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海商1557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九十六章 圈起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九十六章 圈起來

有了大致的方向之後,楚昌明便開始忙活起銀行擴充事宜,在選材方面,王直也讓偵查局從中配合。

至於徐渭這邊,亦是召喚相關的大臣,開始分配各自的任務,為遷都事宜做好籌備。

在這期間,徐渭也強調了此時的重要性,所有人都必須守住口風,即便是家裡人也不得提起相關事宜。

而且王直還特意囑咐,所有參與的人員,都不能利用職務之便,事先在夷州購買地皮,亦或是房產之類的。

總而言之,王直就是要禁止官員從中獲利,影響市場的秩序,若是發現違反,輕則抄家流放,重則問斬。

當然,在警告之餘,王直也承諾,這一次遷都。所有帝都官員都會有配套的住宅,不同級別有不同的標準。

早知道現今首裡城的房價早就抄到了天際,很多新來的官員都是一家子窩在租的小房子中,這也是為何會有人主動上奏摺求遷都了。

如今大宋的官員在薪資一塊,定的都比較高,哪怕是不入流的官員,薪酬也能養活一家子的花銷。

不過這也只是滿足尋常的家庭消費,至於雜役以及僕人這些,那就得看官員家族給不給力了。

而且大宋也不禁止官員家人經商,無非是嚴禁以公謀私,至於對方憑實力賺取的錢財,自然是多多益善,畢竟這可是不少的稅收。

本來經商在那些讀書人的眼裡是上不得檯面的,不過隨著大宋商業繁榮,很多官員家裡的生意也做得紅紅火火,這種觀念便漸漸淡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加上王直這個皇帝,平時都是忙著各種商業,沒有比這個還要好的宣傳了,如今的大宋,早就已經跨進商業大國行列。

就在徐渭在朝內忙著遷都籌備事宜之際,民間也開始出現一些風聲。

“你們聽說了嗎?今日清晨,南邊的大道上,又發生馬車撞人,這可是本月以來,第二十五次類似事情了。”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如今咱大宋帝都的人口越來越多,而城裡的空間就這麼點,再加上各個商行的崛起,擁擠是不可避免的。”

“在這麼下去,估計以後咱們都不用再出來喝茶了,省的哪一天會被馬車給撞走了。”

“要是咱們的帝都能夠再大出一倍,那事情就不會這般糟糕了,我有個親戚前些日子升遷,來這邊報道之後,愣是租不到房子,如今還在我家借住呢。”

“這可是官老爺,而且還是咱們帝都的大官,連住的地方都沒有,這也太荒謬了吧。”

“有什麼好奇怪的,咱帝都的房子早就已經被搶光,若不是有些背景的,那也只能乾瞪眼。”

“這倒也是,不過你所說的帝都擴大一事,我倒有個法子,那便是遷都,將帝都遷移到更大的地方上去,不久可以解決了?”

“嘿嘿!你說的倒也不錯,如今咱大宋富有四海,地盤更是不斷地擴張,根本就不缺好的地段。”

茶館內,有好幾人正大聲地談論著,逐步地將眾人的話題,往遷都上面引。

這幾人便是偵察局的外圍人員,平時只要有指令,便會專門做這種引導輿論的事兒,每一次任務都會領取相應的酬勞。

有著偵察局的佈局,沒過幾天,整個大宋就已經開始掀起遷都的熱議潮,無論到哪個茶館亦或是公共場合,都會聽到相關的話題。

明眼人自然嗅出了其中的風向,知道這是官府在試探民眾口風,不過大多數人都只是順應潮流,跟著湊熱鬧而已。

這些少部分看的明白的人,自然是透過各方關係,想要打探此次大宋遷都的目標,想著要藉助此次機會,好好地賺上一筆。

不過有著事先的佈局,王直對於遷都訊息的把控極其嚴厲,徐渭這些人自然沒有敢於透漏訊息的。

因此,無論如何打探,外面的人只能是乾瞪眼,根本就搞不到一點訊息,只能是拿著大宋的地圖來進行推敲。

其實這些人在看完地圖後,也能猜得到大宋的目標是夷州島,畢竟這裡已經發展起來,而且無論是戰略地位,還是地理位置,都非常適合。

但是即便推敲出夷州島,但整個夷州這麼大,具體到哪個城,這個就難以琢磨了,就算將靠近大明的西部去除,還是有著一大片的區域。

而且這些人也擔心即使猜對了,到時候花重金購入大量地皮,而王直卻是因此而改變原定計劃,選擇另一個地方,那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最終,這些想要分杯羹的人,只能是按兵不動,等著王直的下一步驟再說。

至於廣大民眾,則是看不到那麼多深層次的東西,只會是人云亦云,跟著熱議遷都的利弊而已。

當然,這些人當中,只要不是首裡城的,大多都是看熱鬧的心態,畢竟遷不遷移,跟他們的關係並不大。

只有在首裡城亦或是附近區域的民眾,才是真正的關注,這些人裡頭,有些是支援遷都的,有些則是反對。

支援的大多都是在城內沒有住房,亦或是一家子擠在小房子的人,而反對的則是那些原先的本地人,以及後來搬進來的豪族世家。

其實就如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來,遷都的支援與否,說白了便是與切身利益相關。

王直自然不可能要求全部民眾都支援遷都,之所以放出風聲,一來是試探民意,二來則是順勢引導輿論,只要有一定的支持率,便能夠著手遷都事宜。

而民間的反應,並沒有出乎王直的預料,接下來的事情,便是按照徐渭所制定的具體方案,按部就班地進行遷都事宜。

當然,在這之前,必須得先將選定的目標,也就是夷州的基隆城一帶,方圓幾十裡地的領域,全都給圈起來。

可以預見,大宋新的帝都建設,牽扯到的利益非常龐大,若是不事先將目標給搞定,到時候讓聞到腥味的豪商們搶先一步,那也會造成麻煩。

即便是最終因此而改變計劃,但也會浪費不少前期準備所花費的精力,並且還會對大宋一國之形象,產生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