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憶昔大唐貞觀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吐蕃叛亂,苟戍陰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五章 吐蕃叛亂,苟戍陰謀

皇家三位貴胄,三天內全部失權失事,鬧得亂子可不是一般的大。

再加上兵圍秦王府之事,長安城中風雨動盪,無人入眠。

而作為最大的“受益者”,魯王李元謹正架著馬車,向長安趕路。

同行不過千人,還有商隊的名頭打掩護,完全不用擔心暴露的事情發生。

既然他二兄李世民可以發動玄武門兵變,那麼他魯王李元謹為何不能再引發一次?

車前護衛喊道:“殿下,再有三日,我們便可進入長安城中。”

“嗯,先生那邊可曾安排妥當?”

“請殿下放心,我們的人手,都已經潛入長安,只等先生謀劃見效。”

“甚好!”

六千多人,潛入長安,說實話真心不算多少,可戍又豈會打無準備之仗?

吐蕃人已經快馬返回,估計再有十幾日,邊關必有戰事發生。

到那時,苟戍第三個計劃就可以啟動。

長安必出兵,餘留者不過兩三萬人。

玄武門必有重兵,李世民決不允許當年之事再行發生,可若是換做其他城門呢?

比如,朱雀門?

破入皇城,皇位抬手可得。

李元謹甚至已經暢想到自己位尊九五,百官朝拜時的景象了。

至於是否會引起天下諸王反抗,這實在太簡單不過了,當初李世民怎麼做,他就怎麼做!

李淵封他太子,李世民再給他封一次,然後從太子繼位,旁人也不會說什麼。

只不過,需要大肆封賞一遍,用以安撫那些朝中大臣,不然難免會留下口舌之爭。

“本王為帝,先生當得帝師之稱!”

一想到苟先生為自己跑前跑後,諸多謀劃如今很快就要成真,。

對待苟先生更是每每讚揚,從未有絲毫責罵。

人才難得,如今都在做掉腦袋的事情,李元謹很清楚,他還需要苟戍為他效命。

等到大業成時,允他一個國公加帝師的名號,以後乖乖待在長安養老便是。

只不過近日來,李元謹好生了夜中笙歌,無女不歡。

而李元謹手下中,除了戍也並未有其他人覺得這是個問題。

渾然不知,早在前一段時間,李元謹的廚子就被戍動了手腳。

倒是李元謹那些招攬過來的手下,戍並未有任何接觸,明面上完全是為了魯王辦事。

畢竟身為一名親王,怎麼可能沒有幾位自己的親信。

萬一這其中有魯王的親信,戍這麼一接觸,豈不是完全暴露?

而魯王手下其餘投靠之人或是親信,一個個卻從未想過和戍奪權。

他們最聰明的一點在於,明知自己沒有這種本事,就不會伸出手進行嘗試。

秦懷玉領著守在秦王府的六千秦王麾下老兵,起軍出城,實則就在城外不足三十裡處安營。

為擔心長安發生變故,秦懷玉特地派探馬淺裝入城打探虛實。

接連三日,苟戍就好像消失了一樣。

而他去過大理寺監牢的訊息,也被李世民收入耳中。

“戴胄你到底還能不能當大理寺卿?不能當就立馬給朕讓出位置,大唐有才者,非你一人而已!”

老實人總捱罵,戴胄也搞不清楚,怎麼誰都來給自己找麻煩?

不對!應該是明明自己很聽話,可總有壞人要給自己找些事情做,做不好還要掉腦袋!

頂著李世民的壓力,戴胄再三保證一定會查明究竟發生了何事,並一定會將那人繩之以法。

實際上李世民很清楚,戍易容的功夫,戴胄很難抓到他。

而且這偌大的長安城中,不一定沒有對方的眼線或是“狗腿”。

李世民並沒有詢問他人,戍到牢房中說過什麼。

“如此低劣的栽贓之法,還真以為朕會相信不可?”

剛查明此事與戍有關,戍就冒頭,而且故意出現在秦王面前。

這更加坐實了李世民的猜想,秦王是“無辜”的!

那麼究竟主使者是誰?

自己這邊剛查到的資訊,就立刻被人探知,然後派戍演了這麼一出?

仔細想想,能有如此手段的,非宮內人不可為之。

連著幾日,戴胄一無所獲,可邊關的一條緊急軍情,卻打破了李世民繼續追查此事的決心。

“你說什麼?吐蕃竟敢率軍犯我大唐邊境!”

“回陛下,十萬人馬已到我唐雅州、茂州兩地,如今正值圍城,似是要與大唐談什麼條件!”

“豈有此理!區區吐蕃小國之地,也敢冒犯天威!李孝恭!”

“臣在!”

“朕命你為帥,領軍五萬,從十六衛抽調,侯君集、張公瑾為將,擊潰來犯之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臣,領旨!”

確如戍之前謀算的那樣,長安十六衛再次被抽調。

而已經到達長安的魯王李元謹更是有些迫不及待,“先生,大事可成矣!”

戍搖頭道:“為時尚早,殿下還需再等待幾日!”

而戍心中卻在想,如何讓李世民給秦王放出來,然後讓秦王立下救駕之功!

不僅他在想,李世民也在想,如今秦王入獄,要是沒有個名頭就隨便給放出來,終歸是丟了他李世民的面子!

而牢中的李方晨,卻是無比冷靜。

吐蕃來犯的訊息,還是戴胄派人告訴他的。

另外幾間牢房的十七等人一個個摩拳擦掌,恨不得出獄大幹一場。

“如今大唐兵強馬壯,火炮在手,一個吐蕃成不了大患!”

“那殿下您的意思是?”柴哲威忍不住問道。

“本王只是覺得,這其中另有隱情!”

回想前幾日,戍說的那一句話,自己很快就會被放出來,是不是也和這有關?

經過李方晨這麼一講,七將也就絕了出獄打仗的心思。

是啊,眼下都還在大理寺關著呢,就算真打仗,和他們又能有什麼關係?

“殿下說的在理,可我們一直待在這裡,也不是個辦法啊!”

“無妨,本王沒有那麼嬌貴,這種關押的日子,還不算特別難過。”

李方晨表面上很輕鬆,實則心中不無擔憂。

如今大唐正是最好的局面,萬一出了什麼亂子,那可絕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畢竟自己費心費力許久,不就是為了讓大唐越來越好嗎?

除此之外,對於戍的陰謀,也是讓李方晨擔心的另外一層原因。

因為未知,所以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戍要做的不僅僅是把自己放出去那麼簡單,凡有謀劃,必有大計。

第一次見面,他憑一人之謀,靠著宮中人傳來的一些資訊,險些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冒牌的存在。

此人好行險計,所圖甚大,若是從這一方面考慮,那麼他最終的目的,絕對和龍位有關!

“來人!請把戴胄給本王喊來!”

想通這一層,李方晨心急如焚,若李世民中計,調大軍離長安,豈不是正好中了戍的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