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蘇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

第七百一十六章大工程

“太和年間,浚鹽鐵塘,兩岸開挖塘浦,廣築堰閘斗門,攔水於崗身之東,灌溉高田。”

“唐末,吳淞江北已有規格成片的塘浦圩田,加之水車的普及,旱澇不及。”

“吳越時期,湖東繼續完善塘浦圩田,續浚海虞二十四浦,一河一浦皆置堰閘,歲多豐稔。”

“到了我朝初年,因戰亂之故,湖周一度毀閘廢堰,導致旱澇加劇。”

“到了景佑二年,範文正公督浚白茆、福山、滸浦、七丫等大浦,以利引排。”

“慶曆二年,又開常州通江各港,灌田萬頃。”

“但是讓人扼腕的是,因靡費浩大,西事不支,最終太湖改造工程,不得不告停。”

“運帥,經過多年人口繁衍,土地變更,制度敗壞,如今三大水系裡邊的東江,婁江相繼湮滅,吳淞江也同樣淤淺狹縮。”

說完用手掌在太湖東面一壓:“大水一到,三江洩洪不及,導致積蓄的湖水,經湖東窪地瀰漫盈溢。從以往的有序,變成了無序。讓昔日的魚米之鄉,變成了水鄉澤國。”

“運帥你再看,太湖在春秋戰國以前,面積本要大得多,唐代的湖水,在這片區域,可達吳江塘岸。洞庭東山和西山,原為湖中兩大島嶼。”

“如今的水域,已經遠離吳江,東山與湖岸有相接的趨勢。”

“這些都是由進入太湖的泥沙造成的,雖然過程非常緩慢,但是也必須加以重視。”

“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上下游同時著手。”

“上游,在胥溪、南河、南溪修造攔水堤壩,沿線匯梅渚河、大溪河、戴埠河等,以增加太湖入水量。”

“在大溪河、戴埠河、厔溪河上游,興建大浦,蓄潮留水,增加上游水源調控能力。”

“洮滆湖水系得天獨厚,西承茅山東麓來水,經洮湖、滆湖調蓄後東注太湖。還有西面的當陽,固城,石臼,南滆。”

“這六個天然湖,需得好好利用起來,我們可以繼續加高堤圍,設立閘口,增加其蓄水。”

“各水系之間,南北向用於分洪、引江、通航排程的河道,要繼續維護營繕。”

“運河與南河、南溪河之間的丹金河、溧漕河、趙村河、孟津河、武宜河,洮滆湖與運河之間有鶴溪河、錫溧河、漕河等,均需要完善維修……”

“停!等一下!我有點慌!”蘇油趕緊制止了滔滔不絕的郟亶,看著地圖上太湖上游密密麻麻的紅線和紅圈圈:“郟公你先別忙,這些線條就不去說它了,這幾個大圈圈是什麼?水庫?!你要在上游修水庫?!地圖上就是一個個圈圈而已,你核算過這是多大的工程量嗎?!”

郟亶拱手:“運判,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啊,兩浙路如今災荒嚴重,正是大行工程的好時機,只需一日百文兩餐……”

“打住!”蘇油再次制止:“我手底下的民夫工役,從來就沒有一日百文的說法!那是吊命,哪裡還能幹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麒翻著郟亶給他的簿冊:“少爺,根據郟公的工程量,不說那些大湖大浦,僅僅上游河道的改造,就合計達五百裡,這是兩百萬貫的大工程。”

“哦?”蘇油反而松了一口氣:“如此好像也不多哈?別忘了我們可以造水泥廠,炸藥廠。”

“但是六大湖圍堤工程呢,以及太湖本身呢,還有這幾個水庫,這才是大老虎吧?得當幾個河道改造工程?!”

郟亶有些發愣:“呃,運帥怕是將陝西和蜀中的工程量搬到這裡來了吧?廬州南巢,最深不過兩丈,杭州西湖,因多年不修,為葑草蔓蔽,連一丈都不到。”

“所以我們兩浙路的大浦,和其它地方不一樣的,這幾個大浦,只需要挑選地利之處,修造起六尺高的長堤,便能完畢,比運帥在汴京城圍造的汴口工程量,只少不多的。”

“啊?哈哈哈哈是嗎……郟老你早說嘛……”

後世川中的大水庫,的確也是解放後三十年,當地百姓肩挑土扛弄出來的,但是以後世強大的組織能力,規劃能力,施工能力,也耗用了數萬人十年的時間!

大壩高度通常都在十幾米,最高峰的時期,工地上整整十萬人!

如果真如郟亶所說,蘇中僅僅是修一道黃河大堤那樣的工程就能搞定一個水庫,那這生意划算啊!

郟亶見蘇油臉色好轉,這才小心翼翼地說道:“還有下游河道治理,透過三江排水已經不太可能了,不過北,東,南三個總體方向還是沒有變的。”

“工程主要也分三處,一是在崑山開範家浜,上接黃浦江,下通長江。米市渡也分出三支,北為斜塘、泖河、攔路港,與澱山湖相通;中為園洩涇,上接俞匯塘;南為泖港,承杭嘉湖來水。”

“二是浦北,串聯澱山湖、澄湖及其周圍的元蕩、白蜆湖、長白蕩、白蓮湖、金雞湖、獨墅湖等,透過吳淞江、急水港、牛長涇塘、八蕩河等水道洩水。”

“三是浦南,以太浦河為幹河,連線螞蟻漾、桃花漾、汾湖、馬斜湖、錢盛蕩等大小湖蕩,”

“另外,在運河至瀏河以北地區,按地勢高低,還有陽澄、澄錫虞、湖西沿江三個水系。”

“以上所說的每一個水系,都包括無數的大小水道,湖泊,池塘;而每一個區域,都能造出無數良田!”

“只要……只要……”

蘇油看著郟亶:“大膽說,嚇不到我!”

郟亶鼓足了勇氣:“主體工程,只要五百萬貫!”

蘇油摸著下巴:“五萬貫,兩萬五千頃地才能保本。”

郟亶急了:“要是這些工程全部通竣,耕地至少多出五萬頃啊!”

蘇油眼神亮了:“這就是倍利?”

郟亶擺手:“這不是北方水澆地,這些可都是兩季三熟,最少兩熟的水田啊!畝產是北方水澆地的一倍以上,六百斤一畝的水田啊運帥!”

靠!倍利還得翻番!

蘇油這才反應過來,後世全國已經很少種雙季稻了,卻忘了歷史上蘇中還有這樣一段時期。

只可惜蘇油不是江蘇人穿越,要是他知道後世太湖流域耕地面積高達整整二十三萬頃,其中光水田就近二十萬頃,比郟亶的預估加上現在已有的開墾面積,還要多出好幾倍的話,早就急吼吼的要求開工了。

如今卻看著湖面出神:“難怪存中跑得那麼快,這預算整整超支五倍……”

蔡京拱手:“明公,別忘了《金融論》,以明公與四通的交情,完全可以找皇宋銀行貸款!”

“哈?”蘇油都氣笑了:“你知道皇宋銀行可用本金現在一共多少不?今年只剩下七百萬貫不到!其餘都已經列好投資計劃了,銀行的經營理念,首先就是要穩健啊元長。”

蔡京說道:“那我們就再建一個銀行!以淮揚鹽場產量為本,再將水利工程分期,按二三五的比例分為三年,第一年只需要兩成資金,一百萬貫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