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養生小餐廳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八章:打臉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一十八章:打臉了

中國的人口多,市場大,消費也多。

問題是,人多了,環境問題就嚴峻了。

所以你很難再找到這麼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要知道,這可是沒多少刻意保護的。不像一些旅遊景點什麼的,都有一些專人來清理垃圾。這也是車村長給力,他知道,一旦發生旱情什麼的,這小湖泊就是全村人的希望了。

要是小湖泊都被汙染了,拿這水灌溉稻田,哪怕是農民自己都不敢吃吧?

杜清和是知道的,不知道從何時起,農民為了收益,開始濫用化肥農藥,不僅汙染了稻田,還汙染了水體。導致很多河流、湖泊都營養富化,各種水藻瘋長。當然了,還有臭名昭著的水浮蓮,也是瘋長的那種。

要不是國家三令五申,設立了水體保護制度,再這樣下去,能不能喝到一口健康的水,都是問題了。

怪不得這些遊客這麼感慨,杜清和自己也覺得其實普寧村挺好的,窮是窮了點,但這也不是不能改變的。最重要的是,有了這個風景,能吸引到不少遊客。

要知道,像一些什麼光禿禿的,黃一塊,青一塊的所謂“高山草甸”,都能做成旅遊品牌,這個靜謐的小湖泊,還有底下游著的野生魚,應該不會輸給其他旅遊景點多少的。

突然,岸邊的一個遊客對杜清和說道:“年輕人,你也是來遊玩的嗎?怎麼不一起釣魚啊?”

杜清和一愣,看了看四周,再指了指自己,說道:“你問我嗎?”

“對,不是你還有誰,你都站那十分鐘了。”

這個遊客是中年大叔模樣,一看就是成功人士,大腹便便的那種。按照杜清和的經驗來說,再不減肥就健康堪憂的那種。

“哦,我對釣魚不感興趣,倒是對這湖泊感興趣。”

杜清和隨便找了個藉口,他確實對這小湖泊挺感興趣的,因為這湖水裡拋下了不少睡蓮的種子。雖然說粵省無冬天,再冷的天都有好幾度,可這睡蓮能不能發芽成長,也是兩說的事。

但是,他更感興趣的是這些遊客。

難道,農村熱現在還在發酵?

“這湖水倒是很清,問題是水至清則無魚啊,你看我都釣半個小時了,一條魚都沒釣到。”

這個遊客感慨地說道,“也不知道裡面有沒有魚的……”

他這麼一說,杜清和就不太樂意了。神通一運,一條重達十幾斤的大青魚躍出了水面。

“魚,魚,大魚啊!哇,我還是第一次親眼看到這麼大的魚,起碼有幾十斤吧?”

一個少見多怪的中年婦女有點語無倫次地說道,其實那動靜不小,所有人都看到了。但是很多人都驚訝,這湖裡怎麼有這麼大的魚啊?!要知道,湖水這麼清澈,也只是看到不少巴掌大的魚在淺水層不斷遊動而已。但偏偏,那些鯽魚都好,一條都不上鉤的。

剛剛那中年人感覺被打臉了,剛說完這水裡沒魚,突然間就躍出一條來,分量還不小。他也算是釣魚愛好者了,一看就知道這條魚不會少於十斤重。這野生魚不同於飼料魚,一條飼料魚要長到十斤重,可能要三年就行了。可野生魚要長到十斤以上,恐怕時間翻倍都不止。“神了,真的有大魚啊!”

“我們怎麼就釣不起來呢!”

“可能是魚餌不對?我換個腥味更大的。”

……

一些真正的釣魚愛好者激動了。

其實他們可能並不太喜歡吃魚,但他們喜歡釣魚,喜歡透過等待,然後捕獲獵物的快感。

不過嘛,也有人是真正喜歡吃魚的,特別是野生魚。因為野生魚的魚肉,和飼料魚的魚肉,差別幾乎是天和地。野生魚的魚肉緊緻,一口咬下去都能感覺到的不同。要是飼料魚,魚肉鬆鬆垮垮的,甚至還有泥土的腥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很多野生魚,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

隨便一條,都要一斤好幾十,甚至上百塊錢了。

這還是在潘州的價格,要是去到一二線城市,這野生魚就更加貴了。無他,那邊有人能消費得起。而在潘州,有些人就吃不起了。雖然一二線城市在吃的方面,會比潘州低。但是在緊俏食品,比如有機蔬菜、野生魚,甚至有機水果那種,會高價不少。

也是,如果不弔高來賣,怎麼體現得出這是一二線城市啊!看著這些釣魚的人,一個個都趕緊換了魚餌,有些人甚至還走得更遠一點,試著拋竿更遠一些,想要釣大魚。杜清和卻搖了搖頭,動物也是有智慧的,特別是經過好多人垂釣之後,杜清和發現野生魚是越來越聰明了,會不斷試探“可疑”的食物。甚至一些野生魚,就算放棄眼前唾手可得的誘惑,也要自己再去覓食。

“這是成精了嗎?”

杜清和忍不住感慨。

但是,還有有人陸續釣到魚了,畢竟不是所有的魚,都能忍得住誘惑的。有道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魚會上鉤,也是因為它們的貪嘴。也許在地球,也只有人類能安心做其他事,而不用一直為生存而用盡全身力氣了。很多動物一生下來,吃東西就佔了他們生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他們活著,就只是為了活著,延續後代,然後死去。

搖了搖頭,杜清和把奇怪的思緒拋諸腦後,準備去村裡再看看食宿的情況。

說實話,真正住宿的遊客並不多,因為普寧村的環境確實……不太好。在城裡住慣高樓大廈的人,或許會一時懷念農村,但是要他們再住進紅磚屋,他們怕是接受不了的。這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了。

不過,農家菜還是挺受歡迎的。

根據杜清和的觀察,經過推薦吃食的農戶家裡,每一戶接待遊客,都能收入三百多到六百塊錢。甚至一來就是十幾個人的那種,賺錢更是多。很多人還覺得物超所值,因為村裡的食材新鮮,味道也不錯,比起酒樓來也不差什麼了。最關鍵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