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最佳上門女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24章 順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24章 順利

胡楊淡然笑了起來,這裡的環境剛才他看過了,前期物流公司的人過來的時候,順便做了調研。

這個村子雖然經濟差了點,但是散落在四周的村子,相聚三十公裡以內,卻有差不多四五個,一共兩三千人的規模。

當地人放牧、種地,山林的果子特產十分的豐富,幾乎不用打理,都是純天然的物產。

如果這裡的東西經過加工之後運出去,利潤能翻十倍!

現在城裡人最講究的就是無公害的產品,這裡恰恰是最天然的無公害產品的源發地。

關鍵是沒有人有那麼大的力量。

單獨的小商人過來,很難承受這裡有可能波動的經濟狀況,也不會設立規格較高的加工廠。

沒有高標準高規格的加工廠,就沒有高標準的產品質量;沒有高標準的產品質量,這裡就會淪為和其他地方一樣的普通地方。

但是胡楊可以做!

胡楊不要求暴利,他只要求微利就足夠,甚至不賺錢都沒問題,他可以賺到足夠的支援。

到了他這個地步,一部分企業賺不賺錢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形成足夠的產業體系,形成總體的企業概念。

到時候,只要有胡氏企業集團相關的產品,老百姓總會第一個想起他,那就夠了。

在這裡設立一個高標準、高規格的加工廠,胡楊是可以賺到微利的,這就夠了。

別人微利不能做,胡楊可以!

而正是這些微利的行業,可能就能支撐起數以千萬記的基層工人家庭。

趙老尋聽到胡楊真的打算在這裡設立工廠,當即大喜,羊都不烤了,跑出去就把村裡的族長找了過來。

族長聽到有人要在這裡買地設廠,連忙招呼了村裡有頭有臉的人過來。

本來只是在這裡借宿一晚,被胡楊一個臨時的想法,突然就給打斷了。

晚上倒是熱鬧起來,不少村裡人都湊了過來。

“初期我們打算買下五百畝左右的土地,建立一個高標準的加工廠,工人從你們這裡僱傭。”

“另外,我們當然就是要收購你們這裡出產的產品,比如果品和糧食。”

“建設成一個農產品加工公司,把這裡儘可能多的主打農產品深加工之後,提高附加值……嗯,就是賣個高價,咱們賺得多。”

胡楊笑著這這裡的幾個說話算數的人坐在一起,端著酒一圈一圈的喝。

這裡的族長不太清楚這具體是怎麼個意思,李琳玥跑了過來,很快就用當地土話和族長交流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胡楊很是有點驚訝,看著坐在身邊的蘇清涵:“這她也懂?”

“她不是懂,是學的快,琳玥在語言方面,天賦很高的。”蘇清涵笑著說道。

有了蘇清涵溝通,幾個村裡人越來越激動:不管是招工進廠,還是幹原來的活,農產品收購價格能增加一半,這就能讓他們的收入一下子提升到每個月平均三千多,關鍵是他們要收購的多。

原來的農產品其實多數都爛在地裡了,如果能全部賣出去,再加上價格升高,他們平均一個人一個月賺到四千多是沒問題的。

尤其是隨著加工廠的建成之後,幾乎會用到村裡三分之一的人進廠工作,每月就有五千多的收入,這已經可以超過西部絕大多數中等城市的收入,甚至媲美一些大城市的收入。

因為這基本算是純收入。

當地人搞不清楚各種保險之類的事情,他們只懂得能夠拿到手的錢。

不過有李琳玥在,她的溝通之下,當地村民第一次明白,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保險這種事情。

等到他們算完賬,大吃一驚,如果是按照這個演算法,豈不是等於實際上他們的收入在七八千?

這足夠媲美西部諸多大城市的中等收入了。

可當地族長有些猶豫,不是沒有人來過這裡考察,這裡的條件相當好。

但是因為這裡地處偏僻,距離最近的一個城市都有接近五百公裡的距離,路上的物流,加上他們這裡的產品量不夠大,很多人考察之後就走了。

他們每次都熱情接待,但是每次都是失望。

“你們放心吧,這次投資的是我們胡氏企業集團,之前來這裡的陳氏物流和胡氏物流,其中胡氏物流就屬於我們公司,不管咱們這裡的商品產量多少,我們都能順路帶走,物流費用極低。”

“另外,則是我們的胡氏企業集團擁有諸多的連鎖企業集團和超市,只靠我們自己的銷售,都足夠滿足你們的銷售需求。”

“我們和你們簽訂收購合同,到時候,你們按照訂單生產,我們保證照單全收。”

但是村裡的族長依然猶豫,這個時候已經是凌晨,外面突然來了兩輛車,這兩輛車是當地執法者機構的車。

他們是李東罡通知的,不然,當地村民恐怕很難相信他們。

但當地的執法者們,他們是一定相信的。

果然,當地的執法者風塵僕僕從一百多公裡外的一個小鎮趕過來之後,他們立刻松了口氣。

有執法者幫助,合同順利簽訂。

這讓當地的執法者都大為興奮,在這樣的一個小地方,胡氏企業集團投資,這可是天大的事情。

尤其是這麼個小地方,胡氏企業集團就投資千萬,建設一個高標準的加工廠,那其他地方呢?

胡氏企業集團這個算是考察團的團隊會一路北上,還會路過他們轄區的一些地方,說不定就能多幾個企業,到那個時候,當地經濟一下子就好起來了。

胡楊也不客氣,和他們仔細聊了聊,第二天一早啟程北上,沿途考察了幾個特色的村子,不過這裡的村子物產同質化比較嚴重。

但是好在距離不遠,胡楊承諾會和之前那個村一樣,訂單收購各種農產品,物流車順路帶到加工廠加工,也能讓當地百姓增收不少:關鍵是以前老百姓的收入低,是因為物產賣不出去。

每年幾乎近半的東西都爛在地裡了,只要能賣出去,老百姓的收入很容易超過每個月三四千,全年收入達到每個人五萬左右,這就很豐厚了。

這一路走下來,原定走三天的時間,可最後足足走了半個月……但是沿途設立了幾個加工廠,讓胡楊原本預計要等一段時間才能開始建設的當地農產品深加工企業,一下子提前開始建設。

半個月之後,胡楊終於看到了楊城,這個西北最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