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小財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零一章 茶飯不思李世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零一章 茶飯不思李世民

另一邊,皇城中,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用膳,近來,亂事頻出,他也根本就沒有胃口,幾次舉著,幾次又放下。

看著他憂愁的樣子,徐良就更愁了。

李世民是個極要面子的人,在人前,他絕對不會讓自己露出虛弱的樣子,在朝臣們面前,在自己的子女面前,他永遠是那個精力充沛,手握乾坤的明君聖主。

帝國的一切都在他的手中掌握,他有能力處理任何的棘手事件,然而,當他在殿中獨坐的時候,那孤單寂寥的感覺就會漸漸湧上來。

尤其是承乾和李泰相繼離開之後,有的時候,李世民甚至覺得,自己的身體還沒有老,卻已經變成了孤家寡人。

茶不思,飯不想,只要回到寢殿,他就變得鬱鬱寡歡。

他知道,這樣下去不行,這才讓稚奴趕緊準備,搬到東宮來,有他陪著,總能驅散一些抑鬱的情緒。

然而,稚奴也不是說搬就能搬的,這一次,李世民下定決心,不再遲疑。

既然已經沒有別的選擇,既然做了決定,他就跳過了許多步驟,直接讓稚奴入住東宮。

接下來,擇一個吉日,就宣佈冊立新太子的訊息。

有了稚奴陪伴,李世民的日常生活也能更有趣,充實一些。況且,太子住在東宮,和皇帝親近也是應有之義,朝臣們也不會在他的耳邊嘰嘰歪歪了。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稚奴不是還沒來嗎?

他這不思茶飯的毛病已經犯了好幾天了,真的是吃不下,徐良已經為了這件事操碎了心。

吩咐尚食監的人多動腦筋,做些新的菜式,能開胃的那種。

奈何,皇帝陛下就是不給面子,菜式是天天換,每天不重樣,尚食監的尚宮們已經是把自己的看家本事都使出來了。

為了能讓李世民胃口大開,他們還蒐羅了許多民間有名的小吃,菜式,原樣照搬,呈給李世民。

李世民還是反應不大,每天只吃半碗飯,這樣下去可如何是好?

往小了說,自己精心準備的飯食,主人卻一點興趣都沒有,經常原封不動的撤下來,這哪個廚子都要心裡不爽快。

往大了說,皇帝的身體,他不只是自己的,也是整個大唐的,是公共財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絕對不能出任何問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整個皇宮之中的服務部門都要圍著他轉。

從醫療,飲食上多多照顧,讓他吃好,睡好,保證身體健康。

如今,李世民食慾不振,每天處理的公務卻是一點沒變少,他也從不懈怠,照樣按照以前的樣子工作。

一兩天還好,長此以往,這身體不出問題才怪。

到時候,不只是尚食監裡的那些尚宮,就連貼身大太監徐良,也難免要受到懲處。

“陛下,這些都是新菜式,以往沒見過的,多少吃點,身體要緊。”太重的話,他也不敢說,更不敢戳中李世民的心思。

只能這樣好言相勸,替他盛了一碗湯。

還沒有擺上桌,就被李世民推開。

“拿走,朕吃不下!”

徐良長嘆了口氣,臉上的表情別提多難看了,看他這副樣子,李世民更生氣。

“你嘆什麼氣?”

“是朕沒胃口,又沒說你準備的飯食不好。”主僕相伴也有十幾年了,相比旁人,李世民其實對徐良更親近些。

“陛下,老奴這樣做,也沒有別的意思,陛下有心事,不只是老奴看得出來。內宮中人,甚至是前朝的人,都心裡有數。”

“只是,陛下也要為晉王殿下多想想,他還這樣小,很多事情都不懂,沒有陛下扶持,如何能行?”

“陛下如今茶飯不思已經好幾日了,這樣下去,身子垮了可如何是好。”說著說著,徐良的眼眶就紅了,眼淚也續上了。

李世民亦酸楚不已,便拿起了筷子。

到底還是徐良,跟在他身邊時間最長,最瞭解他的心思。任憑別人說破了嘴皮子,可能也沒有說到點子上。

李治才是李世民真正的軟肋。此前幾日,他一直都在觀察,也在等待,希望李世民能自己把情緒調整好,也就不需要他廢話了。

徐良並不願意出頭,這是心裡話。

一連幾日,他的那些同僚也一個勁的央求他,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趕緊解決。

李世民的心事,經常伺候在身邊的人都看得出來。畢竟,能在內宮生存,還混到御前,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若是腦子不聰明,也爬不到這個位子。

這件事也就只有徐良能夠進言,其他的人就是想使勁,也不夠資格。

對於徐良來說,這件事是開口容易,結果難預料。

誰知道李世民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當時的心情又是如何,一個操作不當,他可能就老命玩完。

是以,他也是猶豫了很久才做出的決定。

現在,李世民舉起了筷子,象徵性的吃了幾口,他總算是放心了。

看來,在李世民的心中,李治終究還是佔據著最為重要的位置,只要想到他那無法捉摸的未來,想到他還那樣的小,李世民不會放縱自己繼續這樣消沉下去的。

是的,消沉!

這幾日,徐良明顯感到,李世民的身上有這種氣息,這種感覺,對於徐良來說也是陌生的。

一直以來,李世民都是意氣風發的,就算是短暫蟄伏在秦王府,人生中最為忐忑不得志的那段時間,他也是神采飛揚的,永遠在計劃,永遠都在努力。

很少看到他意志消沉的時候,而現在,李世民才只有四十歲,不論從哪個角度看,也依然體魄強健,人生正處於巔峰狀態。

看來,當李世民做出那些決定的時候,也是違心的,至少不是心甘情願的。

但作為一個君主,他又能有什麼選擇?

必須割捨親情,必要的話,甚至連人的感情都不必有。

大唐境內,還有多少百姓連飯都吃不飽,為了江山永固,他廢黜一個兒子又能如何?

在他的心中,到底還是皇帝這個身份戰勝了父親的身份,最終才讓他在事情尚未如此明朗之前就做出了決斷。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保全了父子的情面。

這並不是誇大其詞,如果真的到那一天,承乾和李泰刀兵相見,水火不容,甚至是謀朝篡逆的時候,父子都沒法做了。

如果情況急迫到一定程度,李世民甚至會下殺手的。

現在這樣處理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