩子買玩具,但當孩子要他做個簡易的玩意兒時,只要他得閒,他還是樂意滿足的。於是,李滿囤就依言給竹筒掏了個洞。

掏完了洞,李滿囤也不放在心上,結果,晚上回房,便即看到屋裡多了好幾個表皮完好,內裡卻熟透了的桃子。

李滿囤奇怪之餘,問了王氏,方才知道,他那才四歲的女兒,下午就拿竹杆綁了那竹筒,自己個兒舉了從樹頂套來的。

李滿囤看那竹筒粗陋,想不出怎麼摘果子,便即就讓紅棗給他示範了一下。結果,這一看,李滿囤就拍了腦袋,這麼簡單的事,他竟然都沒想到,簡直白活了。

所以,這兩年來,李滿囤和王氏、紅棗來林地摘果子,基本都是各摘各的––紅棗嘴饞,夏天只要來林地,都要挑最好的果子摘著吃,以致到了秋天,家家摘果子的時節,他家樹上都只剩下些稀疏的歪梨裂棗––一棵樹上就沒剩幾個能摘的果子,當然只能分頭摘了。

這兩年,為了摘回家的果子少,於氏也沒少陰陽怪氣,李滿囤也都沒理:先前果子都摘回家的時候,於氏一個冬天也沒給紅棗幾個果子,現紅棗願意夏天吃,就吃了吧,他又沒別的能耐,難道孩子饞幾個果子,也要不給嗎?這林地原就是族裡給他的私財。

不過,今夏因為蓋房,加上又不養豬而不需要天天打豬草,故王氏林地來得少,連帶的紅棗也沒來摘果子––家西邊山頭的果樹就夠她糊嘴了。所以,今年李滿囤林地的樹上,也和別家一樣,掛了不少果子。

李滿囤剛走進林地,就見李貴銀驚喜地自樹後鑽了出來,興奮叫道:“滿囤叔,你也是一個人啊。”

“我也一個人。”

“咱們結伴摘果子吧。”

“我先幫你摘,然後你再幫我摘。”

李滿囤看一眼李貴銀,心地盤算:家裡這摘果子的法子,原先不說,不過是為了給紅棗多弄口果子,現分了家,家裡的果子就隨便紅棗吃。那這法子也就沒再藏著掖著的必要了。

畢竟,爬樹摘果子也是有風險的,每年都有人從樹上摔下來。

若是往後,因為這法子,村裡摘果子少摔幾個人,也是自家的陰德。

“喏,拿著!”李滿囤自筐子裡拿出一個備用的竹筒遞給李貴銀:“把這個綁你帶的竹杆上。”

李貴銀看著手裡開了洞的毛竹筒,一臉茫然:“這是啥?”

李滿囤想了想,便即將李貴銀領到自己的林地,拿出另一個竹筒,用草繩綁在自己帶來的竹竿上。

固定好竹筒,李滿囤舉著竹竿走到一顆梨樹下,看準枝頭的一顆梨,一套,一拉,就見那枝頭立時就空了。

一連摘了三個梨,李滿囤放收回竹竿。

李滿囤一邊把梨從竹筒裡倒出來,一邊問:“貴銀,看明白怎麼摘了嗎?”

問完沒聽到聲音,李滿囤奇怪地回頭,正瞧見李貴銀瞪眼瞅著自己手裡的梨,嘴巴張得老大,整一個傻樣。

李滿囤心中得意,拍拍李貴銀的肩膀笑道:“看明白了,就自己摘去!”

李貴銀回過神,立滿口讚歎:“滿囤叔,這法子,你都是怎麼想到的?”

“真是太聰明了!”

李滿囤心裡舒坦,嘴裡抑不住地說:“這不是我的主意。”

“這都是你妹子,紅棗想出來的。”

“我紅棗妹子,就是聰明!”李貴銀改口轉贊紅棗,不帶一絲猶豫。

李貴銀全身上下,就數這點直爽,最招李滿囤喜歡了。

有了新武器,李貴銀一個人果子也摘得飛快,轉眼就摘了一擔梨。

這竹筒正是太好用了。李貴銀依依不捨地把竹筒收到果子筐裡,把果子擔回了家。

孫氏瞧見李貴銀回來,當即奇道:“咦?咋是你先回來了?”

“你哥和你嫂子呢?”

李貴銀放下擔子,另拿了兩個空籮筐後方說道:“娘,我哥跟嫂子還在地裡摘果子呢。”

“我摘得快!呵呵。”李貴銀反身把摘果子用的竹筒拿過來,放進空籮筐。

說話間,李貴銀擔著空籮筐,又出門去了。

“哎––,貴銀!”孫氏眼見叫不回李貴銀,便即與院子裡蹲著的李滿壠抱怨:“這孩子,還是這麼急脾氣。”

“眼見要做爹了,也不改改。”

“我這兒話還沒說完呢!”

“行了,”李滿壠不願聽孫氏嘮叨,站起身道:“我去地裡看看。”

其實,地裡的活都已經幹好了,李滿壠大門口站了一刻,便即就去了林地,他決定給小兒子幫忙去。

小兒子雖然幹活快,但肯定比不過兩個人一起幹。

進了林地,李滿壠經過大兒子李貴金的林地,便即先進去瞧了一瞧,然後便看見大兒子李貴金站在樹梢上摘果子,他媳婦周氏站在樹下,一疊聲提醒道:“當家的,你看著點腳下,小心啊。”

李滿壠沒出聲,自退了回來。老大李貴金做事細緻,摘果子都是一棵樹摘完,再摘下一棵。不似小兒子李貴銀,做事只一味求快。

進了李貴銀的地,李滿壠吃驚地發現李貴銀竟是連樹都沒上,就站在樹下,拿根竹竿舉了幾下,便即就摘下三個梨來。

貴銀,啥時候會了這個?

吃驚過後,李滿壠走過去問道:“貴銀啊,你這摘果子的法子,哪兒學的?”

李貴銀回頭看見他爹,立咧嘴笑了:“爹,您怎麼來了?”

“這法子,是滿囤叔教我的。”

“可管用了。”

“爹,你看,我摘的快吧?”

“這又有半籮筐了!”

李滿壠看著李貴銀喜滋滋的臉哭笑不得,搖頭道:“你既有這個法子,咋不告訴你哥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剛我來時,瞧到你哥站在樹梢上,怪嚇人的。”

“是呦!”李貴銀終於恍然大悟道:“我咋忘了告訴我哥了呢?”

“不過,”李貴銀抓住竹竿道:“這個筒,我就一個。”

“一會兒還得還給滿囤叔。”

“還是等今晚回去,我找兩個竹筒,做了,給我哥一個。”

“明兒,他就能用了!”

李滿壠道:“那個筒,你拿下來,我瞧瞧。”

東西實在簡單。李滿壠拿過竹筒看了看,然後又上手摘了幾個梨,便即就明白了道理。當下道:“我瞧明白了,這就回去替你兩個做去。”

將竹筒還給李貴銀,李滿壠又轉回家去做摘果子的竹筒。

傍晚,李貴金和媳婦周氏擔著兩籮果子回家時,瞧見院裡擺放的三擔六籮筐的果子,不禁一愣,問他娘孫氏:“娘,這許多果子都哪裡來的?”

孫氏笑道:“都是你弟貴銀給摘回來的。”

李貴金一怔:“貴銀摘的?他不是一個人摘果子嗎?”

“是啊,一個人。”孫氏想了想,又補充道:“好像今兒個,貴銀遇到了你滿囤叔。”

“你滿囤叔給了貴銀一個什麼竹筒。”

“貴銀拿了這個竹筒,摘果子就特別快。”

“對了,你爹在後院做這個竹筒呢。”

“明兒,貴金也能有。”

現在的李滿囤幾乎已經成了族裡的神話,李貴金一聽是李滿囤給的,立刻去後院找他爹去看究竟。

周氏不好跟去,便即洗了手,過來幫孫氏做事,心裡則暗暗埋怨爺爺偏心,當初滿囤叔家修房,派了二房去,結果自家替了二房的活計,滿囤叔哪裡得臉的卻只一個二房。

埋怨間,偏心的爺爺李春山牽著牛和挑著擔子的李貴銀一起進門。

李貴銀,竟又摘回了一擔果子。

李春山已經聽了一路李貴銀誇讚滿囤叔與他的竹筒,現又親見了李貴金只一擔、李貴銀足四擔的果子對比,不覺嘆了口氣。

這兩年於氏沒少與族人抱怨李滿囤秋收往家裡擔的果子太少,話裡話外都暗指李滿囤兩夫妻偷賣果子藏錢––先李春山也以為於氏是胡說,這果子從林地擔出村會沒人瞧見?但瞧見這個竹筒,李春山便即知道,李滿囤確是藏了私。即便他沒私賣果子,但也確是給孩子偷了嘴。

俗話說“貓生的貓疼,狗生的狗愛”。李滿囤為了給他閨女紅棗弄口吃的,硬是學會了藏私。

若非已經分家,李滿囤這摘果子的法子想必還不會告訴人吧!

想了一刻,李春山也去後院找了正在忙活的長子李滿壠,說道:“回頭,這竹筒你多做兩個,然後給你三叔家送去。”

“啥?”李滿壠一愣,轉即也想起

三叔家的無頭公案,點頭答應道:“我知道了,爹!”

作者有話要說:  摘果神器,抖音看來

好羨慕廣東一帶人拿這個馬路邊就能摘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