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小財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八十章 強人所難寫奏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八十章 強人所難寫奏疏

“比如由將作坊監造更多的農具,並且由司農寺發放到長安城周邊的農戶手中。”沈安試探著,把他心中所想說出來。

“據我所知,城中雖然有賣農具的,但是價格不菲,很多貧苦農戶根本無力購買。”

“府兵手中也有一些農具,鄉民們也可以申請購買,不過,每年能夠送到鄉民手中的,也是極少數。”

“所以,我認為,若想提高鄉民們種植的熱情,由朝廷主導,發放一定數量的農具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李治拍拍兩手,很是高興。

這件事並不難辦,關鍵是,還花費不多。

“好,就這麼辦,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你寫一道奏疏交給我,等到朝會的時候,我遞上去。”

剛想繼續話題的沈安,聞聽此言,登時就愣住了。

“殿下,讓我寫奏疏?”

“這恐怕不太合適吧,我以前沒寫過,這樣重要的事情,還是慎重一些更好吧。”

他心中惴惴,汗都快下來了。

這個李治,就會給他出難題,寫奏疏?

那是個什麼營生,自從來到大唐,他還從來沒做過,不只是他沒有做過,就是本主也從來沒幹過。

他是怎麼想的?

真的以為他是全知全能的神人了?

況且,在古代,這口頭和書面的表達,完全是兩個體系,口頭上來講,就是他運用現代人的語言習慣,注意著點的話,基本上也可以做到對答如流。

可是書面的表達,那就不是他注意謹慎就能矇混過關的。

以他的水平,看看古文還可以,勉強能讀懂,可是讓他親自書寫,那不是要他的命嗎!

李治是誰,當然聽懂了他的暗示,不過,他是打定了主意的,怎麼可能因為他的退縮就饒他一命。

“沈公,這件事是非你莫屬啊!”

“建議是你提的,具體怎麼操作,如何推出,都只有你自己最明白,你難道是想讓我寫?”

“那不能,我絕對沒有這樣的想法。”他慌忙否認,就怕李治又給他挖什麼連環坑。

李治微微一笑,又道:“你就是有這樣的想法也沒用,上一次,在酒宴上就沒有聽到你連的酒令,那個時候,我記得,你可是誇口了,說你的文學造詣相當的高,一般的文章是不在話下的。”

“奈何,上一次的宴席被魏老頭給攪合了,我也沒見識到,這一次,你一定要親手的寫,好好的寫,把你的學問充分的顯示出來。”

文學造詣?

他什麼時候這樣說了!

真是莫名其妙,沈安只覺得,李治搭在自己肩上的手,異常的沉重,他的笑容也透露著陰謀的樣子。

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他這是殺了他一個回馬槍啊!

沒想到,之前的事情他就居然還記得,他的腦袋瓜只有那麼點,居然還用來記住這些有的沒的,用來學習一些大學問,真本事不好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我也只能勉力為之了。”

他艱難的點頭,都快哭出來了,李治才不會對他有一絲一毫的憐憫,在他的心裡總是認為,沈安當真是能文能武,事事精通。

腦袋瓜不是一般的精明,就算他不擅長的事情,給他一些時間,他也肯定能想到解決的辦法。

“不過,若是寫出來的文章水平不怎麼樣的話,殿下可莫要笑話我。”不管怎麼說,先要把這個預防針給李治戳下去。

省的他到時候繼續找茬。

“沈公,不要這樣說,我相信你的實力!”

一句話,就把沈安拋出去的球又踢還給他,真是氣煞人也!

寫就寫,有什麼難的!

寫好了不容易,湊合寫一篇還不容易嗎!

再說,李治說的朝會,自然不是普通的日常朝會,而是每逢月初十五才會舉行的大朝會。

所以,他還是有時間編造一下的。

也就只能止步於編造了,要知道,古時的人寫文章,尤其是呈交給皇帝陛下的奏疏。

那都是需要引經據典,從上古時代就開始論述,一直講到大唐,然後才能談及現實的問題。

你要是不按照這個格式寫,你的奏疏都不會被遞上去。作為能夠上朝的大臣,也是絕對無顏面見同僚的。

如今,重任在肩,沈安也不能含糊,必定要寫出一篇洋洋灑灑的大作才是。

問題是,怎麼寫啊!

沒詞,是真的沒詞!

…………

翌日,又是休沐之日,沈安仍然是一籌莫展,一個字都沒有寫,小雉奴在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好朋友。

時不時的就到沈安的眼前晃一晃,給發愁的他再添幾縷憂愁。

正在兩人無所事事的時候,梁英突然闖進來奏報:“啟稟殿下,尉遲赫等學生來了,聽說他們已經把招學徒的事情辦妥了。”

“妥了?”

“這就妥了?”李治驚喜道,再看沈安,也是一副意料之外的樣子。

雖然知道他們都是從自己家裡的人之中挑選,但這才過去兩三天,沒想到,他們就已經把人員都湊齊了。

到底是不是得力的人啊,別再是為了完成任務,到處湊的吧。

沈安跟隨李治,來到了作坊處,梁英去傳信,他的腦中忽然冒出了這樣的想法。

不過想到尉遲赫是帶隊的,他忽然又覺得自己是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別人不敢說,尉遲倒是一個靠得住的人。

希望各家找來的人,他都已經檢驗過了,都是堪當其任才被帶進東宮的。

要不然,在李治面前,可就要鬧笑話了!

與疑神疑鬼的他不同,炸彈作坊的另一位合夥人,晉升太子的李治,一點擔憂也沒有。

看笑話又如何?

他需要的就是笑話,自從進入內宮居住,說句不好聽的,那日子過得,比在善和坊裡還沒有意思。

他要是不鉚勁搞出點事情來,一天天的,真是一點變化都沒有。

他才只有九歲,根本就不想過這樣重複的生活,對於他來講,唯一可以感到欣慰的事,便是李世民對他的管束並不嚴格。

或許是因為看在他年幼,許多事情不必一開始就一板一眼,或許是偏疼他,不捨得嚴加管束。

不管是因為什麼,有了李世民的放水,李治才能在東宮裡搞點不一樣的事情。

總算還有個消遣。

不一刻,梁英就把人帶進來了。

李治一看就納悶了。

這……這怎麼才只有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