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憶昔大唐貞觀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奏問國策,對答天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八章 奏問國策,對答天下

“鈺兒,朕問你,何以為國家?”

剛說完了漁民之事,李世民話鋒一轉,問了李方晨一個難度頗大的問題。

在李方晨看來,這種問題往往帶著深意。

“兒臣覺得,一國之家,是為大家。大家之國,方為大國。”

自己哪裡懂這些,瞎蒙唄,李方晨隨口胡謅了一句,打算應付了事。

李世民忍不住一笑,“避重就輕,若是不說,朕給你丟到湖裡去。”

李泰眼中難免有些好奇,父皇這是打算考校二哥?難道二哥有機會得到太子位?

雖然他心中也有爭位的心思,可他懂得讓位於賢。

二哥不爭,他才會爭,二哥若爭,他便是二哥最有力的支持者。

二哥這些年,待自己如此親厚,若是與二哥爭,自己今後又該如何自處?

有時候,李泰都懷疑,當初母後應該是把他和二哥生成孿生子才對,看看太子哥,哪一點和二哥有共同之處?

李方晨茫然的看了看湖水,仔細想了想李世民的問話。

“疆域、子民、文化、以及統治者,組成在一起,才是國家!”

“統治者?這個稱呼倒是有意思?那不知你口中統治者,何人也?”

李方晨餘光瞄向湖泊之中,“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一個人?一群人?”

李世民想到李方晨話中所指,應該與朝堂和帝皇之位有關。

一個人的帝皇,一群人的朝堂,有什麼不對嗎?

李世民又問道:“那你想做那一個人,還是那一群人中的一個?”

旁邊的李泰眼皮一跳,心中忍不住驚異,“這麼快就開始了嗎?太子若是知道,會不會淚流滿面?”

李方晨可不知道李泰心中惡毒的想法,反而很是自在的回答了李世民的問題。

“當然是一群人中的一個,天塌之時如果有人替兒臣頂著,何樂而不為?”

李泰微微嘆氣,二哥,你怕是不知道自己錯了過什麼吧?

李世民眼中閃過失望,但是還好很快就掩藏了起來。

回身而坐,對於釣魚也沒了什麼興趣。

左手抬起,指向面前,龍口微張,“坐!”

李方晨急忙跪坐下來,從李世民的神態來看,明顯是要來一場君臣奏對。

“朕問你,如何待民?”

“開民智,定律法,得民益!”

“何解?”

“開民智,可使得民得以知禮教綱常,懂禮法;定律法,可使得民知何事可為,而何事不可為之,免禍亂;得民益,使得民益,受益者便會忠心擁護,從而避免爭權之事發生。”

李世民眉頭挑起,忍不住問道:“使民得益朕還能理解,可這開民智為何放在首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方晨拱手道:“父皇可知,民愚則國愚,民貧則國貧?”

李世民微微搖頭,“論語中有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話你作何解釋?”

很明顯,對於全民開智這件事表示並不贊同。

雖然他也希望寒門崛起,但也是要把控在一定的範圍。若是全民皆為讀書人,難免會有一種無法掌控的感覺在心中慢嚥。

李方晨嘆氣道:“此話題,千百年未曾一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父皇意下如何?”

似乎每一個穿越者都會碰到這種難題,愚民之策,都是因為一句話的過分解讀不成?

百家爭鳴,大世之基,何時才可一觀?

一個是,民只可使之勞役,而不可使之知情。

另一個,李方晨朗聲解釋道:“民:可使,則由之所為,使之自由,則可也;不可使,則教化之,使之知,使之致知,使之致良知,則可也。”

哪怕李世民可以聽懂其中含義,李方晨還是選擇再次解讀了一遍。

倒是讓身後的李泰為之大驚,忍不住問道:“二哥,此言當真?難道論語所著,當真有遺漏之處?”

李方晨反問道:“斷句之要,毫釐之謬,其意則千里之別!”

千里之別!

李世民心中震動,臉上也有些許失神,好半天才回神繼續問道:“若真如此,我唐真要啟民智?得民益?”

李方晨點頭,“世家控有書籍,才可家傳萬代。若是百姓人人皆有學識,我唐可傳幾代?”

難以想象,李世民只好出聲道:“此事容後再議,朕還有一問!”

“父皇請問。”

“大唐如何千秋萬代,永世不朽?”

或許,這就是每一位君主的心中野望吧?

李方晨很快就給出了答案,“傳承!”

“什麼?”

“傳承!必將千秋萬代,永世不朽!”

“你是說?”

李方晨手指湖面,看著湖中魚兒,“如秦皇漢武,雖各有缺點,但其功績,將會被一代又一代的世人所鳴唱。秦皇一統天下,結束亂世,漢武橫掃四方,定漢族之心。父皇,為何不做第一人?”

第一人?

李世民心中略有觸動,急忙道:“講!”

“建不世之國,立不世之勳,被後世瞻仰,得史書絕唱!”

“好!”

至此,李世民忍不住一聲叫好,這幾句話還真是說到了他心中。

為何要爭權奪位,因為他自信,可以比當初的隱太子李建成做得更好。

每次看到李方晨,都有一種看到自己的感覺。

太子李承乾,不驕不躁,雖無亮眼之處,但其本身卻並無大錯。

更符合太子本該有的中庸之道,不然太子每天和秦王一般上躥下跳,他李世民反倒有些睡不好覺。

所以,他多次想從李方晨眼中看到對權力的渴望。也好讓他與太子爭上一爭,最後名正言順將皇位交給秦王李方晨。

或許他覺得,李方晨就是年輕時的他自己吧?

如今,一番對輪徹底擊破了他心中的陰暗。

李建成算什麼?他能比得過秦皇漢武?

他還有機會與兩者相提並論嗎?

往日裡,坐在高位,李世民除了憂心國事,更多還是對於自己的審視。

面對百官不斷地恭維,他似乎都快忘記,自己到底想做的是什麼?

還記得當初登記時,他心中放下豪言,定要創造一個太平盛世。

要讓父皇看到,他李世民不僅不差於李建成,甚至要比他更好。

李世民要做的是千古一帝,要成為史書上最重的一筆!

“鈺兒,朕允你秦王位,你便要承擔起大唐秦王的責任,你可知為何在朕之後,你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