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憶昔大唐貞觀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吐谷渾滅國【為神罰天官盟主,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六章 吐谷渾滅國【為神罰天官盟主,加!】

突厥平患,手中兵馬重新分離出兩萬交給執失思力。

有之前拔灼叛軍麾下投降的兩萬多人加入進來,倒也不算軍隊力量銳減。

一共五萬之數,兵發茂州,千里馳援。

長安城中,突厥大勝訊息傳回,李承乾在朝堂上放聲大笑,心中顧慮盡去。

“孤之二弟,可比得上古之項羽,漢之衛青?”

百官無不笑臉恭維,此番大勝,大快人心,長安城的緊張氣氛因此沖淡了不少。

聽聞昨日夜間,皇后娘娘在宮中,醉酒慶賀。

更有無數唐家男兒,欲從軍行,為國分憂。

可以算近日來,最讓李承乾寬心的一件事。

因為李靖那邊,久戰不勝,淵蓋蘇文從國內增兵五萬,二十五對十五萬,打起來捉襟見肘。

李靖損兵五萬,退守徐州。

而李世民那裡,也吃了敗仗。

因為貪功冒進,不願被自家兒子比下去的李世民,中了淵男產的疑兵之計,一戰損兵三萬。

為此,李世民吐血昏迷,隔日醒來滿是悔意。

吐蕃插手大唐與吐谷渾之戰,更趁機重創唐軍,暗自吞下整個吐谷渾。

吐谷渾就此滅國,從今以後,吐谷渾之地,徹底歸吐蕃所有。

只是不知吐蕃領兵之人是何用意,駐兵於茂州城外,並未著急進攻大唐。

自突厥行至茂州,少說也要半月之期。

可這半月,確已是將秦王平定突厥的訊息傳揚出去。

隨後吐蕃立即選擇了退兵,明顯已經探知大唐秦王兵援茂州。

並且吐蕃派使者入京,告罪吐谷渾之事,並直言之前與唐軍交戰是個誤會。

其中用意,有脅迫,也有交好。

之前大唐四方交戰,吐蕃想坐收漁翁之利。

如今局勢傾斜,他們更想撈些好處退去。

比起吐谷渾和高句麗,手段更高明,正好卡住了大唐的脖頸。

可惜,得知此事後,李方晨書信回京。

“太子親啟。吐蕃狡詐,只怕其謀劃甚久,早有反唐之心。高句麗養虎在前,吐蕃不可不防。若信得過臣弟,願為大唐再添兩道之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想要好處,你就敢殺我大唐一國公?

樊國公段志玄戰死,夔國公劉弘基重傷至今未曾痊癒。

李承乾思慮許久後,回信道:“二弟,孤允你自行決斷之權,但萬不可以身犯險。吐蕃心懷叵測,確實需要敲打。可擴土之事必須重新商定才可,若能逼降吐蕃,二弟帶兵速去河東道,援助衛國公!”

看到李承乾回信,李方晨心中有數。

本打算趁此機會,把吐蕃一口吞下,不過大唐如今情勢危急,他不能為一己私心,置大唐安危不顧。

“通令全軍,急行軍,三日內必須趕至茂州!”

自離開突厥道已有十日,有李方晨打下的基礎,執失思力做事很是輕鬆。

西突厥短期內根本無法再行叛亂之舉,拔灼叛軍損八萬,餘下兩萬被李方晨一網打盡。

而熾俟葉護手下只剩一萬多人,如今歸於執失思力麾下,哪還有什麼小心思。

能保住性命就算不錯了,整個鐵勒部被執失思力砍殺了五成,威懾力實在太過恐怖。

要說執失思力也是突厥人,怎會如此心狠?

唉,怪就怪李世民籠絡的手段太讓人害怕了。

招為九江公主駙馬,按輩分還是李方晨的姑父。

完全被唐化影響,雖然心中還有同情族人們,可他更希望今後突厥徹底變成大唐的領土。

享受慣長安的繁華,明悟了唐人的驕傲,他哪裡還願意繼續去當舔毛飲血的突厥胡人?

茂州守軍,日夜輪守,生怕翌日就接到吐蕃人攻城的訊息。

可當突厥平患,吐蕃退兵的訊息傳出後,一個個終於卸下了許久未曾鬆懈的警惕心。

那一日,因勞心費力昏倒的大唐士卒,足有千人。

秦王終至,立刻拜訪劉弘基。

老將面色煞白,身上傷勢未見好轉,依舊堅持要給李方晨行禮。

“夔國公這不是要折煞小王了嗎?”

李方晨連道自己當不起,可劉弘基硬著性子,實在不好拒絕。

“殿下至,老臣終於可以放下擔子安心養傷了。”

“夔國公放心,樊國公之事,本王定會替他討回一個公道。”

“謝殿下!殿下千萬小心!”

留劉弘基安心養病,李方晨重整兵馬,茂州守軍一個不動。

以兩萬七千人的突厥降卒為先鋒,兩萬四千唐軍殿後,起兵入吐蕃。

吐蕃大相祿東贊得知此事,立刻派人做使。

可來使還沒見到李方晨,就被人給斬了去。

無奈之下,吐蕃軍只好備戰。

面對大唐秦王,心中略有懼意。

戰名遠揚,秦王天刀,可不是繡花枕頭。

強盛的突厥,都被他壓死,更何況吐蕃?

吐蕃此番進攻吐谷渾和大唐的主將,名喚農咐波。

乃是國中貴族,深受國主松贊干布的信任。

大相祿東贊作為副帥,與他同行。

兩人在面對秦王的問題上,分歧很大。

依照祿東贊的意思,那就是避讓,不可一戰。

可農咐波偏偏要打上一場再說,未戰先退,乃兵家大忌!

由此可見,大唐對於周圍這些國家產生的影響,究竟有多重!

雙方聚兵白蘭羌之地,兩陣對列。

“秦王殿下,我主松贊干布,讓我替他向您問好!”

開戰之前,自不可避免的會有這麼一段雙方的扯皮。

誰讓吐蕃和大唐並不屬於敵對關係,只是有些許仇怨罷了。

李方晨冷聲道:“祿東贊,這不是本王第一次與你見面了吧?”

祿東贊點頭笑道:“殿下還記著下臣,實在讓下臣汗顏。”

“吐蕃此舉,可是在挑釁我大唐?”

“不敢!”

“趁火打劫,莫非吐蕃想成為下一個突厥?”

言辭鑿鑿,李方晨完全不打算給對方留退路。

憑著吐蕃如今的發展來看,砸鍋賣鐵能撐起二十萬大軍,可這二十萬人,李方晨不曾有半分畏懼。

大唐和高句麗的勝負尚未確定,倘若最後真是大唐勝,那麼吐蕃肯定承擔不起得罪大唐的後果。

更何況吐蕃不可能聚兵鎮守一處,境內城池實在不少,分兵勢必為之。

到那時,也就成了李方晨隨便選城而攻之,吐蕃兵疲於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