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

“夫人這是說的哪裡話,無論如何,為夫都是與你相濡以沫二十載之結髮夫妻,更別提你為孫家誕下克敵與嫣兒,此般情意,豈是他人所能取代!

若不是此次母親大人心血來潮出此下策,為夫怎會有如此閒情逸致。

國事繁忙之下,身為聖上信賴之臣子,為夫實是再無精力考量其他了。

此次萬般無奈之下,倒是教賢妻你心下受委屈了,唉!

對了,克敵有無來信?

為父本打算在其行冠禮時為其取個表字,現下這一去還不知何時回返,還是等他回來時吧!”

雖說自古以來,大丈夫三妻四妾實屬尋常之事,但身處王朝末世的孫傳庭,在年輕時候則是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為己任,專注於讀書中試,力圖在青雲直上後輔佐明君,匡扶社稷,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所以他對女色並不太過在意。

但是中試為官後短暫的宦途讓他失望不已。

在辭官歸家這些年月中,眼見大明局勢日漸糜爛的孫傳庭更是憂心如焚,對於孫李氏明裡暗裡提出的多納妾室、為孫家開枝散葉的說法,他都以準備出仕為國效力為由推搪過去,直到今天實在無法拒絕老母的心意,這才勉強同意了納妾之事。

孫傳庭現在唯一的兒子孫克敵已經到了弱冠之年,在國子監就讀的他也被分派去了湖北行省,參與到了移民安置的相關事務中去,過年的時候,他們爺倆都在外地,也讓孫李氏牽掛不已。

就在孫傳庭夫妻敘話時,宮裡的朱由檢也在乾清宮御案上記錄著偶來的靈感,其中一條便與孫克敵有關。

年僅二十歲的孫克敵的性格不似孫傳庭這般剛直,在為人處世上頗為圓滑和老道,結交也十分地廣泛,在國子監中也是收穫無數好評,被很多人稱讚為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

在和他人打交道時,無論對方是販夫走卒,還是文人雅士,孫克敵都能放下身段與之平等相處,言辭之間從來不會讓人覺得他有任何舉止傲慢之處,這種隨和親切的行事作風極受他人的喜愛。

就連年紀尚小地朱慈烺,在休沐時回到宮裡後,也是不止一次的提到孫克敵的名字,言語裡對這位大他七八歲的世家公子也是不吝讚美之詞。

為此,朱由檢還專門命錦衣衛安排人手,蒐集孫克敵相關資料,一邊對這位名臣之子有著更加確切的瞭解和認知。

孫克敵是去年朱由檢特地點名安排到湖北去的。

朱由檢心裡清楚,歷史上有不少看上去是個人物,實際上卻並沒有出眾才能之人,唯有透過不斷地觀察和考驗,最後才會驗證其真偽。

移民安置工作又苦又累,這種類似於後世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一樣的形式,才是檢驗一個人成色的最佳時機。

如果在艱苦的環境下,孫克敵還能保持現在這種為人處世的作風,朱由檢就會把他作為未來太子輔臣來培養。

如果孫克敵表現出水土不服的樣子,那麼將來的前途就會有限的很。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兩名閣臣家的公子進入到朱由檢的視線當中。

一個是溫體仁的次子,溫侃。

另一個就是孫克敵。

從各方面送來的情報彙總來看,屢試不中的溫侃,在司農寺本職工作中表現的相當出色,如果不是他資歷過淺的話,朱由檢很想把他超擢到一省巡撫這種高官職位上去。

溫侃自從去年率先帶著司農寺的相關人員去了湖北後,到現在近一年的時間裡,除了因病歇息過數天之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奔波於相關府州縣之間,利用積累起來的各種知識,親自指導農戶們進行開荒和耕種,有時吃住也在鄉間,甚至端著飯碗蹲在田間地頭與農戶邊吃邊聊,這種極為務實地作風令朱由檢暗贊不已。

他從溫侃地身上看到了後世新中國建國之初,那批優秀幹部的身影,這在封建社會是極其罕見的。

不管這是出自於溫體仁的授意,還是溫侃的主動和自覺,這種優良的作風都值得大力提倡和表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種官場新風氣已經在北地蔓延開來,隨著北官被有序地派往江南地區擔任主官,朱由檢相信,再過五年,最長十年,整個大明的官場作風將會煥然一新。

袖手談心性的官員將會被鄙視,也會被排斥,更會被閒置。

務實肯幹將會成為官場,甚至整個社會的主流,昂揚奮進將會成為主流,蓬勃向上會成為大明的主體氛圍,這樣的世界才會讓所有人都有著十足的勁頭大步前行。

溫侃只要保持長期將現在的作風保持下去,那將會被一步步拔擢重用,最終將會入閣參贊政務。

為了不使這位自己極為看好的人才恃寵而驕,朱由檢已經不止一次地暗示過溫體仁,讓他好好教導溫侃,戒驕戒躁,不必急於在仕途上取得什麼成就,風物長宜放眼量,太子還沒成年呢。

這種話裡的意思,相信人老成精的老溫肯定聽得出其中的寓意,在給兒子的家書中自然會隱晦地提起,早就被薰陶出來的溫侃一看就懂。

朱由檢這番話就等於明明白白地告知溫侃,你是朕留給太子的人,穩穩發展就可以了。

溫侃剛到三旬的年紀,要是按閣臣七十歲致仕算的話,還有四十年的仕齡,早著呢。

朱慈烺今年十三歲了,等他按照此前的計劃求學遊歷過後,朱由檢會找一個合適的時機讓他上朝理政,學習政務處置的流程和經驗,以便儘快地進入角色。

朱由檢並沒有打算在皇帝的位子上坐到死。

他的心裡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

那就是,要在垂垂老矣之前讓位,然後帶著周後她們遊覽大明的如畫江山。

朱由檢並不是貪戀權利的性格,來自後世的靈魂其實更渴望著自由和不羈,美食美景才是他所熱愛的。

如果將來他理想中的盛世能夠到來,朱慈烺也顯示出明君的風範,他不介意提前讓位。

不過,這只是個初步設想,一切還要走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