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養生小餐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十九章:傳統食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一十九章:傳統食品

這個儀式其實很簡單,也是在走親戚的時候已經做完的了,就是做“籺”。相傳,從前潘州地區本是一片荒蕪之地,五穀不生,後來來了一群躲避戰亂的人,見此處丘陵連綿,了無烽煙,便紮根開荒種作,繁衍生息。

人們初時只能種些薯類等雜糧,聊以充飢。為充分利用糧食,人們便將雜糧用木槌搗成粉,加水攪成糊狀蒸煮,令其體積增加幾倍,成為木薯糊、玉米糊之類的食物。

再後來,人們已成功地在這塊土地上種上了稻穀,並連連獲得好收成。為慶祝豐收,也為調換口味,人們便按先前之方法,將米搗成粉,並配以蔬菜之類簡單的餡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狀和一定味道的食物,這就是“籺”了。初時,人們還只是用梗米(俗稱“粘米”)粉做,後來發現糯米粉黏性更強、造型更易,口感更佳,便專門用糯米粉做籺,年復一年,漸成風俗。

每年在過年前幾天,即臘月二十六、七、八、九的時候,潘州地區民間便興起做(籺)的習俗,一來表示送舊迎新,二來可準備一些以“擺年”(即將籺放在家中,跨越新舊兩年,以示平安),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生活美好。潘州地區的人們,還習慣把粽子及各種各樣以糯米粉做成的餈粑糕點也叫做“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換而言之,這“籺”其實就相當於其他地方的粑粑,只是更像粽子罷了。

每到喜慶之日,比如做壽、結婚、進宅等,潘州人也喜歡提前做籺,分發給親朋好友,分享這個喜悅。當然,現在潘州市區的人,已經很少自己動手去做籺了,唯有像林家村這樣的鄉村,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

做籺是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首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打成粉,然後等到開工那天。

打粉是個技術活,如果是過去沒有機器的時代,全靠人工來打,其實也就是舂。泡好的糯米晾乾後,才放進木製的米舂,用腳一下下踩動米舂,利用重力把糯米打成粉。現在先進很多了,都是用機器來打粉的。做出來的籺口感韌不韌,粉起決定作用的,而粉精不精又是由泡米時間決定的。

除了要準備糯米粉,還要準備好菠蘿葉,這是包裹籺的純天然材料。把菠蘿葉洗乾淨,放置在一旁晾乾。花生要用小火慢慢的烘乾,最後去掉花生衣,備用。做籺是需要放糖的,所以要熬糖,其實也簡單,加蔗糖、白砂糖、水熬制就可以了。其餘材料,不外乎蝦米、冬瓜糖和綠豆。將蝦米泡了,然後炒香;冬瓜糖切粒;綠豆炒熟,放在一旁備用。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起碼要用三天時間。

接下來,就是搓麵糰了。糯米做的籺最好是一半生粉一半熟粉,這樣收起來好捏,蒸起來不變形,吃起來有嚼頭;所以取出一半的糯米粉加點涼水攪拌成團,然後丟在開水裡面煮熟,最後和剩下的另外一半生粉攪拌一起,加入糖水進去和麵糰,和到用手拉開有彈性就可以了。別看文字寫起來就這麼一段話,其實和麵是需要很大力氣的,是一項體力活。而且麵糰和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籺的口感。

麵糰和好後,就開始做籺了。

到了這一步,就不怎麼講究技術了。將糯米團搓圓按扁,包好餡料,每一個包一勺綠豆餡料、一顆冬瓜糖和兩個蝦米仁。然後拿出印製壽桃籺的模子,把麵糰放進去,一壓就在簸箕上敲一下就出來了,一下一個,方便快捷。

滿滿當當做了一屋子的籺後,就要開始蒸了,在鍋裡放水,墊上一個蒸籠,再放上菠蘿葉,把壽桃籺放在上面,就可開始蒸了。水燒開後,大概蒸幾個鍾左右即可。蒸好後的籺,散發出一陣陣糯米的清香,讓人食指大動,垂涎欲滴。

等等,這還不算完事,還有最後一步。

最正宗的壽桃籺,除了像個壽桃的形狀外,還需要“點紅”。所謂的“點紅”,是討吉利的說法,也就是用紅紙在籺面上點上紅印,以示喜慶。

潘州人除了做傳統的壽桃籺以外,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籺:比如糯米籺,田艾籺、粉皮籺、簸箕籺、煮湯籺、菜包籺、水籺、糖心餈、糖板籺、槌撻籺、灰水粽、糯米餈、發籺……米製品,都被潘州人玩出花來了。

以前,高(gao)州的農村,家家戶戶過年都會做籺,即使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年過年時,年晚前一兩天,仍然有許多家庭在做籺,因為做籺,有一份濃濃的年味,也是潘州人的一個傳承。所以潘州人看到籺,會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

講究傳統的人家,已經開始做籺了。

在高(gao)州的農村,十家裡面會有五家是做籺的。這還是現在的比例,以往這比例更高。

傳統的食品好不好吃呢?

這個真的是見仁見智了,杜清和覺得也就一般般,能吃得下的水平。你想想看,逃荒的食品能有多好吃?哪怕是後來經過改進了,加入了綠豆、冬瓜糖、蝦米等等,可也改變不了這“籺”的核心味道,就是糯米面的食品。

按照杜清和的理念,傳統的食品,反而是越加需要改進的。

很多傳統食品的消失,不是因為它們的內涵不夠,歷史不夠,而是因為它們不好吃。

沒錯,就是因為不好吃,所以它們消失了。

而能拯救他們的,不是因循守舊,強迫消費者來買,而是要順應時代潮流,提升傳統食品的味道,讓它適應消費者的口味。

拿潘州的一種傳統食品來說吧——簸箕炊,也叫簸箕籺,就是用米漿灌注在簸箕上,然後炊熟的一種塊狀傳統食物。吃之前,要撒上芝麻,淋上香油。好吃嗎?也就還行,可以說是可以當零食吃的傳統食品了。但是,零食你知道的,有也行,沒有也行,在幾年前,甚至因為不掙錢,很多做簸箕炊的老人,不做了。

怎麼辦呢?

潘州的年輕人想了個辦法,沒錯,就是改良口味。

把簸箕炊加入了橄欖菜,在米漿裡加入了栗子、芋頭,你猜怎麼著?

賣脫銷了。

所以說,不是傳統食品不好吃,是我們思維固定了,沒有創新。你跟不上時代,自然要被時代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