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逸塵決最新章節列表 > 106 離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6 離陌

我叫離陌,是離國的王子,在我很小的時候,大人們見面就會誇讚我。他們說我皮膚白皙,長得很秀氣,那時候我母親總會露出笑容,我也跟著她笑,只有父親在一旁眉頭緊鎖,那時還幼小的我不解其中何意。

在我印象中父親很嚴厲,他很少抱我,有時候我不小心摔倒放聲哭泣的時候,他總是會嚴厲訓斥我。他說“你是男子漢,哭是最沒有出息的表現。”那個時候我隱隱約約地感覺到,父親不喜歡我柔弱的的樣子,從今往後我應該堅強起來。

我很刻苦地練習武藝,跟著老師苦讀經史兵法,每當我感到累的時候,我就想到了父親,他身為一國之君,日夜操勞,聽母親說父親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他帶領軍隊平定四方戰亂,讓國力弱小的離國有了立身之本。

從那時起我就很敬佩我的父親,未來我想成為像他一樣的人,外可退敵,內可安民,一個有擔當有氣魄的大丈夫!

在我十六歲的時候,赤焰國向我們下了戰書,他們的國王決定親自率軍討伐我們,聽到這一訊息,全國上下人心惶惶,赤焰國國力強盛,部隊精良,如果他們發動戰爭,我們將很難招架。

那天,父親與朝中大臣在政廳議事,我在門外悄悄地聽他們談話的內容。

大臣們紛紛就目前的局勢發表意見,他們大部分人主張與赤焰國求和,因為我們確實沒有與之一戰的能力,父親始終一言未發,那時候我推開門跑到他們面前,“我不主張求和”雖然那時我只有十六歲,但我確信我的主張就是父親的心聲,因為我們體內流淌著相同的血液。

“我們要怎樣求和,割讓城池嗎?這樣只會進一步削弱國力,而換來的只是一時和平,赤焰國會慢慢蠶食吞併我們,今天諸位的主張無異是將離國推往毀滅的深淵。”

我的一席話引起軒然大波,那些大臣們在底下竊竊私語,那時候父親用略帶欣慰的眼神看著我,我知道剛才我說的那些話就是他心中所想,可悲的是這滿朝上下沒有一個人懂他。

一位大臣站了出來,“君上,公子年幼無知,在這危急存亡之際,還望君上仔細斟酌。”

“年幼並不代表無知,反觀你們這些王公大臣,鼠目寸光,在其位不謀其職,國難當頭,作為臣子應該與國同進退,共存亡,而你們卻怕戰事危及到自身利益,紛紛勸降,傳出去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陌兒不得無禮!”父親呵斥了我一聲。

我對父親說“父王,我認為我們可以與赤焰國一戰,原因有三。”

父親沒有說話,他算是默許了我陳述接下來的觀點。

“第一,赤焰國新君繼位,朝中還未安穩,他就急於討伐別國,不合天時”

“第二,雖然我們國力不強,但是赤焰國要向離國進軍,必先攻克戍關,潼關,幽關,這三座城堅如磐石,易守難攻,我們坐擁地利之宜。”

“最後,赤焰國王率軍親征,他年少氣盛,難成大事,而父王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由您帶兵可勝他千軍萬馬。”

“諸位大臣只看到他們國力強盛,卻不知我們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此戰我們必勝!”

父親聽了我的陳述,他放聲大笑“滿朝文武大臣,竟不如我膝下小兒有遠見。”

那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得到父親的認可,他說“陌兒說的沒錯,現在割地求和無異於自斷手腳,最後只能任他人宰割。”

“我下令,從今日起全國上下積極備戰,若有人再提求和之事,軍法處置!”

那天退朝之後,父親單獨叫住了我,那時我心裡有點忐忑不安, 我不知道他會對我說些什麼。

“陌兒,這麼久以來我忙於國事,很少陪伴你,你心中不會記恨父親吧。”

“不會,父親為國為民,我驕傲都來不及呢。”

“你小的時候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我本以為等我行將就木之際你難當大任,今天看來是我多慮了,你和我年輕時候一樣,有謀略有膽識。”

“多謝父親誇獎,孩兒會一直努力”

“陌兒,我還有一事要囑託於你,你知道現在自己欠缺什麼嗎?”

“不知,還請父親教誨。”

“你欠缺的是胸襟,大海包容江河湖海,所以它永不枯竭,一個君王如果沒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那他很難成為一個好的君王。”

“你今天在朝堂之上言辭犀利,不給那些老臣絲毫面子,日後等你成為一國之君後,還需要他們扶持你,不是嗎?”

父親的話如當頭棒喝,我苦讀那麼多聖賢之書,竟不知這個道理,為將為君者,最重要的就是胸懷,倘若心胸狹窄,自視清高,那最後的結局定然是落人笑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父親,我懂了,日後我一定會注意自己的言行。”

父親露出慈祥的笑容,“你也不必著急,寬闊的胸襟並非一朝一日就能養成,來日方長,你先退下吧。”

我要走的時候突然想起一件事,“父親,你說從今日起,全國上下積極備戰,那我們是不是要召回無疾將軍。”

“我正有這個打算,無疾平定南方蠻夷已經有些時日了,現在大敵當前,是應該趕緊召回他。”

“我這就派人去傳信”

父親笑著對我說“快去吧”在我印象裡,父親是一個特別不愛笑的人,可是今天他笑了很多次,也許是因為他看到我懂事了,可以為他分擔點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