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列表 > 96、李桂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6、李桂圓

李桂圓

得了李滿囤的首肯, 餘莊頭立去告訴他弟餘財多準備準備, 正月十八,進城開鋪子。

餘財多得了確信, 雖還掛心今春家裡建房的事兒,卻也不敢怠慢。他把收拾行李的事兒交給女人,自己則叫了兩個兒子來仔細吩咐建房的事項。

餘莊頭則自尋了本今年的新黃曆。他開始查節氣、圈日子, 制訂春耕和夏收計劃。

正月十八一早,李滿倉便趕牛車送兩個兒子李貴雨和李貴祥進城唸書,自此開始了每天早晚的接送生涯。

錢氏正月十八晚上生了一個女兒。李滿園十九日早起便在北城門口等著搭乘李滿倉送孩子折返回村的牛車來家送信。

於氏聽說錢氏懷胎十月卻只生了個丫頭,心中頗覺可惜——可惜錢氏這胎不能過繼給大房,根本就是白生了。

大房今年六月生。生男生女雖還不知道, 但能給預備個年齡相當的男孫,總是不錯的。

如果大房六月只得個女兒, 於氏想, 那錢氏說不得還要再生一個男孫才行。

開啟堂屋的櫃子,於氏拿了一包生薑和一包紅棗給李滿園後說道:“這些東西, 你一會兒拿回去給錢家的做月子用。”

“滿園, ”給完東西,於氏又關心問道:“你去你岳家報信了沒?錢家的娘得了信,一準得進城去瞧閨女和外孫女。”

“有她去幫你們月子裡忙忙,我和你爹也放心。而錢家的,也能跟她娘說說話。”

“先前,為八月節兩塊布的事兒,你岳家對你爹和我都起了嫌隙, 往外說了不少話。”

“所以孩子洗三,我和你爹就不去了。不然兩下裡見了面尷尬,你夾在中間,也難做。”

李高地一直抽著煙鍋聽於氏說話,自己吭都沒吭一聲––一個賠錢貨而已,不值得他勞師動眾地進一趟城。橫豎,滿園家已經有貴富這個香火了。

現李高地更關心王氏的肚子。他希望她爭氣一點,能給滿囤生個兒子。

李滿倉覺得他娘的話在理。但他想著滿園的孩子洗三,只有岳家人觀禮,李家族人一個都不去,這李滿園的面子難看,便說道:“娘,孩子洗三,我和郭家的去一趟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氏一想也是說道:“你是得去。不止你要去,你大哥那兒,滿園你也得去說一聲兒。”

不管去不去,大房只要得了信,就要給滿園家上月子禮。

於氏為了滿園能多收些禮,也是操碎了心。

老宅出來,李滿園果又來老北莊給李滿囤送信。

李滿囤得了信立刻笑道:“恭喜你了,三弟!”

“洗三的日子,我家就只有我去了。”

“你嫂子現在忌三房。不能去。”

所謂的忌三房,就是迴避結婚的喜房、病人住的病房和白事人家的靈堂。

這世的人迷信,以為沒出世的胎兒魂魄不全,雙身之人去了這些地方,就會被喜房的紅煙、病房的黃煙和靈堂的黑煙所衝撞從而坐不穩胎。

錢氏的月子房,血光之盛,連她自己的男人都要迴避,所以王氏現懷著孩子,自是更不能去。

確定大哥要去後李滿園方又跑岳家報信。

因為分了家,這給三房的月子禮便就得照村裡的規矩來。

村裡族人之間的月子裡是一包白糖、一包紅棗、三斤饊子、十個雞蛋四樣禮物。因是至親的大伯,所以王氏擱這四樣禮物外又加送了兩塊三尺長的細棉布給孩子做衣裳。

正月二十,一早李滿囤就乘李滿倉的牛車進了城,午飯後方回。

回來後,李滿囤告訴王氏道:“三房的這個孩子不大,瘦的很,生下來才四斤八兩。”

“比當初咱家的紅棗還瘦、還小。”

“好歹,紅棗還過了五斤,有五斤二兩呢!”

“不到五斤?怎麼會?”王氏也是詫異:“三房去歲枸杞賣了不少,孩子咋會這樣瘦?”

“何況去歲分了家,錢都在三房自己手裡。錢家妹子一向也不是個肯虧了自己嘴的人!”

李滿囤也是搖頭:“我也是想不明白。”

李滿囤直覺李滿倉可能知道些啥,但他不主動說,他也不好問。畢竟,隔了一層。

紅棗聽到也是覺得奇怪。不管秋收時的飯菜,還是臘八節的臘八粥,她三叔家的伙食都不差啊。

難不成,紅棗想,她這小嬸子或者這妹子,身體裡不知哪處有啥毛病,現在的人瞧不出來?

回想了一刻,李滿囤又挑知道的講:“孩子的名字,是老三給取的。”

“叫桂圓。”

“桂圓?”紅棗好奇地湊過來:“聽著到似隨我取的名字。”

紅棗桂圓,可不就是適合一個鍋裡煮湯嗎?

“不是應該叫銀鳳嗎?”

李滿囤聞言禁不住笑道:“你三叔一開始倒是給取了個名字叫珠鳳。”

“豬糞!”紅棗笑噴:“三叔咋會取這個名?”

經紅棗這麼一說,李滿囤當即也笑了:“這名兒是不妥當。”

“不過,當時你三嬸不同意倒不是這個緣故。”

“你三嬸說家裡已經有個金鳳了。這孩子瘦,她就希望這孩子長胖一點兒,臉圓一點兒,身上的肉多一點兒。”

“你三叔就說這肉元才是又圓又肉,這孩子總不能叫李肉元吧?”

“噗嗤!”紅棗和王氏不約而同地笑了。

紅棗心說她三叔咋回事,咋連給孩子起個名都這麼不著調?

李滿囤也是回想著笑了好一會兒方道:“當然,這是玩笑話了。”

“然後說著說著,最後就議定了孩子的名字桂圓。叫李桂圓!”

耳聽是商議出來的名字,紅棗思及自己名字的來歷不禁問道:“爹,今兒桂圓洗三,爺奶都沒去嗎?”

“都沒去。”李滿囤心裡明白他爹孃今兒沒去是嫌棄三房只生了個女兒,但他嘴裡只說:“今兒不止你爺奶沒去,你小嬸子的爹孃也都沒去。”

“許是為去歲八月節兩塊布的事,兩下裡都怕見面尷尬,故而都沒去。”

“今兒到場的,都是兩邊的兄嫂。”

思及今兒錢氏兄嫂對自己一盆火似的熱情,李滿囤經不住笑道:“三房的孃家大哥,就是以前來咱們村兒串貨的錢貨郎,倒是個能耐人。”

“他現今在城裡置了鋪子做了掌櫃不算,年前更是一個人跑到府城去進了年畫和花燈回來賣。一個年節著實賺了不少錢。”

古話都說“在家千般好,出門一時難”。李滿囤真心佩服錢廣進敢一人闖府城,他至今還沒去過府城呢,更別提買貨運貨家來賣了。

直待男人說完,王氏才問自己關心的問題。

“當家的,”王氏問道:“這娘和三弟的丈母都不去,錢家妹子的月子是咋做的?是她孃家嫂子給做的嗎?”

月子裡別的不說,只一個產婦的產褥和孩子尿布,就得有一個人來專職洗刷。一個屋簷下生活十來年,王氏可不覺得二房的郭氏會留在城裡給錢家妹子做月子。

“不是她孃家嫂子。”李滿囤搖頭道:“我也是今兒才知道。三房家裡現使了個五吊錢買來的寡婦。”

“這寡婦姓鄭,原是個童養媳。不想圓房還沒兩年,男人就死了。因沒有兒子,她婆婆留她無用,就把她給賣了。”

“故而現三房的家務,都是這個鄭氏在做。”

“這鄭氏家務做的還行。今兒的飯菜就是她給收拾的。紅燒肉,紅燒魚都燒煮得不錯。”

“兩個孩子,貴富和金鳳,身上的衣裳也都齊整乾淨。”

原來是買好了人,王氏恍然大悟,但想想還是覺得不對,繼續問道:“三房買人咋就買個寡婦呢?”

“他家人口少,買人,倒是買對夫妻回來幫忙才是正理。”

似她家,現用的餘莊頭的媳婦餘曾氏就很好。

“誰說不是呢?”李滿囤道:“三房原也是想男女一起買,買一家子的。”

“但現今咱們這城家家都有生計。,以致現人牙子手裡竟沒一個男人。”

“這男人買不到,三房可不就只能買女人了嗎?”

“這人牙子手裡的女人,多是城裡大戶人家趕出來的丫頭和小妾。”

“這些又哪是咱莊戶人家能使的人?”

“於是挑來挑去,反倒是這個鄭氏合適。”

“鄭氏婆家也是莊戶人家,比咱們還窮苦些。所以,這個鄭氏極會持家過日子。”

“而且她人也年輕,才二十歲,可以多使喚幾年。”

這世人高壽的不多。連帶的,能勞作的年限也有限。故而買人還是得挑年輕的買。

王氏聽李滿囤如此說,也就罷了。莊戶人家過日子,可不就講究個實惠嗎?寡婦名聲是不大好,但弄個丫鬟小妾不會過日子的回來,才更是麻煩。

李滿倉和郭氏回到家,自也要跟李高地和於氏講述今日見聞。因講的是女人生孩子的事,故就由郭氏跟婆婆於氏講述,李高地和李滿倉旁聽。

“爹、娘,”郭氏笑道:“你們就放心吧。”

“錢家妹子和孩子,兩個人都好得很。”

“孩子雖說生下來不算大,但今兒我瞧時,已經能自己吸奶了。”

“孩子的名兒也有了,叫桂圓。”

自知道三房生了個女兒後,郭氏臉上的笑就沒斷過––三房現就只一個兒子,將來大房如果過繼孩子,便就只能在她兒子裡挑了。

“桂圓?”於氏方想起還有起名這個茬,當即問道:“好好的,咋給孩子起這麼個名兒?”

“這孩子的名兒不是該順著玉鳳、金鳳來起嗎?”

玉鳳、金鳳兩個當初可都是她給娶的名字,聽聽,多尊貴!哪似那繼子家閨女的名字,紅棗——這個一到秋天就人人喊打的貨色。

對於三房問都不問自己一聲,就隨繼子家給孩子取了個果子名,於氏極為不滿。她心說這一準兒是錢氏這個壞心女人的主意。她故意地討好繼子,忤逆自己,而兒子滿園一準又著了她的道兒。

郭氏臉上的笑凝住,她頓了一下方道:“孩子名字是三弟給取的。三弟說他希望這孩子長胖一點,臉圓一點,所以才取了這個名字。”

說實話,受當時熱鬧氣氛感染,郭氏此前還真沒覺得三房給孩子取名桂圓有啥不妥。

玉鳳和金鳳,兩個名字是貴重;紅棗這個名字是鄉土。但老話都說孩子起賤名好養活。

錢氏這個孩子先天比當年大房的紅棗還弱,她隨大房拿果子給孩子作名,想孩子沾點福分也是情有可原——都是做娘的,有啥好挑揀的呢。

李高地和不在乎紅棗的名字一樣,也不在乎李桂圓的名字。只衝他給自己兩個閨女取名叫桃花和杏花就知道他給女兒取名的隨意了––就是房門外的花兒草兒隨便叫的。李高地不願意在一個賠錢貨的名字上浪費時間,他只關他想關心的事兒。

“桂圓這名兒挺好,”李高地一錘定音道:“聽著就和紅棗這個名兒一樣有福氣。”

“郭家的,你接著說。”

於氏……

舒一口氣,郭氏又說來客。

“爹,娘,”郭氏道:“今兒錢家妹子的爹孃也沒去,她家只她兄嫂來了。”

郭氏揣測錢氏爹媽沒去的原因也是因去歲中秋兩塊布的事不想和自己的公婆會面。所以才只讓兒子和兒媳帶禮。

只看對方給的月子禮,郭氏就知道錢氏父母心底還是親閨女的。

當然,錢氏不會自討沒趣地和公婆描述錢家送了哪些禮物——她剛學了乖,知道公婆面前話得挑揀著說。

於氏不在意錢氏,自然更無視親家,她也只問她關心的事兒。

“今兒午飯誰做的?”於氏問:“是錢家的她嫂子做的嗎?”

郭氏最不願回答這個問題了,她擔心於氏的火燒她頭上。但婆婆問了,她就得回。於是她只得硬著頭皮道:“不是她嫂子做的。”

“三房現買了個女人做家務。”

“啥?買人?”於氏不敢相信:“你說滿園買了個女人專門做家務?”

郭氏看看李滿倉,李滿倉垂著眼睛一副與我無關的樣子。郭氏無奈,只得硬著頭皮答應道:“嗯!”

於氏看到李滿倉、郭氏都不否認她的話,當即氣得眼前發花––她捧手心裡嬌養大的兒子,長大了,有錢了,不說孝敬她,卻買人伺候媳婦。

怪不得都快臨盆了,錢氏還要找理由搬出去。原來,她是早就算計好了的。她這是遠走高飛,享福去了!

這邊於氏氣得倒卯,那邊李高地卻點頭稱讚道:“滿園這個主意倒是不錯。”

“自分家後滿園家人手原就少,現錢家的又做月子。而貴富又在城裡上學,你娘也搭不上手。”

“先我還發愁滿園的宅子要咋建呢?”

“現在好了,他媳婦有人幫著做月子,他可不就騰出手來,可以建房了嗎?”

建房是大事兒,於氏即便對錢氏有再多不滿,此時也只能憋在肚裡。

等著,於氏暗道:等過了這陣兒建房,她遲早收拾了這個黑心錢氏。

郭氏眼見於氏不再逼問自己,心舒一口氣,轉即又禁不住替自己抱屈––何苦來哉,自己每每要為三房受氣?

作者有話要說:  李滿園老爺買人了,被你們說中了,是小寡婦。

昨天不少評論不要看於氏和老宅,理解大家看小兩口的心情,但也要等我把於氏的臉打完。

於氏以為她心有成算,拿捏住了李高地就是勝利,但其實在她自己打破規矩的時候,她的兒媳也在打破規矩。

三房連名字都沒問一聲,就給孩子定好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