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憶昔大唐貞觀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八章 秦王歸,迎軍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八章 秦王歸,迎軍亭

秦王行軍,所過各州城,百姓夾道歡迎,只不過秦王軍隊,未曾入城,繞路而行。

州府道守,一個個實在不明其中含義,又不敢貿然去請秦王,只能作罷。

對於城中百姓希望瞻仰秦王的念想,裝作視若無睹。

連著十六日,秦王繞路七州,李世民接到訊息的那一刻,就知道大事不妙。

同樣送來的還有李恪的手書,“父皇在上,兒臣恪先行告罪。”

一看這開頭,李世民就忍不住頭皮發麻,“看樣子李恪他們幾個,對於鈺兒還真是維護。”

明明可以拖著,為什麼著急說出來,因為李恪希望李方晨去討一個答案。

哪怕這個答案最後不盡如人意,他也要讓二哥明明白白,不被人矇在鼓裡。

“兒臣與五弟到王庭已有半月,兄長在此,一言既出千軍亦隨。兒臣心中惶恐,因兄長愛兵,故而手下士卒無不敢效死命,猶豫再三,選擇如實相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兄長知情後,獨坐一日,千軍守在其身,幾位國公更是因此每每針對各位大儒。

突厥王庭之功,非兄長莫屬。兒臣聽營中軍士談,天山上起風寒,九成人病倒,是兄長想盡辦法,才使得半數存活。軍士道,願為秦王刃,屠戮異族血。

七千快馬奔襲定王庭,夜中擺酒,無不涕淚感慨。如兄長府中護衛者,二十一存八。

兄長臂、膀、肩、背,共計四十三處傷疤,雖未致命,確實為我大唐流血所得。

兒臣拜請父皇,讓兄長放縱一回!”

滿書皆請功,李世民忍不住斥責道:“該死的臭小子,這哪裡是請求,分明就是逼宮!”

不過李方晨放下秦瓊和柴紹,只領六千人回唐,已經算是收斂了。

從信中可以看出,若當時李方晨登高一呼,那唐軍中怕有九成願意為他效死。

突厥兩道瞬間化為一國,李世民可能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

他不希望看到那一幕,李方晨同樣也不希望。

這次返京,若是處理好了,秦王依舊是秦王,若是處理不好,父子離心,君臣離德。

隨後幾日,太子、魏王等人陸續求見,話中含義十分簡單,“請父皇準允,請二弟(二哥)放縱一回!”

李世民略有嘆氣,他何嘗不想,可是不能!

李淵已經派人詢問他,李元昌究竟所犯何錯,為何會被關進大理寺之中?

可李方晨返京的訊息一傳入宮中,李淵的話鋒就變了,“李元昌那個畜生,到底做了什麼?”

愛徒明顯被人激怒,不然又怎會棄大軍不顧,領兵返京。

被逼無奈,李世民將事情原委告知李淵。

李淵聽後險些昏厥,他從沒想到,自己愛徒竟然會收到如此大的委屈。

更麻煩的問題是,眼下如何才能保住李元昌的性命?

秦王從軍歸,身上殺氣還未散盡,若是強壓對方士氣,只怕會適得其反。

到那時,真的要刀兵相見的場面,絕不是李淵和李世民可以接受的。

擴土之功遠高於一切,妄殺功臣,怕是他李家的大唐頃刻間就得覆滅。

“陛下,還有三日,秦王殿下就回到長安城外。”

“派人,告訴他們,十里迎,百官奉!”

“這......會不會?畢竟殿下並非同大軍返京.....”

“王庭是秦王率領手下七千士卒打下來的,難道這功勳還不足以讓百官迎奉?告訴他們,秦王此歸,是要見血的!”

“是!”

長安城中風雲動,一個個之前斷定秦王已死的官員,臉色煞白。

陛下言,秦王歸,要見血!

真到了秦王歸京那一日,城外十里亭早就是人滿為患了。

除了相迎的百官與皇家親軍之外,許多長安城中的百姓也慕名而來。

李世民並沒有安排戒嚴,變相給李方晨傳遞好感,如若不然天曉得這個臭小子會幹出什麼樣的荒唐事情。

遠觀,一隻訓練有素的軍隊正在向這邊趕來。

說實話,跟想象中略有差距,有一種老舊殘兵的感覺。

離近之後,更是引起呼聲一片,大多軍士身上傷口未曾痊癒,都有白布綁著。

還有一些軍士身上的盔甲都是七零八落,十分讓人心疼。

可就是這樣一支軍隊,竟然打下了整個突厥王庭,未有人敢生出小窺之心。

雙方距離百米時,首騎止步,全軍豎停。

氣氛略顯凝重,因為皇家親軍千牛衛發現,這只軍隊兵不解刃,長槍一直控在手中,完全還處於戰鬥的狀態。

李世民高聲喝道:“吾兒,在外辛苦,卸甲歸軍,朕與宮中為你設宴!”

李方晨抬起右手,全軍下馬,但盔甲不卸。

走近五十步,李方晨躬身行禮,“拜見父皇!”

李世民笑道:“回來就好,來人上酒!”

千牛衛軍士根本不敢靠近,這群將士的煞氣太重,離近了總感覺小命不保。

“右武衛!右威衛!”李方晨轉身而喝。

兩衛三千人同時上前,其聲喝道:“奉秦王令!”

非帥,非將,乃是王。

聽得李世民眉頭一挑,軍威甚重啊!

近一年的時間,他的小鈺兒,如今已然有了這般氣勢,實在罕見。

“卸甲!”

將士同聲應喝,“尊秦王令!卸!”

三千人動作如一,場面極為震撼。

一個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身上佈滿了傷疤,根本沒有穿素衣。

“飲勝!”

李世民看了一眼白狼軍依舊是戒備狀態,不再多言,畢竟名義上白狼軍是秦王私軍,管不得!

兩衛之兵未曾領會聖人意,反而目光一直注視著最前方那個挺拔的身軀。

“飲勝,歸家!”

李方晨下了兩道令,一為準飲,一為散軍!

軍命難為,哪去酒碗一口灌下,隨後將甲冑掛在馬匹上,緩緩向前行進。入城之後,自有人安排他們回營歇息,他們不屬於私軍,必須如此。

三杯賀軍勝,在李方晨面前不復存在。

看到兩衛軍士安排妥當,李方晨對著李世民再次施禮道:“兒臣多日趕路,甚是疲憊,勞煩父皇帶人相迎,心中感激。還請父皇與眾位大人歸京,兒臣還要安排白狼軍,請多見諒!待得明日早朝,兒臣再為父皇稟報軍情!”

大軍未歸,李方晨這屬於提前離場,很多禮節都可以跳過不提。

只要在第二天給李世民一份戰爭“報告”,同時告訴長安,他秦王鈺回來了!

說完後,與三千白狼軍掉頭,不入城,迴轉三十裡,返回原先獨屬於白狼軍的軍營之中。

李世民臉色數次變化,最後都是無可奈何。

不是大軍,不用迎歸。

李方晨這屬於公務迴歸,是有要事稟報,手下六千將士報的是傷兵,任何人都不能拿此作為攻伐他的口諫。在戰爭已經結束的前提下,大軍一天不歸,李方晨他就可以重新聚攏起那些歸京的兩衛士兵,與他一同作戰。

看樣子,李方晨已經做好了打算,一切都要看明天朝堂之上,他究竟要做些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