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小財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六章 自我感覺良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七十六章 自我感覺良好

長孫無忌就是看出了這一點,才冒險推動此事,甚至不惜製作各種偽證,就是因為,現在正是一個絕佳的時機,錯過了,很有可能就會釀成大禍。

反正承乾已經被廢了,趁著這個機會把李泰也一起拉下來,這樣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讓李治名正言順的上位。

唯有一點是李世民還有顧慮的,那就是李治還太小了,不滿十歲,就算把他扶上太子之位,他面前的路還太長,太長。

那些年長的哥哥,絕對不會坐以待斃,一定有人要跳出來鬧事,而這個時候,李治還不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只能由李世民來親自庇佑他。

很顯然的,這就加重了李世民的負擔。

但是,事情已經被推動到了這樣的地步,他也沒有退路了,只能一味的向前。

作為一個君主,時常也面臨著左右為難的局面,他們雖然擁有無上的權力,卻也不能成為萬物的主宰。

很多事情的發展,甚至是延續自己血脈的兒子,都不可能按照他的設想,健壯的成長。

他也只能是在諸多可能的惡劣後果之中,選擇危害小一些的。

李世民連連放逐兩位嫡子的壯舉,在朝野上下掀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李泰的那些追隨者,不是被流放,就是左遷,被打發到了鳥不生蛋的地方。

這一舉措簡直是震驚四座,非但沒有讓人氣很旺的魏王李泰繼任太子,還把他放逐到了均州。

雖然他們也聽說,在李泰的府裡發現了一些違禁之物,可這一切來得也太快了些,完全沒有一點點準備。

也就是兩天的功夫,李世民就把該做的事情全都做好了,既沒有給朝臣們進諫的時間,也沒有要參考其他人意見的想法。

這些都是次要的,關鍵是,他的身邊還有支持者,就是他的內兄,趙國公長孫無忌。

在整個廢立過程中,長孫無忌都沒有走開,他鞍前馬後,一直用心的操持,顯然,長孫是瞭解事件真實內情的人。

或許,所有的行動都不是突然而來,而是準備許久的,李世民的做法,幾乎沒有給人提異議的機會。

很多朝廷上的大臣,甚至是魏徵這樣的重臣都沒有想到,李世民會一舉將兩位皇子同時流放。

他們雖然都還有相應的皇室待遇,卻也和流放官員差不了多少。他們的將來,必定是一片黯淡。

但是,基於這件事發聲的人也不多,聲音也一點都不大,李承乾被廢基本上在朝臣之中已經有共識,是遲早的事。

大家不說話也屬正常,可李泰也一起被放逐,卻沒有人替他說話,這就很尷尬了。

只能說,作為一位君主,李世民還是對朝廷的掌控力相當的強,以至於他做出的決定,就算是有爭議的,大臣們也不敢太過置喙。

到頭來,還是他自己說了算,就連魏徵這樣經常給他提意見,些微小事也不放過的人,這一次也沒有搶到說話的機會。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李世民把兩個皇子全都甩到了一邊,幾乎什麼也沒有做。

當然了,魏徵也是有私心的。從本心來講,他更支援承乾當太子,既然承乾是無論如何也不中用了。

那他也不會介意李泰如何,他也不贊同廢承乾而立李泰,所以,現在這樣對他來說,也挺好的。

於是,就在不久之前還是人人都看重的,拼了老命也要爭搶的太子之位,現在卻成了十足的燙手薯蕷,皇子們都避之唯恐不及。

當然了,這也是暫時的。

因為沒有人想要背上爭奪太子之位的惡名,等到風聲過去,如果太子之位還空著,或者新的人選產生卻不能服眾,就自然會有人出來搞事了。

比如,一早還想投靠承乾的齊王李佑。

他現在按兵不動,都是因為也在觀測風向。不必懷疑,他雖然沒有這份腦筋,可這不代表他身邊沒有有頭腦的人。

他的舅舅就一直都在為他出謀劃策,一再告誡他要小心謹慎,等到局勢明朗了再下手。

但李佑絕對不是一個能耐得住性子的人,之前他之所以還能小心行事,那是因為李承乾還佔著太子之位。

他是嫡長子,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當仁不讓的太子人選,李佑雖然看不上承乾,卻也說不出二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現在,承乾已經被廢了,原本最有競爭力的魏王也連帶著一起被打發走了。

李佑認為,他的機會到了!

這幾天他一直躍躍欲試,太子之位就好像是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在向他招手。

他難道不是很合適的太子人選嗎?

“舅父,你說說,父皇為何還沒有想起我來,難道,我不適合當太子嗎?”

陰弘智正在倒酒,聽了他的話,登時手上就抖了一下,酒液瞬時傾灑了出來。

他這個外甥真是,自我感覺很良好啊!

理論上來說,其實這個位置和他有關係的可能性並不大,李世民考慮誰也考慮不到他。

這不是很明顯的事情嗎?

他平時那做派,逞兇霸惡的,什麼壞事都幹,說他一句無惡不作都不算冤枉。

和他相比,承乾都算是老實的了,至少,李承乾還從來也不騷擾民間的人,只是自己在東宮瞎折騰。

要不是李世民愛護孩子,就李佑這樣的,早就讓他滾到封地去了。李世民現在不處置他,只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危險性。

在太子的人選這件事上,李世民就從來也沒有考慮過李佑,虧得李佑還覺得自己很有優勢。

這一點陰弘智早就心中有數,正是因為他看出了,李世民並不滿意李佑,也從來沒有打算讓李佑當太子,他才一直都在慫恿李佑積極行動。

對於毫無可能性的人來說,不折騰一下就更加沒有上位的機會了。

趁著局勢正亂,多多運作,說不定還真的能闖出一條血路來,當然了,這只是陰弘智自己的想法。

他也不看看,在朝廷上站著的那些人,哪個是吃素的,怎麼可能由著他胡鬧。

其實,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陰弘智之所以這樣殷勤,歸根到底是為了自己,並不是完全為了李佑考慮。

只有李佑當了太子,他才有可能執掌朝政,要不然,貞觀一朝人才濟濟,哪裡有他分一杯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