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憶昔大唐貞觀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風亮節,儒家教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風亮節,儒家教義

孺子袍著身,孔穎達多年彎曲的後背,都忍不住慢慢挺正。

看著李世民和殿中百官,孔穎達神情十分淡然,似乎朝堂這一切已經與他斷絕了關係一樣。

可李世民又給了他一個爵位,作為一個並未參與玄武門,也沒有隨李世民一同奔赴沙場的秦王府掛名學士,如此一個爵位,絕對稱得上是一種嘉榮。

永世不削,這個爵位將一直伴隨著孔穎達,哪怕他犯了大錯,爵位依然保留。

只是可惜,並非傳世爵。

而孔穎達也不想要傳世爵,若是後代不努力,這爵位反而變成了他們賴以生存的保障!

一身孺子氣,兩袖空無物,唯有書卷在手,天下誰人與共?

離開朝堂的孔穎達心中說不出的豪邁,頗有一種看慣人生百態,前路風雨無阻的感覺。

“先去拜會秦王殿下!”

一想到點醒自己的李方晨,孔穎達就忍不住心中感嘆,時勢造英雄,大唐人傑,當以秦王殿下為首。

一路上百姓多有旁觀,孔穎達沒有任何不適,反而經常對著兩旁百姓施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官,在長安百姓也是識得的,尤其是孔家孔穎達,可誰都沒想過,他會穿著一身儒家打扮,行走在大街上。

後面緩緩跟著的車駕,也不知因為什麼,難道今天他瘋了不成?有車都不坐?

完全靠著步行,從皇宮出來,走了半個時辰,才來到秦王府門前。

忍不住呼吸的變重了幾分,看樣子年紀大了,這種行路方式他有點吃不消。

“勞駕通報一聲,儒家孔穎達,求見大唐秦王殿下!”

“使不得,殿下直言,老大人可以直接入府!”

“如此?多謝小哥!”

朝堂上發生的事情,李方晨怎麼可能會不知道,而且還是李世民專門派人來問的,初聽聞李方晨都嚇壞了,這孔老頭瘋了不成?

對方明顯誤解了李方晨話中的含義,反而進入了更高一層境界。

想清楚事情真相的李方晨哭笑不得,嘆氣道:“如此也好,我大唐後世之基,穩了!”

隨後安排府中下人,若大儒孔穎達到府,可以不用稟報,直接請他進來。

沒成想,對方出了朝堂第一站,就是他秦王府。

“民,孔穎達,拜謝秦王殿下點播之恩!”

“有禮了,快請起,想來孔大人已經想通了?”

既然對方誤會了,李方晨也就沒多做解釋,如今這樣的結果更好。

孔穎達笑著起身,隨後嘆道:“空活一生,若非殿下點播,孔穎達只怕還會沉迷在朝堂之中無法自拔,實在是不孝子孫,有愧於先祖。”

李方晨派人給他備上一份茶點,請他坐下閒聊,還親自為他添茶。

換做以前,孔穎達只怕不敢喝,如今嘛,他又有何懼之?

孔家對於李方晨的態度,由原先的敬佩、轉換成了如今的大儒之禮相待之。

光憑那報紙上兩篇驚人之作,足以稱得起李方晨大儒的身份。

“可想過今後有何打算?”

孔穎達笑道:“不曾,本想著與先祖一樣,周遊大唐,收弟子三十六位,可是看到殿下,孔某反而將這個打算忘記了。”

李方晨忍不住問道:“為何?”

孔穎達輕品茶水,嘆道:“好茶。”

李方晨翻了個白眼,問你正話,你這老頭怎麼還跟我兜圈子呢?

所幸孔穎達並沒有讓李方晨失望,隨後給出了答案,“秦王殿下,孔某想知道,您對於儒家是何看法?”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此言,孔老可知?”

孔穎達點頭,“此乃董仲舒之言,用策漢武帝!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李方晨微微眯眼,“那麼敢問孔老,此言有錯否?”

孔穎達沉寂下來,作為最大的受益者儒家來說,無錯!對於那個時代來說,也無錯!所以他不開口,不回答,他相信秦王殿下會給他一個解釋。

李方晨站起身,背過手又問道:“士農工商,來源何處?士為何物?”

孔穎達答道:“先賢管仲所著《管子》第五篇!先秦記載中,士泛指識字懂識之人,有士之子恆為士之說;到了漢代,中正品第者,皆為士;如今我大唐,百官世家皆可為士!他代表著一種地位,一種身份!”

“那麼,本王想問,這身份究竟是好是壞?”

孔穎達再次閉口不言,這是第二個他答不出來的問題。

“墨子講,庶人、士、大夫、諸侯、三公、天子,組成一國之上下尊卑;荀子言,農農、士士、工工、商商;孟子書,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本王想問,農前士後,還是士前農後?士為何意?”

兩個問題,孔穎達瞳孔中寫滿了震驚,因為他答不出來。

輕拿起一塊糕點放入嘴中,李方晨一點都不著急,反而十分期待,他想知道孔穎達究竟是何想法。

這後幾個問題,說白了都在討論一件事情,士,究竟代表著什麼?

而那第一個問題,卻是發自內心的探尋,儒家獨大,就真的好嗎?

作為士中的一員,作為儒家的一員,這兩個問題孔穎達根本無法作答。

違心而論,有違儒家本質,可若實話實說,他不能,也不敢。

李方晨最後問了一句,“先賢所言,就真的對嗎?”

孔穎達明白了,就想之前秦王與百官所言,時代在變化,沒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他答不出並非是因為自己學識淺薄,而是這本來就是一個矛盾之處。

董仲舒無錯,漢武帝也無錯,那時的漢朝需要如此!

士和農,哪個在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是大唐的一部分,密不可分。

他們都扮演著各自所需要的角色,去完成在以某一階段他們該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該做什麼?

難道繼續以後來者的身份,去評判前人的所做所為嗎?

是非功過留給後人評說,眼下更重要的是,拋去對於先人所授知識的束縛,從而更進一步!

孔穎達忍不住嘆道:“殿下大智慧,孔某不如,不如啊!”

李方晨卻大笑起來,對孔穎達道:“本王要變革大唐,為後世打下一個堅不可摧的基礎!孔穎達!你可願助本王一臂之力?”

孔穎達拜身道:“願與殿下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