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四十一章 進退兩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四十一章 進退兩難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漁翁》柳宗元

……

回到衛國公府,白復閉門謝客,除了青鸞公主外,一概不見。要麼沉浸在青鸞公主似水柔情之中,要麼把自己閉關在書房內,面對滿屋的地圖,安神養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平定江淮後,白復一直在深入分析天下大勢。

自己領兵江淮這幾個月裡,天下極不太平。

上元元年(760年)十二月二十日,党項部落(SC省西北部)攻擊華原(SX省銅州市耀州區)、同官(SX省TC市),大肆劫掠後退走。

同月,變民首領郭愔等引導羌、胡等部落,擊敗秦隴戰區防禦使韋倫,斬宦官監軍使。

同年,吐蕃攻陷廓州(QH省化隆縣)。

轉過年,到了上元二年(761年)二月,奴剌部落(GS省南部)、党項部落(SC省西北部),攻擊寶雞(SX省BJ市),縱火焚燒大散關(BJ市西南),向南侵入鳳州(SX省鳳縣),斬州長蕭栧,大肆搶劫。

由於寶雞距離長安甚近,京師震動。衛戍京師的禁衛軍如臨大敵,高度戒備。

鳳翔戰區節度使李鼎率兵出擊,大破這兩個部落的亂軍,將其趕回西部。

二月二十三日邙山大敗後,李光弼、僕固懷恩率領的朔方軍餘部渡過黃河後,才慢慢停止北逃,在聞喜(SX省聞喜縣)聚攏殘餘部隊。

魚朝恩、衛伯玉逃回陝州,跟增援的唐軍在陝州合兵一處。

都畿道的唐軍已經成為驚弓之鳥,很難抵禦史思明的第二波勐攻。

都畿道唐軍群龍無首,天下人的眼睛都盯在白復身上。唯有白復和安西北庭鐵騎這支生力軍,才能死死地遏制住史思明這頭狼王的獠牙和利爪。

白復知道,朝廷既想用他,又怕用他,正陷入兩難境地。

不用自己,朝廷再無悍將,倘若被叛軍攻破潼關,長安將再次被血洗。

若啟用自己,等於變相承認江淮誣陷自己之事。

朝廷兩難,自己何嘗不是進退兩難。自己擔心的不是如何對付叛軍,而是平定叛亂後,如何功成身退。

針對史思明,自己早就佈局多年。一旦讓自己領兵,必能橫掃叛軍,北定中原、威震天下!

不過,到了那時,也是自己聲名最隆,權力巔峰之時。

物極必反、福禍相生。

最輝煌時,也是最危險時。這才是真正的功高蓋世、天下歸心。

臥榻之下豈能安睡。別說太子李俶了,無論哪一位帝王都不能容忍這樣的局面。

如果想不出全身而退的方法,這場仗就不能下場去打!

白復夜不能寐、輾轉反側。一方面是天下蒼生,一方面是妻兒老小。熱血直覺告訴自己,必須挺身而出、仗劍天下。冷徹理性又反覆規勸自己,勿趟渾水、百尺竿頭切記不能再進一步。

局勢如此兇險,饒是如此,朝廷依然在內鬥。就在邙山大敗五日後,二月二十八日,朝堂上再掀罷相風波。

……

上元元年(760年),太子一黨的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呂諲被罷相後,改任太子賓客。

此時,越王李系遙領天下兵馬大元帥。

太子李俶考慮到自己一黨沒有兵權,經過一番運作,將太子賓客呂諲調往荊州任荊南戰區節度使。

上元元年(760年)九月七日,呂諲到了荊州後,向太子李俶投桃報李,建議指定荊州(HUB省江陵縣)為南都,把荊州升格為江陵府,設定永平軍基地,訓練團練兵三千人,用以加強對吳、蜀險要的控制。

對此,朝廷予以採納。

劉展起兵叛亂後,荊南戰區節度使呂諲上疏,請把洞庭湖以南戰區的潭州、嶽州、郴州、邵州、永州、道州、連州和黔中戰區的涪州都劃入荊南戰區。

肅宗予以批准。

禮部尚書、左僕射李揆素來與呂諲不和,擔心呂諲勢力過大,再回朝堂當宰相,於是上疏指控把各州劃入荊南戰區,對朝廷不利;又暗中派心腹到荊湖一帶(HUB省及HUN省),蒐集呂諲的違法證據,捏造呂諲的過失。

呂諲得到訊息後,陳述實情,上疏控告李揆。

表面上看,這場風波是李揆和呂諲性格之爭,實質背後又是世家與寒門、皇子和太子之爭。

李揆出身隴西李氏姑臧房,其父乃是秘書監李成裕,家族世代是顯貴的豪門世族。開元末年,李揆被舉薦為進士。

呂諲乃是寒門子弟,當地鉅富程氏見其頗有才華,將女兒嫁給呂諲為妻。有了岳父的資助,呂諲赴京趕考,開元末年,考中進士及第,授寧陵縣尉,先後進入韋陟、哥舒翰的幕府,遷太子通事舍人,終於成為太子一黨。

一個是世家望族舉進士、一個是寒門士子考中進士及第,讓兩個同年拜相的人,從一開始就勢如水火。

同為宰相,呂諲的地位名望雖然與李揆懸殊,但處理政事的能力卻在李揆之上。呂諲知道自己寒門子弟的身份,所以一早就投靠到太子門下。

正因如此,見李揆和呂諲之爭,李揆的背後也出現了世族的身影。

……

清河崔氏邀請白復家宴之事,再次刺激了肅宗。

二月二十八日,肅宗貶李揆為袁州(JX省YC市)長史,擢升河中戰區節度使蕭華入朝為相,官拜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接替李揆遺缺。

本以為這事就此了斷,李揆罷官後,過了幾日,李揆的哥哥李楷從閒散官吏的位置上改任為司門員外郎。

樹欲靜而風不止。

當兩位前宰相之爭結束後,朝堂所有人的眼光再次投向了白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