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楚懷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

屈原聽到楚王詢問,心中也有一些為難,他知道楚王對太學的學子並不放心。在他們沒有得到變法的紅利之前,他們首先是貴族子弟,然後才是楚王的臣子。唯有他們在楚王這裡得到巨大的利益,自立門戶,成為新的貴族之後,他們才是楚王的臣子,才會堅定不移的支援新法。

在成為新貴族以前,在自立門戶以前,他們與家族聯絡太深,極有可能受到來自家族的壓力。若是變法主力全是貴族子弟,一旦他們從中作梗,胡亂解釋新法,那麼變法的事情,十有八九要崩。

所以,推行新法,必須要有一大批與貴族牽扯不深的人。

此時,屈原想起了西北方向的那個秦國,當初商鞅變法,同樣也是舉步維艱。在秦國變法進行了十年,接下來繼續深入變法,已經難以為繼的時候,正是商鞅親自率軍攻打魏國,並不惜名聲,不惜背上罵名,以敘舊為名綁架了魏軍主將,才大敗魏軍,造就了一大批軍功新貴族,這才讓新法得以存續。

就在商鞅大敗魏軍的第二年,在這一批新貴族站穩腳跟後,在他們的支援下,變法才正式在秦國全面展開。

屈原之前每每從史籍上讀到此處,不由深深的意識到,秦國變法的成功,不僅是商鞅本人為成就千古大功而不拘小節,更重要的是,變法還得有一大批支持者,以及受益者,否則,變法豈能長久。

人亡政息,不外如是。

一想到這,屈原看了看楚王,這已經是楚王第二次將變法的事情託付於他了。

而現在,第二次變法才剛剛進行一步,就遭遇到這樣的挫折,屈原心中不禁沉甸甸的。

不過,在已經變法失敗一次的情況下,又被楚王放在襄陽十年,此時屈原雖然感到壓力極大,但同樣也毫無懼意。

接著,屈原沉吟許久,心中已經有所決斷,拱手道:“大王,這次各地舉薦賢才的事情,已經就此夭折,若想獲得足夠的人才,臣以為還需另想辦法。”

熊槐點頭道:“賢卿所言甚是,只是不知人才從何而來?”

屈原一臉肅然道:“大王,楚國的人才眾多,公門不少,私門更多。我楚國學派眾多,學問豈獨在貴族高第與大學太學。且不提老子學說,在楚國源遠流長,儒墨農三大學派,亦在楚國聲名赫赫。

太傅乃是道家大賢,老子嫡傳,門人弟子無數。楚墨首領已齒乃是我楚國工尹,這些年我楚國一直在扶持楚墨,現在,是楚墨回報楚國的時候了。農家之持牛耳者,許子正在主持修建江漢的水渠,其諸多門人弟子,正在為其效力,這其中,也不乏可造之材。

大王只需向三人開口,哪裡還怕人才不夠?”

此言一出,一直在屈原對面旁聽的陳軫頓時臉色一變,急忙行禮道:“大王,此舉還需慎重,宜緩不宜急。”

熊槐聞言,看了看陳軫,然後又看了看屈原,露出遲疑之色。

令熊槐遲疑的不是屈原的建議不對,而是此刻這麼做,是否會得不償失。

雖然屈原的建議的確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此時去這幾大學派要人,卻有一個嚴重的弊端,那就是動搖朝中政局。

如今楚國朝中的政局,一向是以公族為主,其他貴族為輔,再加上高高在上的楚王,三者共享權力。楚國雖然人才輩出,各大學派也都在楚國紮下了根。但是,這些人卻無法大規模的參與到朝中來。

原因就是因為遭到公族與貴族的抵制。

熊槐也不願意在這個收回地方權力的時候,打破郢都勢力的平衡,導致地方與朝中同時出現**。

所以,之前之所以明知道各大學派有人,但熊槐卻沒有去要,就是對朝中的貴戚的妥協。免得既讓地方離心,又跟朝中群臣鬧翻,如此,那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更何況,這些來,楚國地方的勢力雖然削弱了不少,但是,隨著朝中權勢的增強,無論是熊槐這個楚王,還是朝中大臣,權勢都越發重了。

景翠昭雎等人,全都有了一塊自己的封地,財力私兵都有所加強。

這種情況下,熊槐覺得自己去個各大學派要人,無疑是表明他這個楚王要借各大學派的實力,與群臣爭權。

這個誤會一旦形成,朝中群臣必然會出現恐慌,如此,郢都難以平靜下來。

失去了實力強大的公族的支援,自己這個楚王與屈原等人,能否壓服地方,讓變法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

熊槐心中沒底···

此時,屈原見楚王猶豫不決,自然清楚楚王的顧慮在什麼地方,想了想,開口道:“大王可是擔心引入各大學派的人之後,會造成朝中大臣的恐慌?”

熊槐點了點頭。

屈原見此,笑著拱手道:“大王,請給臣三天時間,臣必說服令尹,讓令尹親自向大王請求,引進各大學派的人才,以充斥地方。”

“哦!”熊槐一聽不用自己主動開口,而是讓景翠出面,頓時精神一振。接著,點了笑道:“好,三天時間,寡人還是等的起的。”

······

翌日。

為迎接接子,熊槐一大早便帶著群臣在宮外相候,並命人清掃從東門到楚宮的街道,以等候接子。

等候了大半個時辰後,熊槐遠遠的就望見一輛馬車疾馳而來,馬車到了近前,熊槐見是在城外相迎的屈原親自駕車,頓知接子已到。

待馬車停在不遠處後,熊槐不等接子下車,便主動邁步向前。

此時,接子等馬車停下,正欲下車,卻聽見屈原道:“先生,大王走過來了。”

接子聞言微微一愣,頓時想起昔日齊王的兩件事蹟來。

昔日王鬥見齊王,齊王派人請王鬥入宮一會,結果,王鬥卻說:

我去見大王是趨炎附勢,而大王前來見我則是禮賢下士,與其讓我背上趨炎附勢的惡名,敗壞齊王不愛大賢的名聲,還不如讓大王主動來見我,如此,還可成就齊王的美名,並成全了我。

齊王聽到這話,立即主動前去迎接王鬥。

另一件事,則是齊王見顏斶,齊王被顏斶狠狠的說了一頓,這才主動上前拜會。

此刻,接子一聽自己還沒有下車,楚王便主動前來相見,心中頓時一熱。

這次楚王可是與之前齊王不同,齊王是被說服的,也是被逼的。但是,自己可是什麼也沒有說,甚至還沒有下馬車。

而且,現在的楚王,可是名震天下的霸主,地位遠不是剛剛即位的齊王所比。而楚王給他的禮遇,已經超過齊王給他的禮遇。

如此,足見楚王的誠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