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天步九重最新章節列表 > 一千二百四十七、誰死誰有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千二百四十七、誰死誰有理

龍剛不同意,怕不安全,但是苦勸不住,只好保護著李達向外面走去。朵蘭下令,帶著節杖,帶著紅羅傘蓋,以彰顯天朝威儀,李達也沒制止。

多剌在拒馬這裡守著,這是一個暴脾氣的人,看火兒沒敢動手,他一點點失去了耐心,問火兒,“你就想這樣讓他們訓嗎?訓得和孫子似的,你不敢開火,我來。”說著,喊道:“兄弟們,他們已經過界了,聽我命令,準備開火。”

火兒喊道:“多剌兄弟,你們是天朝的,使不得,還是我們來吧,到時候你們也好有個躲閃。要不然你們真的就是說不清了。”

“沒有什麼說不清的。你們都退下。”李達到了,下意識地向外面看了一下,有一排馬車,足有七八輛。

李達看多剌,多剌說:“大人,他們死人了,說是我們報復,故意在舍的粥裡下毒。”

李達吃了一驚,說:“死了幾個?”

“現在是七個,不知道後續還有沒有。”是火兒在回答。

朵蘭聽說出了大事,趕緊走開,念動咒語,聯絡地仙,可是一點聲息也沒有。她打算先在地府截住這些人的魂魄,問明情況再做道理。看起來這個辦法行不通。

她猜測,各處天眼,激戰正酣。不知道為什麼,她的心一直在揪著。

“本使去看一下,開啟拒馬。”李達果斷地說。

大家魂飛魄散,龍剛趕緊說:“大人,使不得,這些人現在都已經失去理智了,他們很可能做出過激的事了。剛才納蘭姐姐還說讓我把外圍的這些柵欄也貼上鬼符,怕一些宵小打我們使團和大人的主意。”

李達猶豫了,這是實話,出去大營,失去符道的保護,很可能會被邪祟怪譎趁虛而入。朵蘭說:“這樣吧,大人,我和火兒將軍出去看看。”這是再好不過的人選,大家都同意。

其實朵蘭有幾分無奈,她現在不敢離開李達,幾乎一步都不敢,但是納蘭的功法已經失去了,她出去有危險。她喊道:“火兒,帶著一哨人馬,隨我出去,大舉將軍,護著天使,眨眼睛都注意。”

不但王大舉,聽見這句話的人都吃了一驚,這已經是第二次囑咐王大舉了。大家清楚地記得,有一次陳魯也是這樣說的。

納蘭對自己以前的事在一點點忘記,也沒上心,只有李達,心裡門兒清,這朵蘭真的開始懷疑自己的妹妹了。

就在朵蘭要出去的一霎那間,大營裡傳來一陣嘈雜聲,一陣火光從馬廄方向沖天而起。朵蘭說:“大人,我們還是到馬廄那邊看看吧,我怕有邪祟進來。”

李達點點頭,朵蘭帶著韓六兒幾個親兵向馬廄跑去。火已經被撲滅,胡春帶著士兵們荷槍實彈地在後面守著。別說人,一隻蒼蠅也飛不進來。可是這火是哪裡來的呢?

胡春看到了朵蘭疑惑的眼神,說:“我剛剛判斷了一下,只有左邊的山上才有可能射箭過來,他們也許是先把外面的樹葉子點著,慢慢地燒進來。這麼遠,即使是十石弓也只能射到一半的距離,這個或許不是人。他也是靠不到近前,放一把火就走了。”

朵蘭點點頭,對胡春豎了一下大拇指,說:“我也怕有邪祟怪譎,趕緊跑過來,貼著符道就不怕,你們多注意吧,前面不知道什麼樣了。”

前面已經不可開交了。火兒和姚寶帶著一哨人馬和一個郎中走了出去。人潮洶湧而至,頃刻間把這些人團團圍住。

他們雖然是荷槍實彈,但是就像是一把沙子丟在了海灘上,太微不足道了。火兒全然不懼,這是自己國家的人,他是官員。他喝道:“你們讓開,給臉不要臉。你們那個死教長呢?昨天就是他叫的最歡,我都懷疑這一切是不是他操弄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話未說完,教長已經走了過來,撫胸一禮,說:“老爺的話小人不敢苟同,小人受眾鄉民之託,為桑梓做一些事,沒有對不起國家,對不起官長老爺,望明察。”

說的不卑不亢,擲地有聲。

火兒不願意理他,喝道:“都讓開,我們帶來了軍中郎中,給他們看一下,是什麼毛病沒的。都肅靜,把車趕過來。這麼吵吵把火的,走了也不讓他們安生走。”

這些人哭哭啼啼地把死者拉了過來。郎中看了一會兒,對跟著那個像醫長的人說:“這些人確實是中毒而亡。”通譯翻譯出來,大家群情激奮。

軍醫擺擺手,讓大家肅靜。教長趕緊喝止,說:“先生果然是高人,請說一下是什麼毒?”

軍醫說:“正要請教你們的醫長。”

醫長走過來,說:“我已經看過了,是鴆毒。”

軍醫說:“一點不錯,請問醫長,這鴆鳥在哪裡棲息?”

“在哈烈國和撒爾國一帶。”

“天朝有沒有這種鳥?”軍醫追問道。

“應該沒有,如果有,也是漠北地區。”醫長誠懇地答道。

軍醫心裡一陣輕鬆,高聲說道:“你們都聽見了吧?我們哪裡會有這種毒藥!一定是你們這裡有什麼情況。我是郎中,診斷出來死因,其他不歸我管,告辭。”通譯翻譯的聲音比他的還要大。

大家都聽得明明白白。

鴆鳥是一種鷹,是西域常見的猛禽,以毒蛇、蜥蜴、蜈蚣、蠍子等劇毒生物為食,劇毒無比,抖一下羽毛就會毒死一頭大象。天朝以前也有,很少,幾乎沒有他們生存的土壤,在唐朝時捕殺殆盡。

大家都聽到了他們的對話,沒聽到的互相傳話也都明白了,大家一時不知道怎麼去解決。

這時又有人說話了:“別聽他們胡說八道,我們這裡不出瓷器,怎麼我們家裡還擺著瓷器呢,還有絲綢呢?他們就是想逃避責任。”

這幾句話又把大家鼓動起來。其實人已經死了,死者已矣。開始的悲痛逐漸地在家屬的心裡消去了。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那句話,不能白死,要償命,這都無可厚非,從而衍生出經濟補償。死者為大,死者有理,人死了,但是家屬也鬧一個盆滿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