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小財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蕭瑀來搞事(上架求訂閱,感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九章 蕭瑀來搞事(上架求訂閱,感謝!)

“梁英!”

“老奴在。”李治歪著嘴,心裡越想越氣,這種看好戲的時候,偏偏只有他被扔在了一邊。

為什麼沒人和他同乘一架車?

他的好奇心由誰來滿足?

這幫子人,過河拆橋!

真是可惡!

“沈公和長孫無憲有仇,這事你知道嗎?”

剛才他們兩人嘀嘀咕咕,他雖然偷聽了不少,卻也只知道個大概,具體詳情完全沒弄明白。

“這,老奴還真是不知。”梁英拂塵打起,若有所思。

李治很失望,他原以為,梁英總該比他消息靈通,現在一看,也差不多。

“哎,這麼多人,只有我矇在鼓裡啊!”

“殿下別急,老奴想,齊王殿下也許也不知內情。”

想到李佑捱打的慘像,李治就止不住笑:“對對,還有高陽。”

“我覺得,這一次房二和高陽的關係會有進展的。”他篤定道,梁英卻對他的這種推測並不感興趣。

就高陽公主的那副脾氣,有沒有進展,很重要嗎?

還不如別有進展更好。

“不過,老奴猜測,沈公年輕,也未入仕途,要說仇人,只有一種可能。”

李治挑眉,頗感興趣。

“快說說!”

“說不定和沈公之父的死有關係。”

李治大腿一拍,對啊!

問題就在這裡!

…………

皇城,甘露殿。

自從房玄齡榮升尚書令,他總攬百揆,忙裡忙外,可以說,這個帝國的運轉情況,全在他的心裡裝著。

現在是貞觀十一年,在李世民的統治下,大唐帝國的國力已經達到頂峰。

君臣之間合作無間,唱反調的人越來越少,只要是李世民的想法政令總是能很容易的就施展開來。

當然,這樣稀缺的人物,也是有的。

比如,現在邁著緩步,款款而來的這一位,就是那最稀有的物種。

特進蕭瑀,返回長安已經三個月了,這才是第三次進宮面聖,自從李世民把他打發到了岐州,此番回來,他總算是稍稍反省了一下自己,變得老實安分了許多。

不過,這些終究都是表象,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的。

殿前玉階前,蕭瑀和房玄齡相遇。

“宋國公。”

“梁國公。”

“宋國公,自從上次曲江池一別,算來也有兩年了。”

蕭瑀板著一張臉,看到房玄齡,也是面色不改:“是啊,梁國公倒是越活越年輕。”

“老夫看來,公事越繁忙,梁國公就越精神,真是難能可貴。”

此言一出,房玄齡頓時愣了。

這個蕭老頭,這麼多年了,還是本性不改啊,也真是不容易,這樣的話,讓人如何接下去。

“我聽說,宋國公近日又修煉了一門新的道法,可以延年益壽的,可有此事?”房玄齡尷尬的笑笑,只能裝作沒聽見剛才的話。

詭計多端!

蕭瑀眯著眼做出了判斷,當年他和杜如晦號稱是房謀杜斷,兩人是肱骨的關係,可蕭瑀早就看出,房玄齡可比杜如晦狡猾的多。

杜如晦的長處在於辦事果斷,善於快刀斬亂麻,可房玄齡性格深沉,善於不動聲色。

面對他的挖苦,同樣貴為國公的房玄齡,居然可以揮揮手,全當做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這份心性,反正蕭瑀是學不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確實有這麼回事,怎麼,梁國公也想修行?”

“不不,只是有點興趣。”

兩人站在簷下閒聊,等待著李世民的召見,照實說,他倆這次入宮,心情都不算舒坦。

現在他們要面對一個共同的難題,那就是太子李承乾。

蕭瑀對承乾的瞭解還不算深入,畢竟他是這次回京之後才開始擔任李承乾的太子太傅的。

可房玄齡卻不同,對承乾心態的變化他全看在眼裡,作為一代雄主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的壓力是巨大的。

而且,這份壓力還是旁人無法分擔理解和分擔的。

人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問題是,不是每個英雄的兒子都能成為好漢的,更多的時候,都是長成了一些碌碌無為的人,每天籠罩在威武老爹的光環之下,惶惶不可終日。

以往,李承乾的躁動還並不明顯,可自從兩個月前腳上受了傷,成了個瘸子。

這股潛藏的怨氣就徹底爆發了,再也無法剋制。

房玄齡的教導,他再也聽不進去,詩書禮儀什麼的,也全都扔到了天邊,言語不敬,縱行非法,越是以前李世民不讓他做的,他就偏要做。

今日看鬥雞,明天逗波斯狗,太子東宮簡直變成了他的遊樂場,那些市井鄉里的紈絝子弟都被他搜尋來了,放到了東宮,陪著他嬉笑玩樂,可嘆的是,他這樣的表現,李世民還渾然不覺。

以為他的太子承乾大寶貝,以後一定會成為明君聖主。

雖然師傅的教學李承乾已經一句都聽不進去,但這並不是他們遭遇的最大困難。

“那件事,宋國公可聽說了?”看到房玄齡別有深意的表情,蕭瑀立刻明了。

“聽說了。”

“梁國公打算怎麼辦?”

一向急躁偏狹的蕭瑀,居然會來詢問房玄齡的意見,這就說明,這件事實在是棘手。

“哎!”

“老夫也是愁的很,有時候,我真是很羨慕宋國公。”

“竟有這種事?”蕭瑀驚訝極了。

“是啊。”

“我要是有你這副脾氣,就可以想什麼做什麼,毫無負擔了。”

“事到如今,老夫也不得不勸一句,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讓陛下知道。”

房玄齡十分瞭解蕭瑀的脾氣,真的怕他一個不痛快,就把這件事抖落出去。

“這我心裡有數。”

“你放心。”

真能放心嗎?房玄齡深感懷疑。

“宋國公,梁國公,陛下有請。”徐公公端著肩膀,快步迎了出來,蕭、房互看一眼,微微頷首。

“玄齡,刊定新律令的事情,你們準備的怎麼樣了?”

年初的時候,李世民就將核定頒佈新律令的事情交給了房玄齡主管,蕭瑀返回長安後,也參與了進來。

“已經基本就緒,臣和宋國公合作,將律令一分為二,各自刊定,我的那部分已經修訂完畢,就等著宋國公的那一半了。”

“之後,我們再交換一次,我來訂正他的。”

“老臣的那一份也快完成了。”蕭瑀說道。

“這倒是個好辦法,你們平時就很操勞了,分著做,總能減少些事情。”李世民頷首道。

與房玄齡不同,蕭瑀這次來,不只是為了公事,他可是來告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