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地上道國最新章節列表 > 0627 先賢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627 先賢祠

庾獻聽了,心中卻不這麼認為。

董白開明政治,陸續放權,是想積蓄力量,為了殺回蜀中做準備的。

這天下想要安定,談何容易?

他對二人笑道,“無妨,我和蔡睦也有些淵源。當年在洛陽的時候,和蔡伯皆父女都有交情。如今他回京,正好可以帶幾句話回去。”

蔡睦的年齡雖然不大,但是輩分不小,乃是蔡質的兒子,蔡邕的堂弟。

兩人聽了有些狐疑,對望一眼,卻不好再深盤問。

兩人只好道,“既然如此,那就請賢兄院中敘話。”

說著,在前引路,向潁川書院行去。

潁川書院是潁川諸大族所建,面積廣大,殿閣迴廊,連綿數里。

除了有學子在不同的館舍間穿梭,還有各族的婦孺在裡面遊玩。

庾獻便見了數個園子有家僕把守,據那年長的說,便是有長安來的貴客,在此暫寄家卷。

庾獻隨口問了幾句,便更清楚的理解了何為私學。

這裡更像是幾大家族建立的私人園林,各地的大儒名士可以自由的在此借住,由各族提供豐厚的供奉,而各族的子弟則可以有針對性的登門拜訪,討教學問。

難怪這兩位一臉拒人千裡的模樣,在這個時代,知識可是很重要的資源,誰願意輕易拿出來分享?

古文派還好些,無非是把知識作為資源來交易。

今文派在這一點,就比較沒節操了。

除了知識難求,今文派還講究傳承有序,若是在大儒門下沒有位置,那就算再怎麼學富五車,也不會被人承認。

庾獻對此倒也司空見慣。

既得利益的群體,為了維護利益,自然要制定最符合他們利益的規則。

這種掛靠“天、地、君、親、師”繫結人際關係的方式,雖然給門下弟子帶來許多限制,但是也有不少的好處。

那就是這一套體系,齊心協力的堵死了圈外人的路。

連過幾個迴廊,那年輕些的就指著後面一處園子說道,“先賢祠後面便是為兩位名士送別的麟遊園。”

庾獻微微頷首。

那年長些的提醒了一句,“先賢祠中多有歷代以來,研究《詩經》的名儒畫像,我等供奉日久,頗有靈性。賢兄不可輕慢了。”

縱是古文派不像今文派那樣追求傳承有序,但是所學的東西,也能追到淵源。

比如說,孔子編訂《詩經》之後比較明確的傳承人便是子夏。子夏傳給了吳起的便宜師父曾申,曾申傳給吳起的便宜師兄李克。

在庾獻代替吳起刷任務時,成了子夏的口授之徒,算是另外續了一段傳承。

秦朝時,《詩經》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在之後,以魯人申培公,齊人轅固生和燕人韓嬰這三人為主,為詩經再續傳承。這三個支流,合稱三家詩。因為三人各有傳承,被視為今文詩派。

後來河間王得到了戰國時代毛亨、毛長的著述,又為《詩經》傳承多了一個流派,稱為《毛詩》。這《毛詩》是憑空得來的,沒有明確的解釋權,如何研究全看各自的理解,因此被視為古文詩派。

只是古文派的起始雖然純粹,但是思想本身就是一種有侵略性的東西,它從誕生之初,就存在覆蓋同類學說的擴張本能。

隨著大儒名士慢慢集中了解釋權,古文學派也不可避免地向今文學派開始轉變。也就是所謂的“先有師法,而後能成一家之言。”

後來鄭玄對《毛詩》重新註釋,鄭學的出現,立刻橫掃今三家,幾乎壟斷了對《詩經》的解釋權。

三人行至先賢祠前的迴廊,早有侍奉在那裡的僕役,點燃線香迎了過來。

那年長的一邊順手遞給庾獻,一邊介紹道,“賢兄想必也有源流,當奉香禮敬。這邊是《魯詩》的諸般傳承……”

庾獻仔細一看,迴廊兩側掛著人物畫像,留白處則寫著人物的生平。

大致一掃是劉交、孔安國、徐偃、闕門慶忌、韋賢、張遊卿、趙琯、龔勝之輩,居於盡頭的則是魯儒之首,申培公。

線香遞過,庾獻隨手接住。

就在這時,異變忽生。

那迴廊彷彿被一陣清風吹過,凡是被庾獻目光注視過的畫像,彷彿不敢受這炷香一般,盡皆反轉,背身而對。

那兩個年輕學子大吃一驚。

年少的那個甚至還伸手試了試,只是那陣風彷彿憑空刮過,之後竟連一絲風跡也無。

兩人既驚且疑,又覺匪夷所思。

小心的掃了庾獻兩眼,又覺不信。

他們心中犯了滴咕,也不敢去將那畫像重新正過身來。

庾獻卻是有所猜測,不由笑道,“我和《魯詩》流派無甚淵源,看來還得去前面看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年長些的勉強笑笑,伸手當先引路,“請。”

前面又到一處迴廊,那年長些的學子介紹道,“這裡是傳承《齊詩》的各位先賢,實不相瞞就連我們潁川書院的院長陳公紀,也是學齊詩的,他老人家也時常前來奉香。”

庾獻這次還未怎樣,那寫著匡衡、蕭望之、師丹、馬援、景鸞、伏理等名字的畫像,一如之前一樣,齊齊翻轉過來。

就連位居盡頭的轅固生也不例外。

這下直把那兩個年輕學子看的瞠目結舌。

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庾獻又笑道,“看來我和《齊詩》也無淵源。”

說完,信步向前走去。

那兩個年輕學子已經不敢出聲了,兩人放輕了呼吸,跟在庾獻身後,彼此間眼神瘋狂的交流著。

庾獻走到前面的迴廊前,停下腳步,向兩人笑問道,“前面又是哪家學說?”

那個年長的學子訥訥,倒是年輕學子不信邪的答了一句,“前面乃是《韓詩》的所在,據說就連當今大儒鄭公玄,都是先學《韓詩》後學《毛詩》的。”

庾獻也不多理會,負手進了迴廊。

很快,那寫著韓商、蔡誼、王吉、長孫順、薛漢、澹臺敬伯、梁商等輩的畫像,以及《韓詩》之祖韓嬰的畫像,盡都翻轉過去。

那年長的學子額頭生汗,他猶豫再三,才恭敬的低聲問道,“學生博陵崔州平,敢問高士姓名。”

那個年紀小些的也知道輕重了,怯怯的在旁說道,“學生穎川石廣元,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