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天步九重最新章節列表 > 一千一百一十四、幾乎被擊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千一百一十四、幾乎被擊垮

陳魯一時沒明白,說:“請大人指教。”

喜子說:“我們老爺的意思是陳大人你太困了,好讓你老人家補覺。”

陳魯明白了,心裡湧起一陣溫暖,這才是合格、稱職的老闆,想要馬兒好,還得管好馬兒的水和草。陳魯說:“我和大人一起渡過去。”

李達點點頭說:“這就是了,我們渡過去,在前面五里地處下寨,等大隊都渡過去也得三個時辰,你正好補上一大覺。”

陳魯看了一下,這些輜重渡過去就得兩個時辰,點點頭,說:“好,那我們就先過。”

這時候納蘭就站在李達身邊,這一早晨,和陳魯一句話沒說。陳魯心裡明白,納蘭一定知道他陳魯為什麼要掀她的被子。

陳魯心裡其實也有幾分恐懼,他怕這件事是真的。否則,這件事並不難查,如果是這麼長時間不在大帳裡,烏雲一定知道。別人問烏雲她可能會隱瞞,如果是陳魯問,她一定會實話實說的。

但是陳魯不敢問,真的怕問出真相。

這時納蘭在看著大隊準備,看得非常專注,她真的怕再出現什麼意外。她手裡擺弄著那個扇子,陳魯見過這把扇子,他記得有一個精美的扇墜,但是,這上面沒有。

陳魯不知道是不是那把扇子,只是感到好笑,這都已經快入冬了,每天拿一把扇子算怎麼回事?

陳魯告別前來送行的德火,和李達的車子先渡過了河,在前面五里地停下等候,陳魯向前面看了一下,是一片片的沼澤地,官道也淹沒在水裡,看起來平時走路的人不算多。

陳魯感到很奇怪,按理說這是交通要道,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在他的記憶裡,這官道離沼澤地很遠。

這時正好海壽過來了,陳魯說:“海壽大人,這裡面的官道怎麼這個樣子?在我老人家的印象裡,這也是一條寬敞的大道。還有,這阿木河原來也有一座橋啊。”

海壽說:“是啊,這本來是很寬的官道,兩面還攔著堤壩,去年、今年的雨水太多了,有過幾次大暴雨,水面上漲了三尺多,這片沼澤地就擴大了許多。阿木河上的浮橋去年沖垮了,今年又建了一座,又沖毀了,現在國王也知道,打算建一個堅固的大橋。只是還沒有這筆開支,一直在等著。”

“這很好辦,這樣的大河只能建拱橋,別的橋抵擋不住這湍急的河水。”李達也走了過來,說了一句。

海壽說:“中使大人明鑑,我們這裡都非常羨慕天朝的拱橋,就是不會建。”

李達說:“拱橋比起其他橋樑要容易得多,你們這裡也有漢人和蒙古人,他們就知道,我們工兵哨的也都明白,你們想建的話,本使倒是可以幫忙。”

海壽大喜,說:“中使大人稍等。”說完走過去,在親兵耳邊嘀咕幾句,這兩個親兵騎馬飛奔而去。

三個人正說著話,德火飛奔而來,李達和陳魯互看一眼,這個海壽真是打蛇隨棍上,立馬就告訴了德火。

德火過來見禮,看著海壽,海壽說:“德火守備,剛才中使大人說留下兩個人幫我們建橋,建拱橋。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德火表現出很感興趣的樣子,說:“那當然好了,我們這裡年年建,年年毀,真的想建一個一勞永逸的大橋。可是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這馬上就入冬了,今年恐怕不行了。另外這個專案王廷還沒有批下來。”

李達說:“季節確實有些晚了,但是也有好處,離上凍還有近兩個月的時間,正好是枯水期,有利於建橋,先把樁打好,明年就不怕汛期施工了。至於資金,你們說吧,前期需要多少,本使捐了。”

這太出人意料了,不但是海壽和德火,就連陳魯都吃了一驚,這個中使大人確實是不同凡響。

德火已經噗通一聲跪下了,說:“多謝中使大人,多謝天朝老爺,我們無功受祿,怎麼好意思!”

李達示意喜子把他扶起來,說:“德火大人,不要多禮,本使說了,叫捐建,你不用感謝我們,我們是為了貴國的人民,你就說吧,既然你們已經做了計劃報到了王廷,那一定做過預算,對資金有數了。”

真是喜出望外,開始德火還以為只是客氣一下,聽李達這口氣,是真的了。德火已經快暈倒了,這幸福來得也太突然了,幾乎要把他擊垮。他自己都奇怪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運氣,這個大橋有人出資,不用說一半,有三分之一,他上凍前就敢開工,這可是大大的政績,以後想不進步都難。

但是他心裡沒底,使團儘管有一些金銀,但是建一座橋,銀子動輒就是萬八千兩,他們能捐多少?三分之一也得三四千兩啊。

德火說:“中使大人,我們已經勘探過了,選好了橋址,也已經做過預算了,上報了王廷,一共需要一千五百兩金子,我們總督府解決五百兩,其他的由王廷劃撥。只怕遙遙無期,總督府的五百兩也不知道能等到猴年馬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德火說完,大家都在看著李達,李達毫不猶豫,果斷地說:“沒問題,你們就動起來吧,看起來你們也都準備好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點金子天朝捐了,捐給你們一千五百兩金子,你馬上安排人來取。”

德火三人,包括雙方的親兵都已經目瞪口呆了。

德火已經把持不住了,身體在抖著,海壽趕緊過去,好像是在扶他,其實在提醒他,他醒過神來,又是噗通一聲跪下,連連磕頭,帶著哭腔說:“天朝大恩大德,我們撒爾國人世世代代不忘。這是阿木河與錫兒河交匯處,有敢和天朝為敵的,是我們這兩河流域人民的公敵。”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好官,清明官員。

陳魯親手把他扶起來,說:“你記住,這筆資金要專款專用,既不能被一些汙吏貪墨,也不能挪作他用,要保證質量,讓這座橋永遠屹立在這裡,是天朝和兩河流域友好往來的見證。本使回京時,不但要檢查質量,還要審計賬目。”

德火就是不起來,李達拉了他幾下,他一動不動,滿臉是淚,說:“我們國家確實很窮,這裡每年都有許多人被河水吞噬了,我們只能幹看著,天朝捐建大橋,我們還不盡心,那就不算人了,連畜生都不如,我們一定經得起考驗。下官已經想好,這座橋就用漢字,叫天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