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蘇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

第九百二十七章密計

正要高興,忽然發現自己又被蔡確給帶歪了:“不是說蘇明潤的事情嗎?”

蔡確說道:“蘇明潤沒有什麼瑕疵,本來已經掌握了他改易楊曙姓名的證據,只待楊曙進士任官下來,我便可以發動。”

“不料楊蒔在唱名之時自陳罪狀,陛下反而寬勉了他露布之罪,依然擢他為探花,如今成了湄州通判。”

“這裡邊要沒有蘇明潤的指點,打死我都不信。陛下寬仁的名聲,也因此天下傳揚,朝野交贊。”

“這樣的名聲,這樣的事蹟,歷朝哪位帝王有過?聽說杭州賀鬼頭準備以此事為藍本,編寫一出新劇了,名字便叫《上殿恩》。”

“王相公,只怕在陛下心裡,蘇油就是致君於堯舜的賢臣,不但無罪,反而有功啊。”

“所以臺諫再發動也是無濟於事,而陛下召他回京,幾乎已是鐵板釘釘。”

王珪是隨時俯仰的三旨相公,在中書打了十幾年的醬油的萬年老二,現在朝中青黃不接,是他希望最大的一次機會。

畢竟蘇油還年輕,怎麼也做不到首相位置。

但是蔡確說得也很對,蘇油的才幹遠勝於自己,他要是入了中書或者政事堂,自己的話事權肯定會被侵奪大半,不美,實在是不美。

蔡確說道:“這次科舉情形,相公也見著了,唐瞻,楊蒔,黎文盛,邵伯溫,這些人和他都有關係,晁補之還拿了個三元,就連那輕佻的秦觀,也得了三榜。”

“王相公,危機來了呀。”

王珪嘴裡有些發苦:“持正說了這麼多,都是在危言聳聽。陛下的心意,那就是我的心意。既然蘇明潤如此能為,便是首相給他,我看也做得。”

蔡確意味深長地笑道:“相公能這麼想,那自然是相公樞衡之量……”

“然而蔡確替相公擔心的是,就怕他蘇明潤心中,也做此想。”

王珪心裡頓時如同被撞了一下。

是啊,蘇油屢次大功積累到現在,勳階早在自己之上,在士林裡的名望,在民間的勢力,在朝廷中的官聲,甚至,在陛下的心裡的地位……

要是他也這麼想,入朝之後,第一個要對付誰?當然是處於首相之位的自己!

要搞人,一百個王珪都不是一個蔡確的對手,王珪臉色變了幾次,終於繃不住了:“持正有何良策?”

見王珪終於放棄了面子,蔡確這才心滿意足:“蘇明潤這人有個大缺點,相公沒有發現嗎?”

王珪想了一陣:“沒有發現,什麼缺點?”

蔡確冷笑道:“外鬥內行,內鬥外行。”

“何解?”

蔡確說道:“下官在渭州便與蘇明潤有過接觸,蘇明潤之能,能在善理民生。”

“民生起來,就有了錢糧;有了錢糧,便能號令官吏衙屬,訓練將士,上下歸心,其後無往而不利。”

“但是真正的官場手段,其實毫無可取,而且成名過早,倍加愛惜羽毛。”

“吳逵之變,本可得平叛大功,他卻輕輕放過,甚至為叛軍請命。”

“司馬遷為李陵請命,什麼下場?也就是皇宋寬慈,要是換到漢唐,怕不早都人頭落地。”

“蘇湖開發,如此大利,本可大力籠絡朝中兩浙籍貫的官員,以為臂助。”

“而他卻定下土著移民的田畝數額,限制購買,白白錯失大好良機。”

“富弼司馬光,對他青睞有加;趙抃張方平,一路培育。”

“也未見他利用關係,在他們得勢之時,一飛沖天。”

“王相公入朝,曾與之同船三日,大用提拔之心,昭然若揭。”

“蘇油如能相從,哪裡還有呂惠卿等人的機會?”

“卻聽說兩人竟然在舟中激辯,最後相持難下,定下什麼‘相爭為國,不及私交’的君子之約?”

“反觀呂惠卿,熙寧二年入朝附介甫公,至熙寧七年得成執政,中間還經歷過兩年守制。”

“還有曾布,四年而得翰林學士,三司使。其餘如王韶,章惇,皆一時驟拔高位,輕取要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反觀蘇明潤,除了中間兩年權知開封府,前後沉淪外路十六年!”

“不是天涯,就是海角,活活將少年功名的優勢,磨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總是在當進之時瞻前顧後,循規蹈矩,堅持倔強。這能叫會做官嗎?”

說起這個,蔡確就滔滔不絕有些忘形,一副痛恨蘇油將好牌打得稀爛的樣子。

王珪卻聽得有些悻悻然,那是,這些好牌要換到你蔡持正身上,老夫怕是早都被你踩在腳下了。

有些不耐地微微諷刺道:“攀枝蔓節,持正你到底厲害。說了這麼半天,還是沒說到點子上來。”

這是在嘲笑他連起大案踩著別人上位,蔡確心下雖然惱怒,面上卻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接下來就是點子上了,陳世儒案,久拖而不決,如今從開封府到了大理寺,一樣判不下來。”

“相公,是不是該奏請陛下,從大理寺移案御史臺了?”

王珪大驚:“你還要起大獄?”

蔡確說道:“案子上到御史臺,就可以調查蘇頌在此案當中,是不是接受了呂公著的請託。”

“據我所知,陳世儒被抓的當天夜裡,李氏之母可是去呂公著府上求情,讓叔父出面救自家女兒的。”

王珪問道:“然則這又與蘇明潤何干?蘇頌雖與蘇油同宗,可早就在五服之外。而且要是蘇油袖手旁觀,你也攀扯不到他身上去啊?”

蔡確說道:“如果一個蘇頌,相公覺得不夠分量,那再加上蘇軾怎麼樣?”

王珪最忌憚的人就是蘇軾,因為如果說蘇油和自己,還算術業各有專攻的話,蘇軾,那就真的是能夠全方位代替自己的人才,不由得關心:“蘇軾有何問題?”

蔡確卻沒有直接回答,只成竹在胸地說道:“御史中丞李定,因蘇頌拒不草擬他任監察御史裡行詔書,因蘇軾寫詩諷刺他不守孝行,如今正在搜求證據,準備彈劾兩人。”

“時機很重要,只要我們在蘇油離開交趾的時候發動,待他抵達汴京時,輿情達到最高峰,到時候,蘇油他能如何動作?”

“他只有兩個選擇,要不袖手旁觀,要不積極營救。”

“如果其選擇營救,那就是徇私幹法;如果其選擇旁觀,那麼就是冷漠無親。”

王珪有些著急:“持正你失了計較,以蘇油之功,萬里回朝,陛下那裡怎麼都要寬容一二。還不如趁他遠在交趾,鞭長莫及的時候料理明白。”

蔡確搖頭:“此舉一石,可得三鳥。但是對相公來說,中得蘇頌,蘇軾,皆是副車;而中得蘇油,方是根本啊……”

這麼好的事情,還能不髒自己的手,王珪當然是樂意的,一時間更加患得患失起來:“可還是那句話,要是陛下那裡……”

蔡確笑道:“相公啊,你這就是當局者迷了。”

“陛下那裡,肯定是會寬容,但我們搞蘇油,本就不是想讓他在陛下那裡失寵。”

王珪覺得這簡直匪夷所思:“不是這個,那卻是為何?”

蔡確冷笑:“陛下什麼態度不重要,因為他蘇明潤,從來就不是倚仗恩寵立身。”

“他的立身之本,是政績,更是名聲!”

“然而等到事情發作,他徇私幹法,或者冷血無親的汙名,總是難逃其一!”

“這就和他一向大公無私,仁性天生的形象相悖。這就說明他過去的一切,都是假仁假義,矯飾做作!”

“到時候,臺諫便能彈劾他外飾寬和仁行,而內懷操莽梟性!”

“只要蘇明潤汙毀了名節,暴露了本性,破了他的重名!呵呵呵,再要想在朝堂呼風喚雨,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所以陛下寬容不寬容,對我們而言,又有什麼區別呢?”

妙啊!王珪心意暗動,腦補出了更多情節,等到蘇油灰頭土臉之際,自己再出手將他撈出來,到時候蘇油就只能依附於自己。

自己地位鞏固不說,還能得一強援!

現在的問題,就是蘇頌和蘇軾的罪名,到底有多嚴重。

想到這裡,王珪問道:“彈劾他們,有把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