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阿炳的諸天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3章 第八個任務 福貴的心願2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3章 第八個任務 福貴的心願22

這個年代,雖然還沒提出以糧為綱,但是上上下下隊農業生產的重視是有目共睹的。

去年雖然有些地區遭了災,但是總體還是豐收了。農民完成了農業稅和統購任務後,手裡還有餘糧。

之前因為限制了糧食的自由交易,造成了很多問題,今年省裡又出了檔案,允許手裡還有餘糧的農民,進入市場交易。

所以陸仁炳,又趁機貸款,讓派往各地的二流子業務員,購進了大批糧食,儲存起來。

徐家村的人和牲口,對於糧食的需求是無止境的。

現在經過陸仁炳的苦心經營,徐家村的耕牛數量突破了100頭,還有十幾頭自產的牛犢在發育中,搭配上各種新買各式農具,基本上實現了低層次的機械化,解放了很多勞動力,提升了工作效率。

最起碼,在耕田翻地的時間上,就能節省個兩三天的農時。

另外徐家村還購進了30頭騾子,二十幾頭驢,幾匹馬還有配套的大車。自己還成立了配種隊,準備研究生產騾子。

成立了規模不小的運輸隊,運糧,運肥,拉磚石。不僅攬自己村的活,也去別的村莊攬活,掙糧食。

反正陸仁炳的原則是,怎麼樣省人力,提高效率,就怎麼來。他現在需要的人力越來越多。

不能講所有人都拴在田間地頭,趁著現在國家形勢比較好,抓緊完成產業布局和原始積累。

等到以後無論風雲如何變幻,徐家村都能巋然不動。

出風頭的事情,然後王福田去幹就行了,他要留在村裡抓實權。

單純的養殖和糧食種植,根本不能致富。

必須進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才行。

所以今年在之前,加工臘肉的基礎上,陸仁炳又開發了火腿腸專案,兔肉火腿,雞肉火腿,鴨肉火腿,豬肉火腿,甚至還有兔肉火腿。

沒有後世的塑料包裝,但是各種腸子就是最好的原始包裝。不同的麵粉比例,造成不同等級價位的火腿。陸仁炳還特意建了一家小型印刷廠,專門印刷徐家村商標,貼在那些徐家村出產的商品上。

這些火腿,一上市集體受到了追捧,因為陸仁炳嚴格強調衛生和質量,還特意調配了不同的口味配方,使得火腿的口感很好佳,受到追捧也是理所當然的。

縣裡負責副食採購對接的部門,已經換成了新成立的供銷社,但是人馬還是原來的那些人。

供銷社的採購負責人,在綜合了各方面的意見後,同意了陸仁炳提出的,減少活牲口供應,儘量提供更多肉制品的提議。

畢竟徐家村提供的肉制品,儲存的時間更長,可以運輸的距離也更遠。更符合全省一盤棋的理念。

於是陸仁炳災徐家村,內部喊出了,不讓一隻豬,一隻雞完整的走出徐家村的口號。

村口的宣傳欄裡,也不知道哪個有才得傢伙,畫了一幅話。一隻豬走進徐家村,出來的時候,變成了各種零碎,有火腿,臘肉,臘腸,血豆腐,滷肉,皮凍,毛刷。

場景相當搞笑,不過反應的也是事實。陸仁炳就是要將農副產品的深加工進行到底,爭取做到連根鴨毛都不讓它完整的離開。

農產品的深加工帶來的收益要遠超養殖種植,在這個時代也一樣。

但是需要的人力,物力也是巨大的。這個行業基本上就是人力密集,資本密集產業。

徐家村的人力更緊張了,不得不從周邊村莊招工。

產品太受歡迎,導致原材料供應緊張了。於是陸仁炳又開始像周邊村莊收購家畜家禽,後來有跟那些新成立的大隊,簽訂了家畜,家禽訂購協議。

由徐家村這邊出錢,出技術指導,那些村莊出土地,出勞力來開辦養殖場,最後收益按出資比例分紅。

成立了以徐家村養殖場牽頭的,養殖合作社。

這件事還是陸仁炳提議,王福田具體操作,畢竟這些村莊的合作社,王福田同志都是技術指導,他人頭也熟。

養殖合作社的成立,還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和好評。徐家村又一次上了報紙,這次王福田同志在一張領導視察的照片裡漏了臉,把他美的好些天走路都發飄。

陳家珍心眼小,替陸仁炳鳴不平,說他的風頭都被王福田搶去了。陸仁炳笑笑沒說話。

他才不愛出風頭,王福田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在替他擋災。有好處的時候,你出了風頭,那麼有災的時候,你也得替朕擋災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徐家村副業搞得風聲水起,就是糧食產量上不去,所以在糧食生產的會議上,王福田沒少背拿出來說事。

徐家村糧食產量到底啥情況,王福田心知肚明,但是他不能說呀。說了就全完蛋。所以每次他都悶著頭挨批評,表示自己這就回去抓糧食生產。

於是第二年的時候,徐家村的糧食產量果然提高了不少,達到了那些參加了養殖合作社有了充足糞肥的村莊的平均水平。

對此領導們很滿意,認為徐家村得整改工作時有效的。之前糧食產量上不去,就是徐家村整體不重視。

對此王福田表示領導說的對。真實的情況是因為經驗逐漸豐富,徐家村的糧食又增產了,為此陸仁炳不得不又挖了幾個藏糧洞。

為了掩蓋藏糧洞,陸仁炳不得不啟動了徐家村的新農村建設。即村民房屋翻新計劃。

整整一年的時間,徐家村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全村家家戶戶都都翻蓋了新房。因為徐家村自己的磚瓦廠產能足夠,所以新建的房屋全部是磚瓦結構,統一規劃的村落,看起來氣派極了。

村子建成後,原本徐福貴家的老宅子就根本不顯眼了。

陸仁炳翻蓋整個村莊,也是請了專門的老師傅給規劃的。整個村莊建成後,就是一個完整的園林。等到幾十年後,當成一個古鎮開發都沒問題。

陸仁炳還特地疏通了,流過村子裡的那條小河的分支,還開挖的透過每一條巷子的小明渠,為了防止汙染還統一規劃了排汙渠。

新村修建的好是好,就是留下一個後遺症。磚瓦廠那邊取土的地方成了一個巨大的坑,雖說那片土地,本來也是不便耕種的荒地。

但是還是看的紉心疼,於是陸仁炳便下令關閉了磚瓦廠,那個大坑,做了平整和填埋後,注入活水成了一個水面二十畝的新的魚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