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憶昔大唐貞觀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王問,王績悔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王問,王績悔悟

“不知東皋子先生師承,可是與文中子同出?”

“自然,家師......”

李方晨卻起身,臉上略有不屑,“汝家師何人,本王無需知曉。”

“殿下,此言對我家師有辱!”

王績憤然起身,臉色極為難看。

李方晨卻冷笑道:“教出無視朝律,只顧放浪形骸的弟子,此人本王為何要識?”

王績怒道:“我兄長名聞天下,世人敬仰!”

“那與你先生有何關聯,不是文中子大賢自己的功勞嗎?”

“可是......”

王績想要再挑一例,卻發現自己那位先生,自小時起似乎只傳授了兩位弟子,一位是家兄,一位便是他自己。

“先人不可辱,無論如何,殿下都得給我一個說法!”

“好!那本王就給你一個說法!”

計成了三分,東皋子已經上鉤,接下來可就是收穫的時機。

對於王績,比當初孔穎達還要簡單,曾聽聞此人性子豁達,奈何脾性略急,好直言,故而被他人所不喜。

簡單來講,就是一個有本事的讀書人。

“你可曾為天下百姓做過什麼?”

王績失言,沉默下來,不知該如何回答。

這個問題太過於籠統,竟讓他有些無言以對。

他也曾著書立說,可那書中內容,與百姓有何關聯?

“你可曾為江山社稷投筆從戎?”

王績再次無言,不知如何應答。

李方晨冷笑一聲,“學書者,先賢著書為後世,究竟為何,你可知!”

一聲厲喝,使得王績後退兩步,氣勢不斷降低。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本王問你,可曾做到其中半點!”

王績瞪大的瞳孔,四周更是一片寂靜啞口無言。

許久後,門外傳來李世民笑聲,“鈺兒所言甚是,朕今日聽得此番驚世之言,當銘記於心,留書於後世,供我李唐子嗣效仿!”

孔穎達和顏師古笑得老臉皺起,十分難看。

“請......殿下指教!”

此刻若是再不明白,王績只怕白活一世。

李方晨轉而將目光看向李承乾,“太子哥,此人可用否?”

李承乾點頭道:“東皋子大才,儒學深厚,自然可用!”

“那用他來助你,完成百年大計,可行否?”

“求之不得!”

李方晨又問孔穎達,“若再有大儒,顧私利,不顧天下,何以為勸?”

孔穎達冷聲道:“借殿下今日之言,為大唐萬世根基!”

李世民忍不住點頭,這件事他很滿意。

之前在門外,聽得兩人爭吵,他差點派人進來個王績拿下,如今一看,鈺兒只怕早做了打算。

百年大計?不就是當初那個天下興學、天下大學之事嗎?

若有諸多大儒相助,李世民如何不喜?

本來就在討論這件事,如今更有人送上門來,李方晨又怎會放過他?

未來岳丈?

等你成了岳丈再說!

“績,謝過秦王殿下!”

一席話,如沐春風,幾十年私利一朝看破。

他之前苦求明主,卻不知自己究竟何為。

飲酒訴忠腸,懷才不遇又豈是他人可以明悟?

如今他明白了,並非自己懷才不遇,而是自己從來沒考慮過,真正遇到賞識自己之人時,究竟該為對方做些什麼!

“使不得,東皋子不日便會成為本王岳丈,到時還望岳丈大人,莫要怪本王無禮才是!”

現如今,人才也收復了,李方晨又重新恢復了先前的愉悅之色。

王績卻不知該說什麼,人家罵了恩師,更罵了自己,怕是天下九成大儒,都得被罵。

可挑不出理,因為人家說得對。真正狹隘的,也只會是自己這些,已經被虛名矇蔽了雙眼的存在。

李方晨究竟想做什麼?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讓大唐永世不朽,哪怕以後幾百年被他國取代,可大唐的精神,將會永遠流傳。

看慣了後世的爾虞吾詐,入得此世,何不快意瀟灑一回?

人之質樸,在於對夢想的追求,他們既然沒有了夢想,那我李方晨,就重新給他們樹立一個更遠大的夢想,一個更偉岸的目標。

我非當世人,卻在當世中。

不想隨波逐流,只盼民富國強!

身處在李方晨這個位置,他不想爭位奪寵。

他只想讓大唐乾淨一點,讓大唐的未來,美好一點,哪怕只有那麼一點!

“傳朕旨意,冊封王績為國子監博士,賜長安府邸一座,享三品俸祿!”

作為秦王的岳丈,身份自然不可太低,趁此機會,也算是給鈺兒的一個交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兒臣,謝父皇!”

“績,拜謝陛下聖恩!”

李世民淡笑道:“望王卿將鈺兒這一番肺腑之言銘記於心,朕不希望看到,你再如從前那般閒雲野鶴,沽名釣譽!”

“臣,明白!”

王績略感腦中昏沉,明明是來難為秦王的,怎麼到最後秦王沒有難為,自己反而當了官?

這可與想象中略有不同,而且,之前秦王似乎早有預謀一樣,一步步引自己入套,自己竟然傻乎乎的鑽了進去。

生氣嗎?

沒有!

心服口服,如此良王,嫁女又如何?

心懷天下蒼生,絕非惡毒之輩,如今自己還有什麼好擔憂的?

“王兄,那你可得在我府上多住一段時日咯!”

孔穎達忍不住笑道,與先前對待王績時,完全變了一個人。

王績不明,忙問道:“不是說陛下賜了一處宅院,績為何要住在孔府之中。”

李承乾道:“東皋子先生來之前,二弟提出一策,孤和孔夫子正好負責此事,而東皋子今後,也將與我二人一同,為此事忙碌奔波。”

“當不得太子殿下妙贊,直呼績之名便可。不知何事,需績效力?”

“無他,全民興學!”

“此言當真?”

孔穎達反問道:“難不成王兄不知,這天下幾年多出數百座學堂嗎?”

王績臉色一變,“可是那入學一人,便需百貫的官學之所?”

眾人神情同時一變,李世民更是怒道:“與朕說清楚!”

王績點頭稱是,講起自己途行長安,路上見學堂甚多,忍不住心中好奇,想入內一觀。

官學嚴謹,不允他入內,只好選擇放棄。

可其中讀書聲微弱,反倒是商賈雲集,一個個談價入學,貧家子只得一旁觀看,無法多言。

那時,王績只認為,這怕是當地州府起意,用以收斂錢財的“假”官學。

李方晨神色一變,“上行下效,該是有人暗中受賄,本王可不記得,蒙學之所,允他們收費之說!”

李承乾更是恨聲道:“必須要好好查一查,我倒要看看,何人這麼大的膽量!”

孔穎達臉色更是難堪,他們兩人所指派的人,大多都是儒家子,就是擔心外人從建學之所中抽取錢財,如今竟然還是發生了。

“老夫辦事不利,還請陛下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