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養生小餐廳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為功德而做善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章:為功德而做善事

“看出來的啊!”

杜清和說的是實話,只可惜在那男子看起來好像有點不信。

“這事怎麼能看出來呢?”

杜清和笑了笑沒爭辯,因為這事也沒辦法解釋:“你過來就為了說這個啊?”

“不是,不是,我這不是來謝謝你的麼?要不是你,我剛剛就真的沒命了……”那跑業務的男子心有餘悸地說道,“老闆,你是沒看見,我準備開上高水路去羊角鎮的時候,剛好遇到了紅燈。如果是平常,我就一扭油門拐右就上去了。但沒來由的,心裡想起你的話了,我琢磨著,還是等等紅燈看吧……”

說到這,杜清和的臉上有點笑意了。

沒錯,潘州是全國有名的堵城,不是賭博的賭,是堵車的堵。沒辦法,這城區小,道路窄,紅燈隔個百來米就一個。再加上近些年來汽車摩托電驢都多了,平時都還好,要是上下班時期,那就沒法了。這堵車有名到了什麼程度呢?全國排行第七,這還是治理之後的事,要是沒治理啊,估摸前三甲有潘州一個席位。

潘州這麼堵,有什麼辦法治理嗎?

還真別說,有!

那就是右轉不受燈控。

什麼意思呢?直白來說,就是右轉的車輛可以不等紅燈,隨時都能過。這條交通規則,在潘州地界都是通用的。頒佈了這一條交通規則後,再改進了一下全市的右轉車道,還真別說,情況好多了。最起碼比起上下班塞得一動不動,最起碼還能以每小時五公里的速度往前挪一挪。

不過,這個男子是到郊區跑業務的,道路情況還算好。

“……沒想到我剛剛停下來,一輛紅色重型貨車呼的一聲就撞到右邊護欄上了,前後都不到三秒鐘!”那男子顯然很是後怕,“要是我沒停下來等紅燈,那三秒鐘肯定是被撞上了,重型貨車啊,起碼裝了幾十噸的貨物,我哪裡還有命在?!”

杜清和倒是不意外:“那輛貨車是爆胎了吧?”

“唉喲,你真神了!”那男子也激動啊,“你該不會又是看出來的吧?”

“是。”

杜清和沒有說謊的必要。

“那你給我看看,這一期的福利彩票開的是什麼號碼,我拿筆記一下……”那男子激動地翻找紙和筆。

杜清和樂了,覺得這人實在有點神經大條,無奈地說道:“你省省吧,要是看得出來,我自己不會去買?!”

那男子尷尬地笑了笑,又拿出一張名片來:“我叫陳浩,這是我的名片,如果你這缺啤酒的話,我給你最低的進貨價……”

杜清和又樂了:“誒,我說你啊,是不是我賺了你兩百塊,你就非得攢著勁要從我這把錢賺回去啊?你也不看看我這家店,叫做‘自然養生餐廳’,都養生了,怎麼還能喝啤酒?”

陳浩撓了撓後腦,可惜他忘了自己戴著頭盔了:“不是,主要是想謝謝你,真的謝謝你,要不是你提醒,我就真沒命了。我上有老,下有小的……”

“好了,這都是你積攢的陰德,和我關系不大。要是說謝謝的話,還不如再給我點真金白銀呢。”杜清和打趣地說道。

“應該的,應該的,我這還有五百塊……”陳浩是真的想感謝杜清和,把身上剩下的錢都掏出來了。

杜清和無奈地看著他:“那我該給你做幾頓飯才行?拿走拿走,別鬧哈……”

陳浩也愣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感情這小老闆是真好人啊?

“那……我……”陳浩不知道說什麼了,感覺跑業務練就的好口才,全無用武之地。

杜清和淡淡地說道:“我打開門做生意的,哪裡能平白無故要你的錢?你還吃飯嗎,不吃飯就走吧。以後多做好事,多積陰德,自然會有福報。”

陳浩千恩萬謝地走了,杜清和的心情卻不太平靜。

這是他開張兩個月以來,賺的第一筆大功德。

何為功德?

功德,就是功業與德行。《禮記》有載:“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意思就是對百姓有功德的,就能做官了。杜清和追求的,就是這無量的功德,這事關他的神通修煉。換句話說,杜清和並不是一般人,而是一個修功德的修士,或者可以說是修仙者。在地球這靈氣匱乏的世界裡,要想像遠古時候那般修仙是不可能的。但積累功德,卻能有意外的修煉效果。比如那陳浩,就是一個積陰德的人。但他積陰德的方式比較特別,是透過買彩票積累的。但不管怎麼樣,他算是間接幫了不少人,也算是陰德無量了。

杜清和出言救他一命,也是他命不該絕,而且也能積攢自己的功德。換而言之,做好事就是積攢功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來一次這樣的大功德,我就能施展多一門神通了吧?”杜清和心中充滿了嚮往。

像他這樣的修道之人,其實對外界錢財不算看重了。與傳統的修道之士不一樣,他並不需要財侶法地,即便一樣要吃飯,要生活,可對物質需求並不是那麼迫切。

想到功德,杜清和又想起了自己那年高三畢業後的際遇。

那一年,杜清和的爺爺去世了,在整理爺爺的遺物時,杜清和發現了一本古籍。

這本古籍晦澀難懂,杜清和也是留著念想的,並沒有怎麼翻看。不過杜清和卻知道,這是一本道家書籍。為什麼呢?這就要從杜清和的爺爺說起了。杜清和的爺爺,原本是村裡一個打醮的火居道士(潘州也叫打齋,其實是一樣的)。什麼是打醮呢?就是做法事,替人求福禳災的。說得通俗易懂一些,就是過年時遊神的時候,杜清和的爺爺就去給各個村子打醮,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安居樂業。哪家有白事了,杜清和的爺爺也會去打醮,這是粵省乃至香江一帶流傳的習俗,也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體現。打醮,是為亡人超度,祝禱招魂,安生人心,又給了亡人一個體面的離開。

杜清和估摸著,這本東西就是爺爺修道的書籍,裡面可能記載著怎麼打醮,怎麼超度亡魂,怎麼祈求風調雨順罷了。也不過是留著念想,本不想著再與這本古籍有更多的交集。因為爺爺還有一本筆記,上面有很多符,還記載了他的一生打醮的事蹟。相對於古籍來說,筆記更能睹物思人。

但不曾想,一次意外,讓杜清和的整個人生都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