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小財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七章 暴雨在路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二十七章 暴雨在路上

好不容易混出宮,以為很容易啊,怎麼可能不玩痛快了。

幾個侍衛倒是無所謂,他們的立場從來也沒有改變過,只要是晉王的命令,他們都會無條件的服從。

“殿下,老奴看來,這道術坊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實在有些危險,殿下身份尊貴,可不能出差錯。”

一開始是沈安拉著李治再走,一出了人群的包圍圈,李治就好像是換了一個人。

那腳步輕快的,反倒是他拽著沈安往前走了。這也難怪,沈安也不認識路,一來二去,自然也就落在後面了。

只能任由認識路的李治拉著走。

“你就死了心吧,我不會這麼快就回去的!”說完,他就沒再給梁英一個眼神。

梁英在後面小跑著追,李治完全不為所動,憂心忡忡的沈安,一顆心真是無處安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算了!

索性隨他去吧,反正他有主角光環,應該不會出大問題,就算惹出什麼事來,也有李治頂著,沒毛病。

想通了這一點,沈安的心情輕鬆了不少,再看周遭的景色,也好像是被鍍上了一層淡淡的亮色。

誠如李治所言,這洛陽城的道術坊,比之長安城的平康坊,絲毫不差。

道路兩邊商鋪林立,住宅也很多,各種風格都混雜在一起,不論是異域風的異獸銅環,還是樓閣上鑲嵌的摩羯紋,都在提醒著他,洛陽城是一座緊跟潮流的城市。

這裡的人們,更容易接受一些外來的事物,並且積極的運用起來,就比如這異獸紋的銅環吧。

其實,沈安在長安的時候,也曾見有幾家的門前有這樣的裝飾。但絕對是極少數,讓沈安一度懷疑,那電視劇裡隨處可見的獅子頭門環,在大唐根本就並不普及。

現在看到洛陽城的景象,他才確信,唐人已經開始使用異獸紋銅環,只不過,長安的住客相比來說還是更加尊重中土文化,對一些外來事物,還是抱持著可有可無的態度。

洛陽的城市管理也確實比較鬆懈,這一點,從道路兩邊的宅院就可以看出。

在長安城,為了各種避諱,街巷之中,也包括東西兩市,道路兩邊的宅院,幾乎個個都是向著街巷開門的,完全沒有任何的忌諱。

路上的行人吵吵嚷嚷,貨郎挑著扁擔,穿梭其間,尋找商機。沈安發現,這些人也不是拉著貨品一味的往前走,而是很有目標的。

道術坊之中有很多表演團體,有打把勢賣藝的,也有正經的百戲團,還有表演角抵等格鬥術的,甚至連鬥雞鬥蟋蟀的攤子都有。

沈安能夠發現這些攤子,都是多虧了幾位貨郎,他們往往都會把貨車或是扁擔放在人群聚集之處。

這樣他們可以很輕而易舉的找到很多的潛在客戶,不費吹灰之力。這些節目往往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圍觀人群一時半刻的,也不會散開,貨郎潛伏在目標人物的身邊,一邊吆喝,一邊觀戰,時間長了,自然會有很多看客對貨品感興趣,掏錢還不是遲早的事情。

雖然,對於貨郎來說,總是免不了要走街串巷,可這炎熱的天,只是坐著不動都呼呼的冒汗,哪裡還有那麼多的精力,四處亂轉。

但是,對於他們這些小生意人來說,為了生存,腿也一日都不能停,一停下來,就不知道明天的生活要怎麼辦。

思來想去,一番商量,幾個機靈的小販就想到了這個法子,正所謂是守株待兔。

蹲守在看熱鬧的人群的外圍,既可以有穩定的客源,又不需要浪費太多的體力,簡直是兩全其美。

看著他們如此努力的生活,沈安也心有慼慼,他們的生活雖然不容易,可到底還是在這大唐盛世之中生活。

寧做治世犬,不做亂離人,說的或許就是這樣的道理,不容易,可至少還有個奮鬥的信念。

也是因為這些打算做生意的貨郎,沈安才能更加窺探到洛陽街市上的風情。

他要努力觀察,認真的記住,畢竟,這次他們到洛陽城的時間極為有限,不抓緊說不定連城裡都還沒有逛完就要打道回府了。

掐指一算,從長安出發,到今日也是第三天了。若是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玩十幾天,運氣不好,說不定只能停留一週。

他抬頭,仰望著蔚藍的天空,澄淨的,純藍的,幾乎沒有一點雜質,那天空,只是這樣看著,就讓人心情大好。

不過,這天未免也太晴朗了些,怎的一絲烏雲也沒有,這樣真的可以有連綿的暴雨嗎?

根據歷史記載,此次李世民的洛陽之旅並沒有按照計劃順利進行,還沒待幾天,屁股還沒捂熱乎,洛陽城就突降大雨。

這次大雨將來勢洶洶,洛水暴漲,髮屋拔樹無數,百姓平靜的生活被徹底打亂,流離失所者甚眾。

作為皇帝的李世民,在洛陽城也坐不住了,不單單是因為就連他們入住的明德宮都受到了暴雨的影響,殿宇有部分毀損。

天氣如此之差,他也沒有了遊玩消夏的興致,主持了開倉放糧之後,他就拍拍屁股返回長安了。

這也怨不得他,作為一個古代的君主,也沒有天氣預報等先進的預測手段,根本就不知道這老天爺的想法是什麼樣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他老人家會心情不好,降下天災。

對於李世民來說,他能做的事情,其實並不是很多。

無外乎開倉放糧,賑濟災民,這個時候財政收入還不是鈔票,完全是純實物,也不能發銅錢,實在是不方便。

對於洛陽城之中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來說,加固堤壩也是不可能的,一則是人口密集,不好調動,牽一髮而動全身。

再者,洛陽時常被水患侵擾,完全是地形決定的。洛河穿城而過,洛水暴漲產生的災害,皆是屬於城市內澇的範疇,也不是加固堤壩就能夠解決的。

當然,古代也有一些獨特的賑災方式,比如,朝廷會把受了災的民眾集中在一起,重新安置到那些距離不遠的沒有受災的地方,也就是就近安置。

同時,會撥給一部分的錢糧,專款專用,以保證這些移居他處的民眾可以餬口,勉強生活,不至於和安置地原本的居民產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