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養生小餐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八十章:互相羨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八十章:互相羨慕

壽司有多貴?

杜清和估計過,成本和售價,起碼要差了十倍的錢。也就是說,平攤下來一個壽司怕是一塊錢都不到,卻要賣幾塊錢一個,一盒六個都要賣幾十塊錢。這樣的利潤,令人咂舌。但是,做壽司賺了的人呢?寥寥無幾。

畢竟,大家都不是傻子,買些來嚐嚐鮮可以,誰會一天到晚吃壽司啊!這世界,唯有走量,才能賺到錢的。想褥羊毛的,都不過是曇花一現。杜清和在潘州,已經見過不少日料店關門大吉了。別說什麼,單單是民族感情這一因素,很多人都會抗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說,小眾的料理,終歸是要在大城市才能勉強生存。在潘州?估計等著倒閉吧。當然了,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售賣到超市去。像沃爾瑪,華僑城等等超市裡面,就有保鮮膜包裝的壽司買,價錢也低了不少。最關鍵是,這些壽司可以賣好幾天。這樣,就不怕一天賣不掉。

希姆酒店為啥會把壽司作為宴席的菜餚?

可能就是想定位高階吧。只不過,壽司在霓虹人眼中都只是傳統食物,跟高階兩個字不沾邊啊?真的高階壽司也有,但那個是夾著最好的三文魚刺身的,尋常人也吃不起。

杜清和僅僅是從味道,就給這壽司下了判斷:冷冰冰的,沒味道的米飯夾著紫菜,還有一些餡料也是寡淡無味,實在是乏善可陳。也就是女生吃得歡快而已,男的都不怎麼喜歡。獵奇心理,平日裡估計也是沒接觸過壽司,所以才這麼趨之若鶩吧。一桌子菜,杜清和都是淺嘗即止。

沒辦法,這做得也就剛剛及格而已,糟蹋了不少食材。

當然了,希姆酒店也沒用多好的食材,哪怕是石斑魚,都是人工飼養的,一條不會超過一百塊錢。要是大批量購買,說不定幾十塊錢就有了。這樣的石斑魚好不好吃?杜清和嘗了一下……真的是一般般,魚肉的嫩滑是有了,卻沒有石斑魚的鮮美。剩下的,都只是嫩滑,還有醬油的味道。

及格,杜清和只能給及格的分數。

說實話的,真要論美味,這希姆酒店的水平,還不及路邊攤。

杜清和暗自搖頭,看著吃得歡快的同學們,心中暗自感慨,都是沒吃過好東西的人吶!

“阿和,你怎麼不吃?”

周建文奇怪地問道,“這菜……還不錯,多吃點。你看你,都瘦的不敢認了。”

杜清和不置可否,讓服務員給打了一碗粥來。

別的不說,這希姆酒店的服務還是不錯的。大概是秉著菜餚不足,服務來湊的概念吧。

“我這人沒點米下肚,都吃不好飯。”杜清和還是沒有當面說出這桌菜的不足,何必呢,說出來這些人也未必能懂。這麼說吧,真正好吃的東西,普通人一輩子可能就吃過那麼幾回。所以,不要奢望普通人能吃出多高的水平來。

要是給一個美食評論家過來,吃這些飯菜,估計吃半口就吐了。

誇張是誇張了點,可這是事實啊,做得不夠好。

不過這也是餐飲業的常態了,沒有幾個廚師是可以全程高水平發揮的,差不多得了是一種生產模式,也是生存的智慧。你能做七十分的,做六十分很輕鬆,又快,何樂而不為?反正吧,大部分食客都挑剔不出來。

即便是養生小餐廳,杜清和也覺得他們的水平是在七十分左右而已。

這不能怪廚師,你要是天天在顛勺,你能炒個六十分就不錯了。所以,周建文說這菜還不錯,杜清和沒有反駁。

畢竟,整個潘州的酒樓飯店,差不多都是這水平。不過,還是有的菜餚做得很差的。比如那海參,真的是糟蹋食材,不入味就算了,旁邊的西藍花還沒熟,硬梆梆的。最敗筆的就是下面的那層紅豆,人家的紅豆最起碼有個軟糯感,他倒好,連紅豆都是硬梆梆的。

失敗,太失敗了。

“我覺得,我家的年例都比這好吃。”

朱偉成突然開口說道,“這蝦……居然還有腥味!!!”是的,就是那一碟白灼大蝦。

大蝦是挺大的,跟杜清和的手掌差不多大小。可問題是,這廚師偷工減料了,沒有拿姜水白灼,這大蝦吃起來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海腥味。要是吃不慣的人,說不定嘗一口就吐了。蘸上一點蒜蓉辣椒醬,勉強能下口。按照以往的經驗,這蝦應該是會清盤最快的。

可現在呢,桌子上還剩下兩隻。一共就十二只蝦,每個人吃了一隻之後,就不想吃第二只了,這難吃可想而知。要知道,潘州人是最喜歡海鮮的了。連吃宵夜,都要叫上一打炭燒生蠔。這個場景,事實罕見。

“阿成,你家年例什麼時候啊,我們到時候去吃啊?”

另外一個同學起鬨了。

“對啊,吃年例不叫我們,你好意思嗎?”

“話說,我們每年放假,都是吃年例吃到吐的。今年不一樣啊,很多人都開始上班了,初五、初六就要返回珠三角了。”

朱偉成說道:“你們想吃也行啊,我家的年例正月十六,要吃你們就去!我今年,連自家的年例都吃不上了,你們?”

“我怎麼就不信呢?你信不信,我請個假回家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個同學打趣道,因為潘州的年例,已經被列入了粵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已經是潘州人的一個梗了,專門拿來請假的——你昨天請假了,今天還請假?領導,這是我外婆家的年例,我要回去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啊!

年例大過年,在潘州不是開玩笑的。

春節過不過?沒關係。但是,年例很多人是肯定要搞的,而且要大操大辦。請上幾百人回老家吃年例,開個十幾二十桌,流水席一樣的年例也有。不管認識不認識的,都能免費白吃。這樣的場景,也就是粵西才能見到了。

“還是阿和你好啊,留在潘州,可以天天去吃年例。”

一些要返回珠三角打工的同學,開始羨慕了起來。

杜清和笑道:“羨慕什麼,我倒是羨慕你們,可以做主自己的人生。”這話不是開玩笑的,現在的杜清和,自己做主是很難了,因為還有個道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