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蘇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錢也不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錢也不好

第七百四十五章突然有錢也不好

制滷完成後就是結晶,滷水結晶會在第十一個鹽池裡發生,這時滷水濃度在二十四度,達到了出鹽的標準。

鹽民會每隔半小時會拖動繩子,沿著鹽池兩邊行走攪動滷水,這叫“滷打花”,目的是讓新鮮滷水和老滷混在一起,讓鹽的結晶體更加均勻細膩。

當滷水進入最後一個鹽池後,剛開始蒸發,就會出現白色的鹽,等鹽在結晶池達到一定的厚度,就可以收鹽堆坨了。

從海水引進到結晶出鹽,海鹽曬制週期在十二天左右。

晁補之給眾人介紹:“如今的蘆瀝鹽場,可以日產鹽七千斤,按一年能夠正常生產一百天計,年產在七十萬斤左右。”

“生產出來的海鹽,一部分被多次粉碎、洗滌、篩選、烘乾,運往大宋內地各處;還有相當的一部分,被當成工業用鹽,用來生產純鹼、燒鹼等化工產品。”

晏幾道聽得有些頭暈:“一個鹽場,一年能給朝廷帶來多少收益?”

晁補之說道:“兩萬四千貫左右,其中半利歸朝廷。”

鄭俠問道:“那鹽場能入一萬兩千貫?”

晁補之點頭:“差不多吧,如今蘆瀝鹽場將以前的鹽戶都組織了起來,成為鹽場的用工,出鹽越多,他們的收入就越高。”

“鹽場和朝廷所得,基本是五五開,朝廷收益萬貫,鹽場收益也有萬貫。”

“刨去維護費用,鹽場的收益,在七千貫左右,家庭的年收入,能夠達到百貫。”

“不過勞動強度比以前降低了很多,最艱苦的汲水工作被提灌機替代後,剩下的就是整灘,歸坨,運鹽,引滷。平常時候,家裡人可以耕田種地,養雞養鴨。”

蘇油一邊聽還一邊記筆記:“無咎你講詳細一點。”

晁補之躬身施了一禮:“鹽灘經過長時間海水浸泡,底部泥土會出現鬆軟和空隙,這時需要進行整灘;整灘機跟汴京壓路輥子相似,把鹽池的泥土壓硬,能提高鹽產量;整灘一年兩次,一次在產鹽淡季冬季,一次在旺季夏季之前的三月。”

“氣溫高、蒸發量大的夏天,是蘆瀝鹽場最適合曬鹽的季節。但這個季節海邊天氣多變,常有大暴雨。”

“鹽池又都是露天的,一旦下雨,鹽池內的滷水變淡,制滷工作就功虧一簣了,這時就需要趕在雨前,把滷水引入鹽池旁邊的滷池,用覆蓋物蓋上。”

“下雨時還要檢查鹽池,確保鹽池內的雨水順利排走;雨後再把滷水從滷池引入鹽池,繼續制滷。”

“另外還要將已經堆積的鹽坨,加固壓實,進行遮蓋。”

“生產上的事務,大致就是這些。”

蘇油點頭:“那如今便是整修鹽場的季節?”

晁補之說道:“正是,看,他們就正在夯實鹽池。”

鹽池上,工人們正拖動這巨大的石磙碾壓鹽場,鄭俠看著那石磙感覺非常奇怪:“那是什麼石頭?”

蘇油笑道:“那是混凝土,先做好模子,然後用水泥漿拌卵石澆鑄出來的,要靠開山採石打造,只怕到現在都還完不了工。”

劉二里現在既是監工又是主要勞動力,聽到這邊說話,跑過來撲通一聲跪下:“敢問哪位貴人是蘇少保?”

眾人趕緊閃開,劉二里連著叩了幾個頭:“二里謝過少保救命之恩。少保你救了我和老孃的命啊……”

蘇油趕緊將他扶起:“扯遠了,說不上,救你的是晁補之。”

二里說道:“少保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幹!”

蘇油笑了:“蘆瀝這個鹽場規模還很小,趕緊將手藝學到,以後不定也能成個員外。”

劉二里連連擺手:“要是像陸剝皮那樣的員外,二里寧願不當。”

蘇油說道:“好,都說窮**計富長良心,我看守得住本心,才是真富餘。家中老孃如今還好吧?”

劉二里抹著眼淚:“好,如今老孃不用熬鹽了,就領著家眷們料理料理飯菜,活計輕省多了。”

說完又問:“少保,如今的蘆瀝,應當是大宋數一數二的大鹽場了吧?怎麼你剛剛說還……很小?”

蘇油看了身周眾人:“二里,知道我們大宋有多少人嗎?”

劉二里搖頭。

蘇油說道:“據我所知,至少九千萬。”

不光劉二里傻了,其他人都傻了:“這麼多?”

蘇油說道:“成人一月斤鹽,兒童半之,按這個計算,大宋一年當出九億斤鹽,方能滿足正常需要。”

劉二里眼睛裡淨是圈圈:“九億斤,這是多少……”

蘇油也懶得多解釋,拍了拍他的肩膀:“總之,好好幹。”

又勸慰了他幾句,打發他繼續整灘,晏幾道這才問道:“明潤,我大宋如今一年產多少鹽?”

蘇油說道:“豐年的話,一年能到三億斤,所以如現在蘆瀝鹽場這樣的地方,再多八百多個,都能被消費市場吃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晏幾道有些嚇到了:“那……那是……多少錢?”

晁補之說道:“如果按斤鹽三十五文計的話,六億斤就是兩千一百萬貫的缺口。”

“難怪我朝食鹽走私如此猖獗!”晏幾道點頭道,然後突然反應過來:“兩千萬貫!那……那那……朝廷半利也是一千萬貫的盈入?”

蘇油哈哈大笑:“哪裡有那麼簡單?!如果要靠浙鹽入川,朝廷這點盈入,怕是填到路上了都不夠!”

“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如今鹽價與鈔引掛鉤,突然爆發出產能,會導致市場上鈔引過多,物價騰貴。”

“還有這東西會形成東西南北各地域之間,經濟上的嚴重不平衡,如果到時候浙中兩鹽鬥米,而陝西河北仍然斤鹽鬥米的話,會出現什麼情況?”

晏幾道覺得自己腦筋不太夠用了:“什麼情況?”

蘇油看向蔡京:“元長,你來說說。”

蔡京拱手說道:“會導致浙中用大量的鹽換取全國大量資源,導致各路資源朝本已富裕的東南集中。而真正急需的西北,河北前線,到時候會發生什麼情況?大宋變成什麼樣子?”

“富者愈富,貧者益貧;南方益富,北方益貧;敵國之側缺衣乏食,民生凋敝,軍事艱難;江東諸郡遠離憂患,安陷逸侈,文恬武嬉……””

晏幾道稍微一思索就嚇得臉上刷白:“太可怕了。”

蘇油兩手一攤:“所以咯,突然有錢也不是什麼好事兒對吧?發展不均衡帶來的後果,有時候甚至比普遍貧窮還要可怕。”

說完目光閃爍:“尤其是,普遍貧窮的地方,還在敵國虎視眈眈之下的時候……”

晏幾道急了:“陝西還好。河北!如今我朝河北!”

蘇油說道:“是啊,所以你們弄報紙,也得好好呼籲呼籲,讓朝廷將我大宋最後一塊大短板,重視起來。”

九月,代北的疆域談判逾時不決,遼國復遣蕭禧來言。

甲寅,詔樞密院議邊防。

王韶和李憲還朝,趙頊拜王韶為樞密副使。京中百姓以王韶“奇計,奇捷,奇賞”之故,稱之為“三奇副使”。

而李憲升為入內內侍省押班、幹當皇城司事,和王韶一樣,均為令人側目的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