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素衣豔陽最新章節列表 > 208鳳仙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8鳳仙村

周金鵬就這樣,在鳳仙這個小小的山村幹了多年,才被竿子鄉衛生院調過去。

走的那天,雖然不說十里長街相送,鳳仙村也沒有什麼十里長街,可是,他家門口有很多鄉親們送來了雞蛋、幹蘑菇、幹木耳、棗子,還有送紅糖的,那些禮品琳琅滿目,都是鄉親們自己家的東西。

周金鵬沒有想到,鄉親們會對自己這麼好。這種淳樸的關係,一直維繫到周金鵬從竿子鄉衛生院退休。沒有人願意周金鵬離開,可是,也只有到竿子鄉衛生院,才能發揮他的長處,救更多的人。周金鵬一一謝過鄉親們,帶著大家的深情厚誼,走進竿子鄉衛生院。

周金鵬平生唯一一次跟人打架,是為了出車救人。那次,一個偏僻大隊村民跑來像周金鵬求助,他的哥哥在插田的時候,被蛇咬傷了。那時候,竿子鄉衛生院沒有救護車,只有一臺上級給衛生院院長配的小吉普車。院長剛好要坐車到縣城去開會,周金鵬說,院長,我要到大隊去救人,急用車。

院長說領導正在等他,要馬上趕到縣城。

周金鵬懇求院長,那個病人被蛇咬傷了,十萬火急!

院長猶豫著,司機仗勢欺人,從車上跳下來,給周金鵬一個巴掌,讓他識相點,滾蛋!

周金鵬被逼急了,跟司機打了一架。說是打架,其實沒有兩個回合,就被院長喝止了。

院長陰沉著臉,命令司機趕緊送周金鵬救人。

這一次,那個男子被救回來了。事後,院長被領導批評,說明情況之後,領導反而表揚了周金鵬:小夥子不錯!有血性!醫術高!

沒想到,打了一架,周金鵬把自己打進了領導重點關注物件,沒兩年,院長退休,周金鵬順利接手竿子鄉衛生院,當起了院長。

後來領導問他,你並不爭強好勝,為什麼要打架?

周金鵬回答很乾脆,誰影響我救命,我就跟他拼命。由此,周金鵬帶領竿子鄉衛生院開啟了制度化、規範化建設的道路,奠定了竿子鄉衛生院全縣乃至全市典範的基礎。

周斯綿站在父母墳前,淚如雨,形枯槁。

何達興聞訊周斯綿回到鳳仙村了,帶著張娟娟和李紳童趕過來。何達興想搭把手幫忙剷土,周斯綿拒絕了:“何隊長,這是我的家事,不要你幫忙。我要為老父親做最後一件事,盡盡孝道。”

周斯綿這麼說,大家都不好再插手,只能站在旁邊,看周斯綿將挖上來的土,一鏟一鏟回填進去。

周斯綿面色凝重。埋進去的,雖然是父親的衣服和書籍,卻凝結了他對父親的深重思念。

“今後,要是想看父親母親,只能到這裡來了!”周斯綿回填完最後一鏟泥土,擦乾臉上的汗珠,說道。

村支書周文星從村民嘴裡得知,周斯綿回來給父親做衣冠冢,放下手中的農活,就趕了過來。

“就算是衣冠冢,也表達了你的一片孝心,”周文星說,“按輩分,我叫金鵬叔叔。”

周文星雖然不能理解周金鵬捐贈遺體的意願,但是周金鵬對他有救命之恩,周斯綿現在又是駐村扶貧單位的領導,他來現場,也是表達自己的一片孝心和感恩的心。

周斯綿繞著父母的墳墓,默默走了一圈。他設想著,將墳墓圍起來,豎碑、種樹。轉而一想,村民們的墳都沒有這麼弄,自己帶這個頭,會引來猜測和非議。

做事要慎重,做人要低調。這是周斯綿幾年來總結的心得。張揚、高調,終有一天會將自己帶進溝裡。他見過太多的人,有能力有魄力,就是太張揚,最後栽了跟頭。

夕陽西下,照在山坡上,一點點一片片,金黃的樹木,金黃的大地,金黃的蘑菇和木耳,美的讓人心醉。

周斯綿給村民們支付報酬,可是沒人願意要:“衝著周老醫生的面子,我們也不能要這錢!周老醫生,在村裡救了多少人?還有多少人欠著他的醫藥費到現在都沒結賬?這錢,我要了會遭報應的!”

不管周斯綿怎麼勸,沒人願意拿錢:“如果為周老醫生做點事,還要講價錢,我們都不是人了!”

看著大家誠懇的樣子,周斯綿感慨鳳仙村人窮志不短。他看到了這個地方,脫貧致富的希望。大家的善良、淳樸、感恩,將彙集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

這個地方,充滿了希望,一定要把鳳仙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做好!周斯綿暗下決心。

大家依次行過禮,匆匆回到村裡。

晚上,周斯綿召集村兩委和縣裡、鎮裡、醫院扶貧隊員開會,商量鳳仙村扶貧的具體措施。

“扶貧攻堅要有路線圖、時間表、責任人,我們今天就詳細研究一下這個方案。”周斯綿開門見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蠟燭燃燒微弱的光,在輕風吹拂下,左右搖曳。

來鳳仙村幾個月了,何達興已經成了“狗不咬”扶貧幹部。他對鳳仙村的每個角落都爛熟於心。

何達興說:“我總結了八個字:通電、修路、搬遷、產業。”

“什麼時候能通電?向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獻禮,能不能做到?”周斯綿問道。

“這……恐怕有難度!”何達興說,“我們的想法,是在入冬之前,實現家家通電的目標。”

周斯綿說:“跟施工隊商量一下,加快施工進度,將鳳仙村通電作為獻禮工程,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在鳳仙村施工,是一件難度非常大的事。山高、路陡,大型裝置派不上用場,只能靠人工拉線。為了節約上山下山的時間,大家都是早上就將中飯帶上去,中午趁著休息的時候,填飽肚子。

“聽說施工隊裡,有一些是鳳仙村的村民,大家對通電這件事積極性很高,大家一起加油,實現這個目標!”周斯綿下達了通電的總攻命令,“決戰決勝,不脫層皮怎麼行!”

周斯綿的話,激勵了隊員們的鬥志。大家都主動報名,要求加入施工隊,一起加油。

周斯綿擺擺手,說:“每個人要發揮自己的特長,而不是讓你們都去當施工員、當苦力,這樣沒有任何意義。你們要考慮的是,如何推進產業扶貧、搬遷扶貧、修路扶貧。我知道,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醫院的能力有限,但是,我們要發揮每個人的力量,千方百計找專案、找資金,縣裡、鎮裡、村裡也要給政策,吸引大家有動力來鳳仙村搞扶貧開發。”

周斯綿的話,讓大家熱血沸騰。特別是村支書周文星和村主任汪源星,激動地不知道說什麼好。周斯綿給他們指明了方向,就看大家怎麼幹了!

這一晚,周斯綿講了很多。為了讓鄉親們早一點富起來,他願意做出自己的貢獻。

“把每個人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就是脫貧攻堅強大的力量!”周斯綿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