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鑾鈴奇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絕處逢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七章 絕處逢生

馬順見今日一舉除去諸多強敵,心中不禁得意萬分,細聽洞中再無動靜,知諸人定是在尋思如何逃生,笑道:“諸位還是省點力氣為妙,幾位仗著武功高強,便以為能推開這巨石脫困麼?眼下除非神仙下凡、羅漢轉世,方能救你們出來。”

此時洞內眾人果正在嘗試運功推動巨石,該處洞口地形細長狹窄,僅容一人站立;七人為求逃生,此刻只好拋下前嫌同心協力,前後排成一排,後一人雙掌搭在前一人背心,各將內力向前傳去。洞內七人中有五人是當世頂尖高手,施和浦與顧青芷雖功力稍弱,亦非泛泛之輩,七人內力合成一處已可說是震古鑠今,但那山石實在太過巨大,也不知有幾萬斤重,眾人合力之下仍是紋絲不動。

七人中以松筠內力最強排在隊首,他見耗盡全力也推不動巨石,嘆道:“大家都收功罷,勿要白費力氣。”六人聞言默默撤掌,左右環顧洞中,四下盡是一片幽暗,僅一點火褶亮光隱約映出眾人憂心忡忡的面龐。

李竹良忽然哼了一聲,冷冷道:“當年張師兄若肯將先天功傳於我二人,今日未必推不動這破石頭。”陳鬱松皺眉道:“李師弟,現在說這些有甚麼用?眼下大夥兒一齊落難,想辦法逃出生天才是正經。”李竹良怒道:“你又不是不知,這山洞沒有其他出口,如何逃得出去?”

駱玉書道:“兩位前輩稍安勿躁,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我們不妨再找找看。”李竹良冷笑道:“這山洞雖說不淺,攏共也就這麼大點地方,你還能找出甚麼花來?”駱玉書並不答話,拿起火褶向洞內走去,一路藉著火光仔細檢視四壁地面。一旁六人不解他此舉有何用意,目光不由自主都落在他身上。只見駱玉書細細檢視洞中每一寸石壁泥土,忽在一處角落蹲下,向六人招手道:“你們快過來看!”眾人過去一瞧,只見該處雜草菌菇叢生,遠較洞中他處地面為密。

李竹良不屑道:“這些蘑菇有甚麼好瞧?誰知道有沒有毒。”駱玉書笑道:“就算這些蘑菇可食,也不夠咱們這麼多人吃啊。但此處菌草茂密,顯是土壤遠較他處肥沃,地下說不定有水流。”伸手在地面隨意一挖,果然該處泥土十分潮溼鬆軟。

陳鬱松問道:“地下有水又怎麼樣?”駱玉書道:“葛仙峰山腳有河,山中地表之下說不定也有暗河流通,咱們既推不開巨石,惟有瞧瞧能不能挖條地道出去了。”他在關外帶兵數年,素來精研行軍打仗的方略,於山勢地貌之學亦是所知頗深。

李竹良喜道:“這法子好,咱們先前怎沒想到?”當下眾人各自在附近地面挖掘泥土,有些地方挖下數寸便是岩石,有幾處卻開掘頗深,土壤也愈來愈溼,翻出了不少蚯蚓甲蟲,看得顧青芷一陣雞皮疙瘩。又往下挖了約莫半尺,那幾處也都觸到了硬石,李竹良罵道:“這法子不管用,下面到處都是山石!”

駱玉書俯身舉火褶仔細檢視,見地面石縫中潺潺淌出一股細流,喜道:“這下面有泉水!李前輩,勞煩借你的算盤一用。”李竹良奇道:“幹甚麼?”仍將鐵算盤遞給了他。駱玉書用鐵算盤敲了敲地面,聲音聽來頗脆,喜道:“這地面並不很厚,下頭便是巖泉,說不定有河道通到外面。”原來李竹良的磁鐵算盤十分沉重,敲打之下方能聽聲分辨岩層厚薄,駱玉書佩帶的長劍及顧青芷的鑌鐵雙環等兵器皆嫌太輕。

眾人屏息凝聽,地下果隱隱傳來嘩嘩水流之聲,不禁都心中大喜。李竹良道:“讓我來!”取過鐵算盤向下用力一砸,只聽咣的一聲火花四濺、石屑飛揚,震得他虎口生疼,地上卻只隱隱顯現一道白印。陳鬱松搖頭嘆道:“此非人力所及。”

施和浦忽道:“景少俠,你身上可還有多餘的雷火彈?”景蘭舟已明其意,遲疑道:“有倒是有,但我等身處山穴之中,倘若一不小心引起塌方,只恐死無葬身之地。”松筠道:“我看此處風水不錯,正好以石洞為棺、葛峰為壙,怎說沒有葬身之地?事到如今也唯有一試,總比活活餓死在這兒強。”

顧青芷忽失聲道:“有人在外頭放火!”眾人聞言一驚,扭頭望去,果見洞口和巨石的縫隙間飄進滾滾濃煙,巨石外隱約傳來火燒樹枝劈啪之聲。原來馬順擔心生變,竟命手下在洞外堆積樹枝、點火煽風,意欲將內中諸人活活嗆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松筠眼見情勢危急,喝道:“多想無益,快動手罷!”景蘭舟一咬牙道:“大家都躲遠些!”眾人避到洞內深處,景蘭舟取出一顆雷火彈,按下兩道暗格朝著挖掘最深之處擲去,只聽一聲巨響,火光閃處泥灰四濺,落得人滿臉滿身,地上炸出一個凹陷的深坑,卻仍未將地面炸穿。

景蘭舟見洞內未有塌方之兆,掏出懷中最後一顆雷火彈,將三處暗格一齊摁下,對準圓坑中心擲出,只聽天崩地裂般一聲驚雷,震得人人雙耳欲聾,待瀰漫的沙塵落定之後,只見坑心炸出一個碗大的小孔,七人湊過去一瞧,地下果有一股湍急的水流衝過,水面距眾人腳下不過尺許。

駱玉書拔出長劍往下一伸,劍尖並未觸底,喜道:“這暗河至少有兩尺深,只要是通向外面的活水,我們便足以逃生。”李竹良舉起鐵算盤朝孔口邊緣一陣猛砸,那小孔既已炸穿,敲碎周圍巖礫便容易得多,不多時便鑿出一個足以過人的大洞。

這時洞內煙霧愈來愈濃,眾人已覺呼吸漸漸艱難,駱玉書問道:“誰先下去?”松竹二老不習水性,心想這暗河倘竟極深,掉下去豈不白白淹死?陳鬱松微一遲疑,道:“既是駱少俠找出此路,自然該你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