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素衣豔陽最新章節列表 > 171母性溫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1母性溫柔

“侯書記,你慢走一步。”周斯綿陰著臉,叫住了侯江濤。

侯江濤已經走到了門口,聽到周斯綿喊他,停下腳步,回頭望著周斯綿,問:“周院長,有事嗎?”

“我們先商量一下,這件事到底怎麼辦?”

侯江濤轉身回來,問:“周院長,以前有什麼事,我們都是先商量再上會,這一次,你為什麼沒有絲毫訊息,突然開會研究老院區資產盤活的問題?”

周斯綿這一次確實心急了,說:“我還沒有想透徹,就想上會研究一次,聽取大家的意見。”

“可是,你這種研究問題的方式有問題啊!”侯江濤說,“你這種做法,讓人想起了劉志和。”

周斯綿剛剛提到現在不是劉志和當院長的時候了。那時候,劉志和要在會上研究什麼事,從來不事先通氣,更不會徵求意見。每一件事,都是劉志和先發表意見,他的意見,一般都是導向性意見,容不得人家反對。

“我不是劉志和,你這種比喻讓我難受。”周斯綿說。

“我知道你是周斯綿不是劉志和,”侯江濤面無表情,說,“可是,從你今天行事方式來看,有像劉志和靠攏的傾向。”

被侯江濤這麼一說,周斯綿更來氣了:“侯書記,別動不動就戴帽子打棍子上綱上線,我們之間,是同事,從內心來說,我更願意把你當大哥當朋友來看。”

侯江濤陰沉著臉,說:“斯綿啊,你當了這麼多年副院長,現在又當院長,你見過我為了一己私利找過人嗎?你見過我是心胸狹窄的人嗎?”

周斯綿想了一下,確實沒有。

“可是,我為什麼今天要反對你提出的方案,你知道嗎?”

周斯綿確實不明就裡。

“我反對的是你這種議事的方式!”侯江濤說,“我們醫院有嚴格的議事制度,你卻自己帶頭打破這種制度,這就是風向標啊!”

周斯綿恍然大悟。醫院前段時間制定了《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黨委會議事規則、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專題會議議事規則,對領導班子議事有明確的要求。自己確實壞了規矩。

“今天這個會不是院長辦公會,算一個諸葛亮會徵求意見,理清思路,這總能說得過去吧!”周斯綿心裡還是不能理解侯江濤的要求,他對眼前這位原則性太強的黨高官,感到已經吹毛求疵了。

侯江濤說:“上一次,你私自拍板,在醫院大會上突然宣佈墊付團購戶預交款,鬧出了多大的風波,你還沒吸取教訓嗎?”

周斯綿心裡“咯噔”一下,沒想到侯江濤會舊事重提。這件事,是他心頭的一個梗,喉嚨裡的一根刺。他陰沉著臉,說:“侯書記,有些事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別再揪著不放,這樣不好。”

侯江濤愣了一下,搖著頭離開會議室。

周斯綿一個人在會議室坐了半天,覺得憋屈。他真心實意為醫院好,怎麼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援呢?難道自己真的變了?可是,他絲毫沒有為自己的利益辦事啊!他甚至阻止白洛花為張娟娟挪動科室,阻止侯江濤提拔張娟娟為呼吸內科副護士長。這些事,侯江濤是知道的,甚至是親歷的,他怎麼會認為自己正在向劉志和靠攏?

荒唐!周斯綿在心裡說。

想起張娟娟,周斯綿的心裡一陣顫慄。她現在怎麼樣?過得好嗎?這麼多年的夫妻,說離就離了,張娟娟的性格太要強了。

周斯綿不知道,張娟娟堅持離婚,是因為發生了一件令人蒙羞的事。要不然,張娟娟也不會堅持到底。

離婚後,張娟娟儘量躲著周斯綿。即使是院士工作站成立的時候,周斯綿到呼吸內科找劉建虎商量工作,張娟娟也不露面。她覺得,自己有愧於他,有愧於周記誠。

許多夜晚,張娟娟都是在悔恨中度過的。如果當時自己不要求挪動崗位,不那麼強烈地跟別人比,不要求周斯綿把閨蜜王曉霞調到醫院來,那麼這一些事,都不會發生,汪華建這個王八蛋,也不可能有可乘之機。

所有的遇見,都有因果。張娟娟想,人生中,很多人原本可以不遇見,只是因為許多人作得厲害。想明白這一點,張娟娟不再痛徹心扉,也不再揹負心靈債務。

汪華建幾次來找她,希望能跟她重歸於好,重溫魚水之歡。他的出現,一次次戳中她的心。每一次,她義正言辭拒絕,甚至想以詛咒來平息這種糾纏。

汪華建是不會死心的。從他失去家庭開始,到與何田田糾纏,到處心積慮讓張娟娟的家庭分崩離析,他好像抓住了張娟娟的命門。張娟娟成了他心裡一段隨時都可以回味、可以出入的領地。

有時在半夜,有時在凌晨,汪華建噴著酒氣,來敲門。張娟娟除了謾罵,已經束手無策。她感覺自己都要奔潰了。這就是上天對錯誤的懲罰。她打定主意,如果他再來,一定要跟他說清楚,這個世界,不是他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大不了,同歸於盡。

想到同歸於盡,張娟娟不寒而慄。

汪華建傷害了她,已經付出了代價,為什麼還不能放手。他明明知道,跟她在一起,他不會有好果子吃。

是依戀,還是佔有?張娟娟想不出汪華建這種手段的目的。或許,他就是為了玩弄,就是喜歡她的身體。許多男人,是可以愛情在左、玩弄在右的動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天,張娟娟偷偷去學校看了兒子。離開兒子這些日子,他又長高了,身體越發強壯。她的心裡一陣驚喜。兒子曾經是她在這個世界上最強的依賴。周斯綿讀博士到她調到市人民醫院,她曾經對兒子充滿了幻想。

她曾經想,要把兒子的人生規劃得無比美好。給他從小學開始,就上名校,給他最好的教育平臺。在她的理念中,一個人跟什麼樣的人同學,就有什麼樣的朋友、什麼樣的生活。這是社會生存法則。

張娟娟的理論,沒有多少人贊同。首先反對的就是周斯綿,他說,他跟汪華建這些人同學,從小就在竿子鄉讀書,也沒見跟他一樣?一個人的造化,跟他後天的努力分不開。

還有一個反對他的,就是她的閨蜜王曉霞。可是,她的朋友,除了竿子鄉幾個人,別無他人。

張娟娟遠遠地看著兒子,母性的溫柔,讓她心生一種衝動。她想抱抱兒子。可是,兒子學校大門緊閉,她只能伸長脖子往學校看,儘管操場上都是兒子一般高大、一般年紀的同學,她卻能精準找到兒子。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母子連心吧。

看完兒子,張娟娟的主意改變了。她不再想和汪華建同歸於盡。她只能搬家,搬到一個他找不到的地方。城市這麼大,隨處都可以容身。

而後,她又換了手機號碼。她想,這樣他就找不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