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憶昔大唐貞觀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宮敘事,太子憂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宮敘事,太子憂慮

祿東贊三人,一臉怒意地盯著李方晨,恨不得食其肉,斷其骨!

“不要這麼看著本王,不然本王會忍不住送你們離開!”

李方晨毫不掩飾自己的殺意,對於吐蕃此番來使,究竟是何目的,他深表懷疑。

“二哥所言甚是,依我看,還不如直接解決了他們,讓吐蕃和突厥一樣豈不美哉?”

李泰出現在李方晨身後,目光略有陰寒地看著面前幾人。

祿東贊等人打了個哆嗦,大唐魏王頗受皇帝寵愛,如今正在與太子爭位。得罪了一個秦王就讓他們如此被動,若是在得罪一個魏王,怕是吐蕃真的和親無望了。

“二弟,近日可好,為何不早點出來。”

太子也過來了,三位大唐皇子聚在一處,格外引人矚目。

“哼。”

看到太子,李泰頓時沒了繼續待下去的興趣,“二哥,過幾日我再去秦王府尋你。”

李承乾並未阻攔,而且看上去還有點如釋重負的意思。

李方晨也沒有再管這三個吐蕃人,與太子一道離開,心中不少疑問還尚未得到解決呢!

這才使得祿東贊三位吐蕃使者松了一口氣,今日之事他們已經全部怪罪到了秦王頭上。

“先回鴻臚寺,這幾日必須再拜訪幾位大唐的重臣才可以。”

祿東贊算是看明白了,一些個四品的官員,關鍵時刻真沒有多少作用。

和親之事決不能就此罷手,他們還需細細謀劃才是。

而且祿東贊已經有了大概的人選,從此次朝會上的見聞來看,秦王明顯屬於軍伍之列,所以各位國公老將絕不是他們的首要拉攏目標,反倒是文臣方面,才需要他們全力拉攏。

可他們暫時還沒有搞清楚情況,那就是秦王這一番言論之後,大唐還能否容下他們?

“二弟,多日不見,可是有些清瘦了。”

另一邊,李承乾拉著李方晨左上一輛馬車,趕往東宮。

李方晨笑道:“怎麼會,我這整日吃了睡便是睡,應該是發福了才對。”

“哈哈,二弟所言甚是,今日難得一見,定要在我宮中擺上一宴!”

“聽太子哥的便是,只不過我有一問,還請太子哥解惑。”

李承乾苦笑道:“可是青雀?”

李方晨點頭,繼續道:“為何如此?是父皇安排的嗎?”

李承乾嘆氣道:“此事說來,還是與二弟你有關!”

“哦?此話何解?”李方晨略有驚奇,自從回了長安,他要多老實就有多老實,簡直快發展成一位徹底的宅王了。

“說來也是怨我,青雀擔心我再因你功大而心生間隙,同時加上李元昌的蠱惑,便有了與我爭位之心。其實說到底,還是我這當兄長的,之前做了一件錯事。鬧得如今青雀對我並不信任,在他看來,我怕是早就沒了容人之量。”

待秦王尚且如此,那麼其他皇子呢?最後又會變成一個什麼下場?

“太子哥多慮了,依我看青雀也就是一葉障目,回頭清醒後來,我們還一樣是兄弟。”

李方晨不好多說什麼,安慰對方一句,免得關係最後越來越僵,到時候他兩面為難。

李泰要爭位,李方晨也不好阻止,畢竟人家李泰有這個資格。

就和他一樣,也有資格,但是這個資格或多或少帶著水分,畢竟他是半路成為皇族的,說不準別人會不會以這個為藉口來攻伐自己。

“算了,一切事情皆有定論,若青雀當真有才,我讓出去,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相對而言,李承乾十分開明。

以前他就十分羨慕二弟李承鈺,總能去做一些自己想做而又不能做的事情,可他不行,因為他是太子,肩負著儲君之責。

如今出了一位競爭者,從父皇的意思來看,似乎對於這種局面保持鼓勵的態度。

如果說,李泰在他二哥身上學到了穩重和與人親善,那麼李承乾學到的就是一種釋然。

非名利不可取之?

此言差矣,短短幾年,皇家子嗣從秦王鈺身上學到了不少他們從未想過,更是從未接觸過的人生態度。

試想當年,李方晨視皇宮如牢籠,整日叫喊著離開長安,李承乾又豈會一笑而過?

偶爾也會思考,明明是他人求都求不來的好處,可為什麼自己的二弟卻一臉嫌棄?

一言一行,總會影響身邊人的所作所為。

李方晨曾經非常出格,如今只不過是壓住了本性,可這並不代表他就願意被當做一條家養的小蛇。

許是真龍騰飛日,展翅萬里震天兵。

一次平叛僚人,一次奔襲王庭,徹底為其他人開啟了眼界。

原來他們所求的並非只是權力上的大小,更多是一種對於國家的態度。

百年大計輕易而獻,不求任何回報,李承乾依稀記得有一次李方晨醉酒,他問的話。

“二弟,為何你明明有大功在身,卻從不去掌權?”

李方晨迷糊之際,給了李承乾回答,“天塌了只會去砸那些高個子的存在,做人要懂得明哲保身。更何況,我志不在此,與其考慮人心善惡,倒不如騰出手來給後世人做個好榜樣。”

這話也深深印在了李承乾的腦海之中,至於李泰,他那時候早就昏倒了,哥仨裡面,就他酒量最差。

把掌權者比作高個子,也算是一種趣味了。

李承乾細想之後忍不住笑了,說的不錯,確實如此。

在東宮吃上一頓,席間李方晨和李承乾聊了許多,不僅僅是近日來的所見所聞,更多是對於吐蕃等國的一些見解和看法。

“他族未必心善,效仿大唐而強大自己才是他們最想要的。若是一個國家官員對大唐畢恭畢敬,凡有所學必定高唱大唐盛名時,太子哥你可得注意了。說不定若干年之後,我唐之書籍、手藝、乃至學派,最後都會變成別人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二弟,這又怎麼可能?莫要說笑!”

“我可不是在跟你說笑,到時候人家指不定還會說,你我皆是他族血脈,大唐是人家建立的。如此篡改歷史者,你待如何?”

“打!殺他個片甲不留!”

“可若是打不得呢?”

“這......如何打不得?”

“唉,時候不早了,太子哥早些休息,臣弟先行告退。”

“我送你。”

這一番話留下了,整整一夜,李承乾都未曾入眠,在思考李方晨話中的含義。

或許二弟說的有幾分道理,無長久之國,唯有千古流傳的歷史文化。

倘若真有一日,歷史也遭到他人篡改,那麼他大唐之後的各國,又該如何是好?

二弟說打不得,不外乎兩種可能,一為對方實力強大打不過,二為局勢艱險,不可輕易出兵。

無論哪一種,似乎後世都會進入一種舉步維艱的感覺。

明明是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在李方晨說完後,李承乾有了一種不好的猜想。

“若真如此,孤怕是還真要爭上一爭,不為權勢,只為給後世開一道先河。明正典史,亂編國史者誅!意謀國利者誅!通敵叛國者,三代殺絕!”

後幾日,未行朝會,祿東贊領著另外兩衛副使,在長安城中到處送禮。

作為在文官裡最具影響力的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三人,也就成了他送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