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憶昔大唐貞觀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八章 革戶變法(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八章 革戶變法(二)

老臣王珪,此番也有些臉紅,指著那三人所寫之內容道:“殿下能否借老臣一觀?”

李方晨沒有拒絕,反而耐心給王珪解釋道:“王尚書,本王說得很清楚,本王要知道你們整日都做些什麼,每個人都有所不同,所以才會讓你們全部記錄下來。本王不是來評字論書的,字再好與戶部無半分關係,文再妙也不能讓戶部遍地生財!”

話說的很清楚,王珪心中明悟,秦王殿下什麼好文章沒看過,要來考校戶部官員的文才,怕不是瘋了。

“如此,還請殿下稍等,老臣這就去重寫。”

“我等也是,請殿下贖罪!”

“殿下贖罪,下臣這邊去重寫!”

第二次交上來的文章,都是乾貨,讓李方晨省心不少。看樣子不全是廢物,或者說,都有些本事。

六部換做後世的稱呼,戶部為財政部、禮部為外交部、兵部為國防部、刑部為司法部、吏部為人社局、工部為科學院。

柳衣冉身為戶部侍郎,戶部三把手,日常便是審查各主事交出的摺子,巡查戶部各分支,不定時敲打其他官員。

主事們,屬於中堅力量,不同於尚書和侍郎的動筆動嘴,他們更多偏向動手動腦。

如看守國庫的金部,共有四名主事,十六位官臣。

每日進庫多少錢財,必須記錄,四方審查方才透過。

負責將錢財送入國庫之人,出來後,還要接受旁人的搜查,絕不允許從國庫中私自攜帶錢財以謀私利。

除此之外,還有民部管的倉儲,糧倉亦為國家大事,不容出錯。

再往下的官員,完全變成了手腳,如果尚書和侍郎是大腦,那麼主事們就是五臟六腑,餘下的官員是四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缺一部分,都不算完整。

很多事情看似簡單,實則其中牽扯甚廣,有幾處缺人,根本無法開展正常“工作”。

李方晨道:“去跟吏部要人,本王要三十名識文斷字,會算籌的官員!”

之前認為,這麼多人肯定有些臃腫,哪怕裁人也不怕。

可是看完了他們的工作後,李方晨頭皮發麻。

累嗎?雜嗎?亂嗎?

真不是說笑,光是每年籌算各地每年賦稅,都得耗費眾人兩月光景。

總的來說,結構框架沒有任何問題,問題是必須用人來填補細節。

王珪略顯猶豫,急忙道:“殿下,三十人會不會太多了些?”

“多嗎?不多吧?這點人都拿不出來,吏部尚書杜淹是幹什麼吃的?”

吏部主管人才提拔分配之事,許多科舉、舉薦出來的官員。因為其本身並無出彩之處,大多會被分在吏部,然後由吏部統一分給其餘六部。

王珪領著秦王令,跑到吏部之中,對著吏部尚書杜淹的喊道:“秦王殿下令,戶部需要懂籌算的官員三十名,給你半個時辰!”

杜淹面露苦澀,“什麼?王尚書,我上哪給你找三十個懂籌算的官?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先給你十人,你跟殿下打個商量,多給我點時間可好?三天,我只要三天!”

王珪搖頭,“杜尚書,你也別為難老夫,殿下說三十個那就是三十個,少一個都不成!”

被逼無奈,杜淹先將吏部中現有的官員召集起來,從中挑出一十三人,這其中還包括了吏部本職的官員,接下來他們都將變成戶部官員。

廢了好半天功夫又找來十二人,這其中有吏部主事五人,因為懂得籌算,都被拉去充數。

還有空缺,杜淹也是實在沒了辦法,“王尚書,您老也知道,這前些日子殿下做了些什麼,要不然咱去大理寺將一些罪孽輕的人撈出來?”

王珪看著杜淹發愁的模樣,心知吏部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用秦王殿下的話來講,那就是完全沒有人才儲備計劃,有人就安排,沒人就放假。

“罷了,老夫回去給你求個情吧。”

杜淹上前拉住王珪,“我與你同去。”

“你要作甚?”

“請罪!”

“少來,殿下不會吃人,你怕什麼?”

“王老尚書,我真是怕啊!萬一殿下惱怒,我又該如何?還不如當面說清,讓我安心。”

兩人搭伴,領著二十多人回返戶部。

入屋後,卻見所有人都在忙碌,李方晨依舊靠在椅子上保持著懶散。

“殿下!”

抬頭一眼,王老頭回來了,該是人夠了。

......怎麼著?去一趟,連吏部尚書也給帶回來了?吏部這麼缺人的嗎?

“臣,吏部杜淹,見過秦王殿下。”

“免了。”

王珪進言道:“殿下,吏部會籌算者,不過二十,達不到三十之數。”

李方晨略顯不耐,“三十個都拿不出來?怎麼回事?”

杜淹急忙辯解,“之前朝中會籌算的官者,大多都在戶部。只是殿下之前......”

“你的意思是,本王之前抓錯了?”

“不...不是!”

“罷了,你會籌算否?”

“略懂。”

“那你也留下,本王有事讓你相助。”

杜淹呆滯,本想著過來告罪一聲,結果自己也被“徵用”了?

“所有人,都靠過來!”

無論新老官員,全部聚在李方晨面前。

看著眾人,李方晨指向屋外“天黑之前,算出賬冊中國庫存銀幾何,糧草幾多!”

“殿下,這......”

雖有記賬,有貪墨之事發生,加上賬冊本就凌亂,不好清算。

李方晨又閉上了眼睛,“本王不問你們怎麼做,本王只要知道結果!”

這一刻,吏部尚書杜淹都不得清閒,被王珪拉著,與其他人一同進入了緊張而又“刺激”的籌算之中。

算盤聲響徹戶部,甚至傳到了戶部之外。

外人經過很是好奇,“難道各州府的賦稅已經送到不成?怎得戶部今年這麼早就開始了籌算?”

時至夜深,眾人還未忙完。

餘光瞄見,秦王殿下依舊靠在座椅上,也不敢提歸家之事。

過了許久,柳衣冉擦去額頭汗水,上前稟報。

“啟稟殿下,查清楚了,庫中該有錢財一千八百六十七萬貫,糧六萬四百五十三擔!”

李方晨眯著眼打了個哈欠,起身道:“今日就此散去,明日開庫查!”

光是賬冊中的這點東西,就讓他們百餘人算了一下午時間,明天還得開國庫細查。

柳衣冉真想叫苦,奈何秦王根本不聽,在知道他們算完了帳冊後,起身離開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