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素衣豔陽最新章節列表 > 169看完病再吃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9看完病再吃飯

辦公室主任打來好幾個電話報告周斯綿,飯菜都快冷了,周斯綿悄悄吩咐導診護士,不要再叫號了,讓王院士和其他幾位教授先去吃個飯,中午休息一會兒。

看完上午最後一個病人,王院士毫無倦意。他對團隊的專家說:“中午吃飯簡單點,我們抓緊時間,多為我的家鄉看幾個病人。”

周斯綿心裡油然升騰起一種久違的感動。這種感動,是為王院士的家鄉情懷、醫者信仰、高尚醫德而生。

聽劉建虎說,王院士早年家裡窮,上大學之前,還在家裡當農民,什麼樣的苦都吃過,後來上了大學,留在上海工作,就算手頭寬裕了,也捨不得花錢,卻救濟過許多病人。

王院士吃飯速度很快,一大碗飯,幾乎沒見夾菜,呼嚕呼嚕就吃了下去。侯江濤很好奇,問王院士,“不是說醫生會保養嗎?吃這麼快,對胃不好吧?”

袁東教授說:“我們早就習慣了王院士這種吃飯的模式,別看醫生懂很多養生的道理,但有時候跟個人的習慣有很大關係。”

王院士絲毫不在意,說:“很多人曾經勸過我,吃飯別這麼快,說是對身體不好,其實,我如果哪一天吃飯慢吞吞的了,恰恰說明我的身體出問題了。”

一桌子的人就笑。

袁東說:“有道理。人一旦改變了幾十年養成的習慣,不是身體出了問題,就是精神出了問題。”

王院士吃完飯,步履匆匆回房休息去了。據說,王院士極其自律,每天午休定時十五分鍾,晚上十二點前睡覺。不管多忙,不熬通宵。這種雷打不動的生活規律,或者說,這種高階自律,成就了王院士的事業。

王院士和他的團隊在房間休息,周斯綿和侯江濤在酒店大堂候著。院士團隊一旦有人到大堂,第一眼就能看到院長書記,這是多麼親切的事。

周斯綿和侯江濤完全可以不用自己等在這裡,安排醫院其他人等著就行。可是,這兩個人拿出了最大的誠意,表明市人民醫院是對院士團隊最高的禮節。

王院士的生物鐘精準到不差一分鐘。他的睡眠質量高,入睡快,醒來準時,不會誤事誤時。

周斯綿和侯江濤同時迎了上去,握手、寒暄。王院士見院長書記在酒店大堂等,心裡過意不去,說:“兩位領導不要圍著我轉,這樣我會不安的。”

院長書記兩個人相視一笑。周斯綿說:“我們真心實意等在這裡,王院士不必客氣。”

王院士又建議,晚上還可以簡單一點,市裡的領導忙,就不要過來陪著吃飯了。

周斯綿和侯江濤面面相覷。晚餐是市政府接待處安排好的,市裡主要領導會出席晚宴。原則上,本地籍的院士回來,市裡的主要領導都要出面陪同。

侯江濤解釋,這是市政府特意安排好的,也取消不了。

王院士說:“恭敬不如從命。我建議,你們跟市政府接待處銜接一下,少點幾個菜,更不要上海鮮、野味,不但破費,還潛在著傳染疾病的風險,2007年非典爆發,就跟果子狸有關!”

這件事,周斯綿他們也做不到。周斯綿含含糊糊,說:“好,我們負責銜接,但不一定有效。”

來什麼客人,什麼級別的領導陪同,什麼接待標準,哪些領導出席,都有嚴格的規定,作為下級單位,一般都無權干涉。

王院士見多識廣,見醫院領導為難,不再說什麼。

下午坐診的時候,王院士堅持不讓周斯綿陪著,只要劉建虎帶著呼吸內科幾名年輕醫生陪同。王院士一邊看病,一邊給年輕醫生講解,有利於年輕醫生成長。

一般來說,就算是一個長期看門診的醫生,坐診一天,也會筋疲力盡,王院士卻沒有什麼感覺。

下班的時候,周斯綿和侯江濤準時出現在院士工作站,見王院士診室前還排著幾個病人,想勸大家先回家,明天再來。

王院士聽見了,趕緊來到門外,對病人說:“你們不要急,也不要走,今天晚上,我一定看完再下班。”

王院士就是這麼一個固執的人。病人們排隊的時候,本來很焦躁,時不時會伸長脖子往裡面看,擔心看不上病。沒想到院士出來,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

看病的時候,普遍的心態就是,希望前面的病人快點看完,醫生早點給自己看病。醫生給自己看病的時候,又希望醫生能看慢點,能跟自己多聊幾句,多瞭解自己的症狀。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利己心態。

大醫院人山人海,到處排隊,看個病,沒有一天不行。有時候如果遇上要做CT核磁這些大型檢查的,要第二天取結果,還得多耽誤一天。可是,很多小醫院卻沒幾個人。

這其實也是一種從眾心理,就像我們吃飯,都喜歡往人多的店子走,寧願排隊,也不願意去隔壁那家沒幾個客人光顧的飯店。同一個道理,不同的心境。

餓得肚子呱呱叫了,市裡領導來了無數個催促電話,王院士終於結束了一天高強度的工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院士站起來的時候,身子有些晃,周斯綿和侯江濤忙趕上去,扶住他。

王院士擺開他們,說:“沒事,就是坐久了,屁股有點麻了。”

周斯綿笑了,說:“王院士是屬牛的吧?有老黃牛的勁頭。”

說到勁頭,王院士來了興致,說:“周院長,我跟你講,人這一輩子,就是要有一股精氣神,不能軟塌塌的,像一灘稀泥,這樣的人是沒有鬥志的,必定沒什麼成就。”

市領導等了很久,王院士一行一到,趕緊上菜。看得出,大家都餓了,有些人已經開始吃了一些小吃,或者桃酥蛋糕之類的糕點。

王院士雙手抱拳表達歉意,市裡的領導一一過來握手。家鄉的院士,是家鄉的寶貝,是家鄉的驕傲,當地的父母官,都引以為傲。

市裡領導聽了情況,覺得市人民醫院這次柔性引進王院士,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希望醫院好好總結經驗,形成全市可供複製、推廣的模式,引來更多的名家,擴大城市的影響力。

領導說,從某種程度上說,引智比引資更重要。未來城市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

其實,周斯綿是想藉著這個機會,跟領導彙報上次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發生的事,但場合不對,忍住了。他很奇怪,自己能忍住,這是不是自己成熟的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