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憶昔大唐貞觀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二章 破土動工,耕地建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二章 破土動工,耕地建莊

李泰半信半疑,就算用竹管渡水,又如何保證,一定會將池塘灌滿呢?

第二日醒來,拉著李方晨趕到池塘,果然看到了半池塘水。

“二哥,真的有水了!”

李方晨眉頭皺起,臉色難看,低聲道:“不應該呀,太少了!”

按理說,一晚上的時間,怎麼也將一整個池塘灌滿了。怎麼才灌了三分之一不到,“下幾個人去看看,那竹管還出水嗎?”

白狼軍將士跑出幾人,退去上衣,一個猛子扎了進去。

不多時從水面露頭道:“殿下,竹管好像堵住了!”

果然,好運不長伴,厄運罩當頭。

整體檢查一遍,耗費兩個時辰,才找出原因。

沒想到竟然出在源頭上,河流與竹管的交接處,被一條大蟒堵住了。

說起來這蟒也是倒黴,以為是個洞,頭剛進去就卡住了。

浮腫的身軀明顯吞食過不少河魚,被卡在竹管中淹了一晚上,早就奄奄一息。

後被旁人撈出,足有四五米長。

李泰忍不住驚道:“二哥,這是蛟?”

李方晨取過一把利刃,上前結果了對方性命,“不過一條長蟲,你怎麼看出來是蛟的?”

李泰卻急忙呼喊道:“不都說蛟腹中有寶,二哥你快派人劃開看看!”

李方晨敲了一下李方晨的腦袋,“這玩意又不怎麼好吃,最多就是用來餵魚,趕緊安排人疏通竹管,我們回去還有其他事情。”

“別呀,快來幾個人,將這條蛟開膛破肚!”

光是頭,就比人大腿都粗,如此一條蟒蛇,食人不在話下。

被人拋開肚囊,一大股腥臭味飄散而出。

探尋了好半天,還真發現一個大家夥。

這蟒吞過人!

一具被快要被腐蝕乾淨的遺骸,還有遺骸上掛著一塊玉佩。

隨手拿起,上面刻著一個字,“文”!反倒背後,有一行字,清河崔。

李方晨忍不住好奇道:“清河崔家的?還真是倒黴。”

李泰捂著口鼻,“我還以為那裡面能出什麼寶貝,沒成想,只是一個倒黴蛋而已。”

將玉佩扔給手下,“去支會崔家一聲,允他們派人來接收骸骨。”

“不對,二哥你看!”

略有破爛的衣物中,還有一封獸皮包裹的書信。

李泰顧不得上面沾染的粘液,將其取出,開啟後臉色難看。

李方晨看了一眼,便讓手下快馬將此物送入京中。

上面記載著事情,與他們無關。

清河崔家,爭權奪利,老一代被新一代頂替,如今的崔家主事人,換成了一個名叫崔永和的年輕人。

“呸,真不吉利!”

李泰忍不住埋怨了一聲,還以為是喜事,結果出現這麼一個亂子,怎會讓人欣喜?

“你還以為,這蟒腹中有一份藏寶圖,可以讓你前去探尋不成?”李方晨忍不住吐槽。

李泰點頭道:“萬一真的有呢!二哥,人不可沒有夢想,這話還是你告訴我的!”

對於李泰的惡趣味,李方晨一笑了之。

重新挖了兩道渠,又再次做了兩組竹管,三管齊下,給莊中池塘引水,免得再生事端。

緊跟著,眾人折返莊中,數十輛馬車運貨至此,厚布包裹,開啟後全是長方形的無色琉璃。

“二哥,你這是打算做什麼?”

李方晨想了想,隨後告訴他,“做一個可以讓你冬天也能種菜的地方出來!”

這可不是什麼小工程,光是安裝那些無色琉璃(玻璃),就讓這群完全沒有經驗的人出盡了汗水。

都是軍中漢子,殺敵衝陣不在話下,可面對這安裝琉璃棚戶的活計,實在是有點太難了。

李方晨也只能紙上談兵,畢竟這事他也沒做過。

四四方方先做基,無色琉璃貼棚頂。

光是因為這一處莊子,長安城水泥坊每天少說得運十次以上的水泥料過來。

天曉得秦王殿下還有什麼奇思妙想,莊中幹的熱火朝天,軍中操練變成了添磚加瓦蓋房修屋。

要說軍士沒有怨言那肯定是假的,但秦王殿下的吩咐,必做之!

十七一旁監工,手旁放著一大壇清水,天太熱了,不喝水身體可受不了。

凡是有口渴的兄弟,都可以走過來給自己倒上一碗。

李方晨憑藉自己超長的繪畫功底,再次畫出了一張四不像的大棚示意圖。

把請來的工匠都給看傻了,“殿下,這東西......做不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費了一大堆口水,才讓對方勉強領會自己畫中含義。

連著忙活了好幾日,才將一個大棚蓋好,佔地可不小,足有兩畝。

李方晨巡視了好久,感覺還是有些差強人意,總擔心一個地龍翻身,這大棚就塌了。

不過,這只是第一次嘗試,他還沒打算把整個莊地都改成大棚。

已經過了大暑,不能選春種秋收的稻種。

百畝良田細規劃,李方晨已經有了打算。

安排人快馬趕去嶺南,夷人族中,就有一年兩熟的稻種。

將其帶到長安,再行播種之事。

大面積規整土地,水稻所需的稻田,必須得引水不斷澆灌。

為此,李方晨更畫出了一個“稀罕物”。

“二哥,你這畫的是個啥?”

李泰張著大嘴,他敢發誓,這畫中之物實在有些驚悚,一大圈的眼睛,不規則的排列方式,最後形成一個圓的形狀。

李方晨翻了個白眼,“這是翻車!”

“翻車?我可不記得翻車會是這個模樣!”

東漢就有水車,東漢末年靈帝時,命畢嵐造“翻車(水車)”,已有輪軸槽板等基本裝置。

只是相比較於李方晨的“翻車”,漢室的翻車明顯老套了不少,更多還是靠人力。

而李方晨的翻車,其實可以被稱作筒車。

借用水力,減少人力,築成後足以供應六七百畝田地引水的工作。

大約二十米,軸心李方晨以齒輪解構為主,借力轉動。

河流水流速度不高,再藉助一部分人力推動,足以應對山嶺之地。

可目前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擺在李方晨面前,那就是土地肥沃程度。

如今的這一處沃土,因為臨近河流,還可以算是良田。

但是李方晨覺得遠遠不足,派人收集全長安的夜香,準備幹一件大事。

而負責收集“夜香”的任務,就落在了倒黴的十六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