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夢幻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搶角色?(5/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搶角色?(5/5)

沈夢溪很少為一部電影搖旗吶喊,去年,享受到這種待遇的只有《小狐狸和捉妖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是畫皮電影宇宙的第一部衍生電影,待遇肯定不一樣!

其實,他本來打算今年狂吹《與神同行》,《傷心者》就算了…

畢竟刷臉太多,就不值錢了!

但是,網上還有一股言論——狂吹《賽德克巴萊》,然後鄙視其他國產電影…

這尼瑪就要說道說道了!

哦,《賽德克巴萊》也上映了,而且是4月1號上映,首日排片8%,票房沒到80萬…

一堆人替它叫屈,其中也包括‘青年領袖韓憨’…

採訪他的是阿郎,《看電影》雜誌主編。

夢溪現在堅持訂閱的雜誌《三聯》、《人物》、《南方週末》、《看電影》還有《電影藝術》《當代電影》《世界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至於《青年電影手冊》、《環球銀幕》、《大眾電影》之類的雜誌已經不再訂閱了!

好多雜誌,基本已經列入可看可不看型別,《看電影》也屬於此類…

原因很簡單:電影資訊接觸面太多了,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匱乏!

《看電影》當年能脫穎而出,在於信息量是極其龐大和龐雜的,每一本雜誌都密密麻麻的,裡面有無數的資訊。

現如今就是快速閱讀的時代,大而全雜誌這種方式日漸式微…

阿郎也很沮喪,他覺得現如今的時代電影變得愚蠢起來,變的墮落——學會了繞路,學會了直達視覺、聽覺等感官,頭腦內的運動越來越少,看電影從腦力勞動變為體力勞動,扁平化成為必然。

沈夢溪跟阿郎認識很久,當初在學校的時候,他就給《看電影》寫稿子…

一見面,他就跟沈夢溪吐槽起來,沈夢溪擺了擺手:“在人類歷史上,不同時代都出現過你這樣的這樣的人,放在電影領域,你們這類人會被定義為一個時代的良心。”

“批評很簡單,但只負責批評,毫無建設性意見。就很有問題了!”

“但批評也是有用的!”

“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了,在這個允許更自由的時代裡,每個人都具備了發聲的可能。”

“你之所以會鬱悶,會痛苦,還是因為看不慣,錢鍾書有句話說得很好:人往往把自己改變世界的慾望,誤以為成改變世界的能力。”

“而且,我以前寫稿子的時候就發現了,很多影評人會追求一部電影的意義…電影初始根本不是一門藝術,而是技術,是一種豐富的體驗和趣味。”

“在爆米花電影裡忘掉世俗的痛苦? 是電影可以做的? 在藝術電影裡尋找哲理大道,也是電影可以做到的。時代確實在快餐化,但無數的電影工作者仍在想辦法讓一切變得更好? 但他們在想的? 不是如你一般? 從劇本和膠片中倒推出意義,而是切切實實地? 寫一個故事。

大浪淘沙? 我們終將等到金子從沙礫中露角的那天? 追求文藝哲理的你是浪? 只想在90分鐘裡被低俗喜劇逗樂的普通觀眾也是浪。電影只是種體裁,是種表達方式,別把它捧上神壇了,電影為什麼變得簡單?對觀眾而言? 電影本身就沒什麼用,看書、玩遊戲也沒啥大用,娛樂而已!除了有時聊天也會讓自己與眾不同!”

“你如果願意多看看? 全世界每年的電影節還是有不少有深度的電影的!”

扯了一會蛋? 正式開聊…

……

採訪沒什麼可說的? 都是車軲轆話,為什麼做科幻電影?

為了賺錢,或者說開拓新的型別…

當然,這種話不可能真的說出來,沈夢溪說得很冠冕堂皇:“我們要走重工業化電影路線,必須要做科幻片!”

“我們必須要打造好萊塢標準工業製作的電影? 否則,怎麼跟好萊塢同場競爭?”

“科幻片對電影工業要求很高,至今除了好萊塢也沒幾個做得好,《傷心者》、《生命讚歌》算是軟科幻,之後我們會拍《流浪地球》,拍《潮嘯如槍》,能拍這種硬核科幻片,是電影工業上了一個臺階的證明。”

聊到了《賽德克巴萊》…

“我知道這電影…我通常對宣傳時候主打努力招牌的沒啥好感!追求自己的意義和夢想,應該花自己的錢,花別人的錢,卻標榜追尋自己的藝術的人,我向來不喜歡!”

阿郎皺眉:“你看了沒?”

“簡單瞭解了一下,不是我喜歡的型別!”

頓了頓,沈夢溪說了一件事:“去年,《賽德克巴萊》風光入圍威尼斯影展,魏得勝因為影片被標為“中國臺灣”而感到不滿,覺得被吃豆腐,覺得是被踐踏國格…這個是你知道嗎?”

阿郎愣了一下…

沈夢溪意味深長說了一句:“很多事情,不能簡單的看待…”

……

送走阿郎,已經接近晚上十點,看了下《傷心者》的口碑,豆瓣評分降到了8.1分…

還行,說明觀眾很認可這電影!

票房…1900萬,今天結束應該能有2000萬出頭…

清明檔畢竟不是大檔期,還得看後續走勢。

還好,《泰坦尼克號》下週二上映,第一個週末,《傷心者》沒有對手。

上微博,營銷號已經開始帶節奏——當然是好的節奏,花錢了!

就看明天的市場反饋了。

搖搖頭,他準備回家,還得給大金毛買點新的狗糧——被剃毛之後,心情鬱悶,對它好一點。

才出門,手機響了,居然是李依萍…

“喂…”

“什麼玩意?”

“《西遊》選角…妮妮不是女主角嗎?”

“男…男主角…紋章?”

“…這種事,找我有什麼用?而且《西遊》不是已經拍了嗎?”

“行,我明天去一趟橫店…”

結束通話電話,沈夢溪有點無語,為了一個角色,居然要他出馬?

李依萍想讓尹正出演《西遊》,但是周星弛那邊選擇了紋章,為什麼選紋章,大概因為他好男人人設吧——觀眾直接代入…

周星弛沉寂四年,《西遊》備受期待,這種資源叫做A級資源。

其實,沈夢溪覺得無所謂,周星弛的電影,大賣的因素只有他一個,不管導演還是主演,演員演他的戲,升咖就別想了…

《美人魚》大賣三十幾億,會有人覺得是鄧朝的功勞嗎?

但話又說回來,《西遊》,唐仁出品,憑什麼不用唐仁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