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小財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九章 沈大廚獨家秘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九章 沈大廚獨家秘技

蕭瑀剛想再問問,卻見,小孫兒蕭顯已經跳起來,向門外走去了。

“這是做的什麼好菜,香味都出來了!”

小娃娃激動的搓手,聽他一說,蕭瑀也終於注意到了瀰漫在鼻端的那股香氣。

還別說,真是挺誘人的。

別的他不一定擅長,可品菜卻是一流的。

一聞這味,就知道,這肯定是葷菜。

蕭瑀也暫時放下了他的套話大業,跑到正房去觀看。

兩人興沖沖的過來,卻發現,端菜的並不是沈安,而是一個長著大腦袋,粗脖子,胖乎乎的師傅。

看那狀態就知道,肯定是專業大廚。

“沈郎呢?”

“菜都是你做的?”蕭瑀問那胖大廚。

他剛才明明看見沈安自己在庖廚裡忙活,怎的現在換了人,難道沈安一直都在騙他,偷著來了一出李代桃僵?

胖師傅哪裡知道蕭老爺子心裡的那點彎彎繞,只一個勁的給自己表功,從他當年在張美手家混的輝煌歷史,再到來到沈府的勤勤懇懇,唯恐蕭瑀誤會。

蕭瑀哪管他那些破事,只又再三確認:“這菜到底是誰做的?”

“沈郎呢?”

“他難道沒有做菜?”

胖師傅看他臉色變陰沉,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連忙端正態度:“當然做了,只不過不是和我一起,是在另一間灶房裡。”

“另一間灶房?”蕭瑀疑惑:“這府裡有幾個做飯的地方?”

胖師傅伸出兩指:“兩個啊!”

“國公有所不知,平常沈郎也做菜,不過,他的方法和我不同,他瞧不上我的手藝,我也瞧不上他的,總覺得,他做菜的方法怪怪的,故而,就分成兩間,他做他的,我做我的,兩不相擾。”

兩人正在交談,蕭瑀總算明白了這事的始末,低頭一看,他的好孫兒早就翹著兩條小腿,自顧自的吃起來了。

筷子飛舞,唾水橫飛,蕭顯歡快的吃著,一邊吃還一邊點評:“你就是張美手家出來的嘛,菜的味道一模一樣。”

“這羊肉渾託,肉爛骨香,還有這醉鵝,用的配料一模一樣,阿翁,要是餓了,就先吃吧,孩兒想來,沈郎可能還要再忙一會。”

嘿,這個小子,真是沒有吃相,瞧他這點出息,心下氣急,當時就給了他一記彈指,蕭顯吃痛,略偏偏頭:“阿翁,打我作甚!”

“慢點吃,一會沈郎的好菜上來了,你還有胃口吃嗎?”

蕭顯瞪瞪眼,說的是啊!

連忙跳起身:“阿翁,也不知沈郎在庖廚裡做些什麼好菜,我去看看!”還沒等蕭瑀答應,他就已經蹦跳著衝出門了,沈府裡的地形,蕭顯還是很熟悉的,沒走多少彎路,就找到了庖廚所在,回頭再看,蕭老爺子也跟著一起過來了。

而庖廚裡的沈安,揚州炒飯也到了起鍋階段,很快就可以擺盤。

不必抬頭,他也知道蕭顯過來了。

“小郎君,再等等很快就好了。”

蕭顯踮起腳,伸了頭,使勁的嗅了嗅:“沈郎,你這是做的什麼菜,以前沒見過,怎麼這麼香?”

蕭瑀也附和孫子:“是啊,香氣很獨特。”

沈安心說,老子用的是豬油,當然香了。

“因為我是用鐵鍋炒的菜啊!”

“炒菜?”

“什麼叫炒菜?”

蕭瑀到底還是老薑一塊,很快就察覺出了這句話的重點。

“這樣的做菜方法就叫做炒啊!”

沈安把手裡的木柄又插在鍋裡,撥弄了幾下。

連聲講解:“有鐵鍋,有木柄平鏟,這樣反覆的翻菜,達到一定火候,就叫做炒。”

“用炒這種方法做出來的菜,就叫做炒菜。”

這番話,對於唐人來講正是屬於那種能理解,也不能全理解的界限之上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比如蕭瑀,自詡腦袋靈活,接受新生事物迅速,他能領會到,這大概是一種新的做菜方法,可到底什麼叫做炒,還是不太明白。

畢竟,因為圓底鐵鍋還並不普及,木鏟也更是見也沒見過,大鐵鍋炒菜開始漸漸深入民間,是從武則天開始當政開始。

在這個貞觀年間,人們對鐵鍋的功用還知之甚少。

沈安倒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要想把這些事情全都解釋清楚,絕對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成功的。

他把炒飯挨個裝盤,阿錢和芙蓉早就在一旁候著了,沈安再不起鍋,他們的口水都要滴到石板上了。

各自端了盤子,將炒飯挨個擺上了桌,芙蓉和阿錢,自然是不敢上桌的,在一旁老實的伺候著。

沈安一向是個考慮周全的好心人,早早就給他們多炒了兩盤還留在鍋裡,等到蕭氏祖孫離開,他們兩個就可以熱熱再吃。

正是有了這個默契,兩個饞鬼才可以忍著饞勁,小心的伺候著,臉上笑的像春天的桃花似的。

至於座上的老蕭和小蕭,有了沈安的炒飯上桌,胖師傅做的大菜早就已經被拋在了一邊,連看也不看一眼。

這人啊,有的時候就是這麼奇怪。

要說沈安做的家常炒飯有多麼美味,技術有多麼精湛麼?其實也不盡然。

就算掌握了諸多現代烹飪技巧,可是那刀工啊,火候啊,其實還是不如正宗大廚胖師傅的。

可惜,精心準備,打算給宋國公露一手的胖師傅,如今卻備受冷落。不論是小蕭還是老蕭,全都盯著沈安做的炒飯。

這不得不說是人的心態在作怪,人人都愛嚐個新鮮,沈安做菜的方法和大唐盛行的完全不是一個路數,用的配料也大有不同。

最明顯的,就是豆清和豬油的使用。豬油就不說了,其實只要有鐵鍋和一定溫度的火苗,就可以翻炒出來。

即便是沒有沈安插手,普通的唐人也可以製作出來,只是在大唐,他們就沒有把豬肉當成是個主要食用肉。

非不是唐人不愛養豬,豬肉排在羊肉後面,也是有特殊的原因的。這主要和古代的屠宰技術有關,以大唐這時候屠夫的技術,宰出來的豬,尤其是公豬豬肉都有一股騷味,以大唐的烹飪技法,實在是不能去除。所以,豬肉在常用肉食之中就不能排上號了。

就算是把豬肉放在唐人眼前,他們也根本想不到還可以用它的肉皮炒出油來。

而根據現代烹飪方式得出的經驗,雖然都比不上現代植物油炒出來的菜噴香撲鼻,但總的來說,豬油還是要比羊油好吃多了。

所以,只因為用油的不同,就讓沈安做出來的菜,賣相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