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小財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一章 做出改變的時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五十一章 做出改變的時刻

“李郎官有所不知,洛陽大水的事情,沈公也提前預測出來了,我們就是因為這個事情才提早從洛陽回來的。”

不必沈安自己表白,李治就已經替他效勞了。淳風眼前一亮,看沈安的眼神,瞬間就變得很不一樣。

頗有欣賞的意味:“沒想到啊,小郎君年紀輕輕,居然就有如此眼力,真是後生可畏!”

“小郎君難道也看出洛陽城異常的雲氣變化了嗎?”沈安抽抽嘴角,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摸著良心說,他是確實想和李淳風多聊幾句的,能遇上活體預言家,這樣的機會,簡直是千載難逢,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不過,很顯然的,讓李治夾在中間,肯定會提起他預測天象的事情,作為同行,李淳風也肯定會對這件事感興趣。

果不其然,現在的李淳風簡直可以用興致盎然來形容,說著就要和沈安進行學術探討。

沈安默默,很是尷尬,他哪裡會什麼學術?

不過是日常看了幾眼星座預測之類的東西,順口胡謅而已,若是上真格的,肯定第一時間就會露餡。

不行,得想個辦法,趕緊解脫。

“李郎官過譽了,其實我哪裡有這麼大的本事,不過是因為身有舊傷,一到陰雨天之前就容易渾身痠痛,這才向陛下進言。”

“其實,我根本就沒想到,陛下竟然立刻就接受了我的說法,帶著大隊人馬返回了長安。”

“不過這樣也好,早一些回來,就算是發大水也不會影響到陛下的安全。”

“原來如此。”

李淳風和沈安對了個眼神,那眼神之中寫滿了懷疑,不確定,不過,他並不打算深究,畢竟,他也想儘快走脫。

若是在宮城裡遭遇李承乾,那畫面簡直是想都不敢想。

出乎他的意料,眼前的少年,似乎也不願意繼續留在這裡,於是,只一個眼神,兩人就達成了共識。

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相互吹捧的話便各自離開,沒有給李治留下過多的操作空間。

望著李淳風遠去的背影,李治別提多沮喪了。

這個人,剛才看著挺有眼力的,這一會怎麼忽然腦子愚鈍起來。

原指望,他能和自己答應配合,好好的把沈安心裡藏著的話都問出來。李治實在是太瞭解沈安了,為何可以把事情判斷的如此準確,這其中肯定有其他的緣由。

只是他的口風特別嚴,只要他不想說,你就別想從他嘴裡套出一星半點的實情。

不過,有了李淳風幫忙,就不一樣了,整個長安城裡,有關觀天、圖讖、風角之說,李淳風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他可是專業的,李治把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希望經由他的專業分析,戳穿沈安的小把戲,抓住他的把柄。

誰知,看起來聰明無比的李淳風,這樣關鍵的時刻,居然不配合。實在是讓人氣憤。

不論這些人有多麼的緊張,多麼的憤怒,多麼的尷尬,也比不過李承乾。

接到詔令,他屁滾尿流的趕到了甘露殿,一句好聽的話都沒聽到,李世民劈頭蓋臉的一頓罵,讓他瞬時就被擊垮。

除了拼命求原諒,他也想不起還有什麼別的可做的。然而,這當然是不頂用的。

可以說,李世民返回長安,這一路上都是頂著怒氣的,若是聽不到李淳風的這番話,說不定他還能稍稍控制自己的脾氣。

可現在,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了。

即便是君王,面對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他怎能不憤怒,他要是還能忍得住,他也真的是枉為人父了。

雖然對李承乾的作為,李世民已經有了一定的準備,他大概能夠猜出,問題是出在寶貝兒子的身上。

八成就是他把訊息攔住了,可他萬萬也想不到,李淳風居然給他送了兩封奏疏。

而他,竟然一封都沒有遞到洛陽!

不是腦袋被漿糊塞住了,就是根本不在乎。

李世民怎能容忍這樣的事!

自然是猛批一頓,把李承乾罵的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毫無尊嚴可言。

然而,只是這樣還不夠。

遠遠不夠,經了這一次,李世民是徹底看清承乾的真面目了,不管他裝的多麼老實認真。

可本質上,他還是不負責任,又散漫的一個人,這個大位是絕對不能交給他了。

夜深人靜之時,李世民輾轉難眠,他在醞釀一個大計劃,或許會對朝局產生難以預估的重大影響。

或許,該是下定決心的時候了……

長安城的夜,還是很安靜的,尤其是那些遠離了喧鬧場所的裡坊,每一入夜,坊內就會漸漸平靜。

各家各戶亮起燈火,街面上也沒有了行人。這一夜,同樣難以入眠的,還有趙國公府的主人,長孫無忌。

李承乾才剛剛從甘露殿出來,還沒有返回東宮,他就已經知道殿內發生的事情了。

與懵懵懂懂不知者無畏的李承乾不同,長孫很快就看出,這一次,李世民的憤怒不同以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且,李承乾這次也做的太過了些,在有人證的情況下,他還敢把這樣重大的訊息隱瞞,這不就等於不顧自己親爹的死活了嗎!

哪怕只是知會一聲也行,你總要把訊息遞過來。你覺得這訊息不重要,不代表你老爹也覺得這訊息不重要。

再者,不論是真心的,還是虛假的,你還沒當上皇帝哩,就連裝一下都為難。

歷朝歷代最重視就是孝道,雖然皇家也沒有多少親情可言,但表面上的功夫總是要做一下的。

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表現機會嗎?

其實,李世民的要求很低,作為玄武門之變的策動者,親歷者,他對骨肉親情其實看得很淡。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看淡就很有可能被除掉,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他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怎能去強求別人。

可問題是,承乾的荒唐無度實在是太過超出他的想象了。就算這天象之說都是虛妄。

事關父親的安危,他怎麼可以這樣無動於衷。

忍無可忍的李世民下定了決心,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有所改變了!

兩日後。

按照以往的規律,這並不是大朝會的日子,不過,有李世民的召集,滿朝文武們也只能冒著酷暑,穿著隆重的朝服,列隊來到東西朝堂,等待著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