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宋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

趙禎在輿圖面前已經站了許久,三才在邊上小心的奉茶,茶水從熱便涼,又從涼變熱,他要保證官家在任何時候伸手都能喝到溫熱的茶水。

輿圖上蔥嶺二字被用硃紅塗寫的極為鮮豔,不自覺的開口道:“官家,這塊土地在唐時就屬於咱們,到了大宋自然也應該屬於大宋。”

三才簡單的想法讓趙禎笑了笑:“是啊!若是連唐時的土地都丟了,那朕的大宋可不算是超越了盛唐,也當不起百姓的歌功頌德。

塞爾柱人窺伺蔥嶺已久,最新的黑手密書已經送達,塞爾柱人在訛打刺城附近的土地上屯兵數萬精銳,虎視眈眈!如此規模龐大的軍隊已經超越了駐防西洪河的需要,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官家,狄帥已經率軍抵達恆邏斯城,皇城司也接到了黑手的飛鴿傳書,就等陛下的旨意了!”

三才的提醒讓趙禎微微皺眉,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一直在心中醞釀,捏了捏拳頭最後在左手的手掌上砸下去:“傳旨三省相公以及三司使包拯覲見!”

三才立刻放下手中的茶盞走出勤政殿的殿門,這幾天大宋的三省六部相公以及三司計相等一幹重臣全部在皇城聽差,范仲淹,包拯等人已經數日沒有回家,就住在公衙之中。

很快趙禎要的人便都整齊的站在勤政殿中,他們看著面對輿圖的皇帝心中有些詫異,官家用兵塞爾柱的事情他們都知道,可旨意遲遲沒有下達,這便不合常理。

“包卿,朕打算同時用兵塞爾柱以及天竺,兩線作戰,不知國庫中的國帑可夠應付?”

趙禎的話讓殿中的一干重臣大驚,這不是一場小戰役,無論是出兵塞爾柱還是滅國天竺對大宋來說都是一場大戰。

雲南西路已經被石元孫率軍穩住,現在應該把重心向塞爾柱傾斜,狄青,楊懷玉,王韻,彭七,這些大宋的名帥,名將已經全部抵達恆邏斯城。

誰知道官家居然打算在這個時候同時對天竺用兵,這對大宋來說是一項不小的負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包拯出班思慮一會道:“若是單單用兵塞爾柱,或是用兵天竺國帑必然足夠,可若是兩路征戰,恐難國庫之財難以支應。”

“若是加上朕的內藏庫和皇后的錢財呢?”

包拯的眼睛頓時亮了:“若是加上官家和聖人的錢財,定然是足夠的,不光足夠還綽綽有餘!”

趙禎望著包拯微微苦笑:“朕到底有多少錢?”

包拯笑道:“這恐怕聖人比老臣更加清楚!”

“錢就是用來花的,單單是積攢有何用處,豈不是成了池中死水?包卿你率三司幹吏核算內藏庫以及皇后的宮中庫藏,以此補充國庫所不足。”

“臣遵旨!!”

瞧見包拯興奮的模樣,趙禎盯著他道:“莫要太過分,有些呼叫之財朕可以免去,但皇后的那一份儘量不要抽的乾淨,朕知道你是怎麼想的,可若是過分了,國帑就會變成天家的內藏庫,朕不希望看見這種情況!”

包拯大驚:“官家,國帑乃國之用度,國之根本,宮中所用豈能呼叫國帑之財?”

邊上的范仲淹,蘇洵,歐陽修等人亦是上前勸阻,意思很明白,國庫的錢不夠用天家的錢是理所應當,但天家的錢不夠用國庫的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趙禎笑了笑:“只要你不過分,再給了好名頭,皇后非但不怒,反而會稱讚你,甚至感謝你,若是你過分了…………嘿嘿!”

包拯立刻點頭:“官家說的既是!臣定然拿捏得當不敢稍逾!”

趙禎笑罵道:“朕知道你老倌有這本事,否則也不會把你按在三司使的位置上這麼多年不曾動換了,速去!”

“臣遵旨!”

當包拯走了之後范仲淹等人長舒一口氣,他們在朝多年,實在太過瞭解官家和聖人了。

趙禎在御座上坐下,只要大宋的後勤補給跟得上,那些身在邊疆的出征將士就不會不用命,現在的大宋可不比以往,戰爭的勝率很高,武器裝備又好,能少死人撈取更多的戰功,這樣的好事誰不希望?

現在要想進入軍隊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長使得大宋可供挑選的兵員越來越多,這就意味著考核更加嚴苛,凡事不能達標的人想進入軍中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但若是你達標,吃不了軍中的苦那也是一件悲慘的事,趙禎允許官場上出現貪沒但卻不允許瀆職,貪沒抓了便是罰銅,罰錢,而瀆職被抓住了往往是流放八千里,甚至是一萬裡。

而軍隊是趙禎的禁臠,任何人不得破壞軍中的規矩和軍法,誰要是動了軍隊,那趙禎必將他挫骨揚灰。

“範相公,你且說說我大宋如今之國情。”

這是類似於大朝會的彙總,但卻是皇帝和相公們之間對國家大概情況的商議,時常進行所以范仲淹很是熟練。

向趙禎躬身施禮後范仲淹出班道:“官家,南海諸路已經成了我大宋的糧食之源,農莊遍地良田萬頃,每年運送來的糧食足夠戰事所需,只不過排程卻要稍稍麻煩些,還需三司從中抽調,而戶部也需盡力配合。如今所供前線之糧,可否直接轉運至邊疆而無需北上,如此節省物力財力,國內之百姓或是成為擁有大片土地的農人,或是成為工廠中的工人,養家餬口不自然不在話下。”

趙禎點頭道:“如此甚好,戰時便依戰時之法,嶺南之地大量的糧食豐收可供中原只用,中原糧食可供北方所用,而北地之牛羊亦可南下,如此甚好!朝廷每年以錢鈔衝抵糧秣,亦然卓有成效,糧食可由商賈,市場調劑,朝廷只需做好監管,商賈不得囤物,待價而售,國之安矣!”

眾人稱善,這是最好的結果,眼下大宋的糧食完全足夠所需,最要緊的便是如何妥善處理糧食,保證戰時物價的穩定。

蘇洵出班當著眾人的面拜下:“臣教子不善,延誤戰機還請陛下降罪,老臣願出外邊疆為陛下…………”

沒等蘇洵說完,趙禎便擺了擺手:“邊疆何須你這老卒?你且在朕身邊待著吧!蘇子瞻自己的錯何須你待他受過?待其回京便去北疆執役,王韻手下缺一個後勤官。”

“臣謝陛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