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極品小神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6章 對答如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6章 對答如流

“小神醫有醫德,醫術精湛,我提名他成為中醫公會一員,現在開始表決。”

姜學林說完,當即舉起手掌。

臺下,秦浩坐在位置上,清秀的臉上寫滿驚詫。

本以為來參加交流會,就是聽取一下眾多醫生的行醫經驗,沒想到,竟然被姜會長提名了。

能夠成為中醫公會的成員,對於一名中醫來說,是無上的榮耀,秦浩自然也不例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他想來,最近一段時間,雖然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名聲遠揚。

可畢竟底蘊不夠,想要加入中醫公會,怕是還要等上一段時間。

沒想到,竟然被提名了。

提名人居然是姜學林,中醫公會會長。

提攜後輩,不循親私;

承前訓後,德行合一。

……

不少人,都是面色驚訝,被姜學林這一提議搞得措手不及。

沒想到,他竟然會在交流會上,提議小神醫進入中醫公會。

按照慣例,提名他人加入中醫公會,都是在例會上提議,然後由代表進行考察,最後才能舉手表決。

就算是姜歌,當年也是經過一系列考察,才成為中醫公會的成員。

由此可見,姜學林對於小神醫的看重。

唰唰唰!

眼見姜學林舉手贊同,不少人都紛紛舉手,表示贊同。

漸漸地,就有半數以上會員贊同。

秦浩成為中醫公會一員,已然坐實了。

就在這時,副會長文百川發話了。

“姜會長,小神醫之名,的確是盡人皆知。可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若是就這麼倉促提名,怕是會引來非議。”

文百川淡淡說道。

意思很明顯,你的名頭是響亮,可是想加入中醫公會,比的可不是誰的名頭大,而是靠真本事。

若是你就這麼讓秦浩進來,眾人嘴上不說,心中也必定不服。

畢竟,當年他們也是經歷一些列考核,才成為中醫公會的一員。

要想秦浩加入,也行。

最起碼,也得先展示幾手醫術吧。

“文副會長,我曾經挑戰過秦浩,論醫術,我不及他,他絕對有資格成為中醫公會一員。”

姜歌站起來,看了一眼四周,朗聲說道。

“連姜歌都敗給他了,真的假的?”

“應該是真的,姜歌性格高傲,年少輕狂,很少服人。”

“那可說不準,誰知道他會不會昧著良心說話。”

……

看到姜歌站起來,為秦浩說情,不少人都是一愣,隨後低聲說道。

姜歌的醫術,自然是不錯的。

最起碼,在中醫公會當中,處於中上游的。

若是再等上十年,經歷歲月的沉澱,他的醫術必然愈發精湛,足以與其爺爺比肩而論。

“姜歌,你年紀還小,不知社會險惡,不要被人騙了。”

文百川撇了一眼姜歌,淡淡說道。

“你……”

姜歌面色一紅,怒視文百川。

這傢伙,拐著彎兒罵他,是再說他年幼無知嗎?

“文副會長,不知道你想怎麼考核?”

秦浩攔下滿臉怒憤的姜歌,緩緩說道。

他回頭看一下,只見姜學林靜坐臺上,面色平靜,安詳無比。

一雙眼睛中,透露著濃濃的讚許和支援。

秦浩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我來問你,四大名著你可曾讀過?”

文百川斜著眼看了看秦浩,淡淡問道。

“遍閱無數,滾瓜爛熟。”

秦浩一臉自信的說道。

嘁!

聽到秦浩的回答,臺下頓時有人發出不屑的聲音,夾雜著幾分冷笑。

“大言不慚,只怕連四大名著都分不清楚。”

臺下,當即有人低聲冷喝道。

中醫四大名著,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其內容之廣闊浩瀚,知識之深邃幽遠,影響中醫發展幾千年。

莫說是秦浩,就算是姜學林,乃至京城的聖手國醫,都不敢號稱遍讀。

更何況是滾瓜爛熟?

“黃帝內經以道家理論,奠定中醫之陰陽五行學說;神農本草經是用藥之聖典;傷寒雜病論六經分類,奠定理法方藥之基;難經以八十一難問遍世人。”

秦浩瞄了一眼說話之人,口中連珠說道。

中醫四大名著,乃是中醫學之寶典,凡中醫學者,無不通讀。

秦浩也不例外。

他得到的先祖傳承記憶,大多是行醫經驗,對於理論學說,並不深徹。

這段時間,他通讀四大名著,將其中的理論知識,與先祖的行醫經驗所結合,對於醫術有了更高層次的理解,心中的明悟也愈發深刻。

甚至於,每一字句,秦浩都能夠給出自己的感悟。

用滾瓜爛熟來形容,毫不為過。

“年齡不大,口氣不小,我來問你,何為五邪?”

文百川冷笑一聲,問道。

“題出難經第四十九問:五邪為:中風、傷暑、勞倦、傷寒、中溼。”

秦浩淡淡回答。

“哦,他們有何區別?”

文百川眼眸一凝,再次問道。

“經言:憂愁思慮傷心神;體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含而不發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溼氣入體,久在水中則傷腎。”

秦浩不假思索道。

文百川驚異的看著秦浩,臉色逐漸鄭重,目光中也多了一絲凝重。

他方才所提的問題,是難經中所記載,竟然被秦浩一口點明出處。

此人若非是機敏聰慧,則必定是過目不忘。

不論是哪一種,都足以說明,他小神醫的名頭,哪怕有不實,亦有真才實學。

“我來問你,所謂經脈凝滯,如刺之理,經脈為始,自有其行,連五臟,別六腑,這是什麼意思?”

一個面色紅潤,四十來歲的男子站起來,高聲問道。

“這位前輩,面色紅潤,氣息沉穩,一看就是保養有術,想必對於黃帝內經深有研究。”

秦浩看了一眼問話之人,笑眯眯的說道。

“黃帝內經中,靈樞第十章中記載,人生之初,精成腦髓生,骨骼為幹,經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堅而毛髮長,食物進入胃,以脈為通道,滋生血氣。”

“經脈之重,乃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秦浩緩緩說道。

黃帝內經分為靈樞與素問,靈樞論述臟腑經絡、病因病理;素問則以陰陽五行為基,主論天人合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