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海商1557最新章節列表 > 六百零七章 唇亡齒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百零七章 唇亡齒寒

對於此次大宋介入中亞戰役的舉動,奧斯曼帝國在獲得相應的訊息之後,立即便進行對大宋的聲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奧斯曼帝國對外聲稱此次中亞戰役,是兩國之間幾百年的正常糾纏,一切外界的介入,都是可恥的。

而且奧斯曼帝國還拉上了歐盟,對王直這邊亦是發來了警告,若是大宋再對中亞局勢插手,那將會觸犯到歐盟的利益,到時候將會引起連鎖反應,甚至爆發世界大戰。

奧斯曼帝國的算盤打得很精妙,雖說中亞戰役是他所發起的,不過如今遇到了困難,卻是要將歐盟給拉進來。

當然,對於此次的戰役,歐盟倒是不會袖手旁觀,他們也不想看到大宋實力繼續攀升,即便這裡不是歐洲的區域。

在北歐局勢發生改變之後,歐洲各國的態度就已經發生了轉變,從以前對大宋不聞不問,開始逐漸重視起來。

此次中亞戰役大家夥都知道是奧斯曼搞起來的,不過大家夥都不關心這個,即便這邊打得稀巴爛,也不管他們的事情。

不過如今大宋介入中亞戰役,這裡的事情就變味了,開始引起了所有勢力的關注。

大家夥都很清楚,若是讓大宋佔據波斯王朝,那其疆土將會延續到西亞地段,直接跟奧斯曼帝國對峙。

而奧斯曼帝國的疆土,已經涉足到歐洲,到時候大宋跟歐洲也會直接對峙起來。

雖說在北歐地帶,大宋跟歐盟的對峙已經避免不了,但大宋在北歐的勢力也僅限於這一塊地盤,其中還隔開了一大片的海域。

即便大宋在北歐發起攻擊,其戰線也會拉的很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實力。

中亞這邊可就不同了,大宋的疆土從東亞直接蔓延到了印度省,一旦將波斯王朝也吞併進去,那其疆土將會繼續蔓延。

在疆土煉成一整片的前提下,到時候大宋對於歐洲也就能夠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便是因為這些考量,在奧斯曼帝國發出公告之後,整個歐盟都行動了起來,開始不斷地向大宋方面施壓。

經過王直的這一個動作,原本只不過是奧斯曼跟波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如今卻是變成了關乎全世界的戰役。

面對著歐盟的施壓,王直倒是沒有直接退縮,中亞地段對於大宋,跟北歐的意義可就不同了。

之前在北歐一帶王直之所以沒有更進一步地出擊,主要還是考慮到戰線太過遙遠,無論是後勤物資,還是對整個戰爭的掌控,都極為不利。

但此次的中亞便沒有了這個顧慮,王直並不用從華夏本土運輸物資? 所有的用度,都能夠從印度省就近進行滿足。

要知道印度省這邊不僅僅有著陸軍分部,還有著海軍艦隊,無論是哪個方面,都可以向中亞戰役支援。

也就是有這些基礎,王直才在開始之時? 就已經定下了插手中亞戰役的決策。

王直已經做出的決策? 自然不會因為歐盟的施壓而停止,從始至終,他都沒將這個歐盟放在眼裡。

如果說歐盟能夠真正擰成一股繩? 做得到真正的攻守同盟的話? 王直倒是會忌憚三分。

但實際上,歐盟也就是徒有其表而已,其中各國無論是利益方面? 還是歷史仇怨? 都令其達不到真正的整體。

因此? 在歐盟發出施壓之後,王直只不過是相應地發了一個公告? 聲稱此次大宋的介入? 是收到了波斯王朝的求援。

而且鑑於波斯王朝同大宋有著相鄰的情誼,王直對於中亞戰役不可能袖手旁觀,更何況大宋也擔憂奧斯曼在攻佔波斯王朝之後,會進一步威逼到印度省的疆土。

為了避免唇亡齒寒的境地,王直此次的支援,只不過是為了援薩抗奧而已,也就是支援薩法維王朝抵抗入侵的奧斯曼帝國。

當然,等到將奧斯曼帝國逼退出波斯地帶之後,大宋也會相應地進行撤軍,並不會主動去奪取波斯的政權。

王直的這個公告,直接闡明了大宋出軍的意圖,倒是令波斯這邊放鬆了不少。

雖說之前波斯這邊並沒有真正派出求援的使者,不過大宋都這麼說了,他們也順勢地進行了回應,聲稱之前亦是向大宋申請過援助。

以波斯如今的境地,他們只能選擇相信大宋是真的為了避免奧斯曼更進一步侵犯,而主動出盡支援的。

畢竟眼下除了大宋之外,再也沒有哪一方能夠像波斯伸出援手,如今只有先解決掉奧斯曼軍隊後,再考慮其他的。

當然,王直的這一套說法,在歐盟方面看來,並沒有多少可信度,在他們看來,如若大宋真正想支援的話,根本就不會等到這個時候。

不過眼下大宋跟波斯雙方都達成了默契,其他人也不敢多說什麼。

而最為鬱悶的,便是奧斯曼帝國這邊了,花費了那麼大的精力,消耗了如此多的傷亡,如今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了,沒想到半路殺出了大宋。

本來還想著藉助歐盟的威視,讓大宋忌憚一番,沒想到人家簡單的一個公告,就令歐盟這邊啞火了。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件事情從根源上,就食歐盟各國不願直接面對大宋,只要還有迴旋的地步,他們都樂於窩在自家的地盤裡。

因此,在大宋發出公告,聲稱此次支援只不過是幫助波斯王朝驅趕入侵的奧斯曼軍隊時,各國都沒有再發表意見。

而奧斯曼軍隊這邊,也只能是硬著頭皮跟蒙古騎兵對峙,等待著戰局的發展方向。

雖說在兵力上奧斯曼帝國要處於優勢,但在面對蒙古騎兵之時,他們不敢主動出擊,而是老老實實地佈置著防禦陣。

當歐盟選擇不插手此次中亞戰役的訊息傳到之時,奧斯曼帝國的指令也隨著傳到了前線。

這一次的指令,倒是令前線的奧斯曼軍隊全軍上下都松了口氣,他們不用再面對眼前這個恐怖的對手了。

要知道就在外界相互扯皮的這段時間裡,蒙古騎兵對奧斯曼軍隊展開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