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宋搞山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公祭與小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公祭與小店

“蘭兒姐姐!”晁溪兒一聲輕呼,想著剛邁進王府的趙初蘭跑了過去。

“溪兒妹妹!”

“蘭兒妹妹……”含煙挺著大肚子在兩名丫鬟的攙扶下也快步走向趙初蘭。

從趙初蘭進來的那一刻,宋傑都沒有移開過目光,他的眼中彷彿起了霧一般,看著眼前的人兒,已經初為人父,且二世為人的男人都差點忍不住要落下淚來。

這是一種失而復得的喜悅,和劫後餘生的悵然。

那個日思夜想的女子再一次出現在面前,宋傑此時顯得有些木訥,他只是呆呆的看著趙初蘭,嘴裡卻說不出一句話。

而趙初蘭親熱的與晁溪兒等人相擁而泣時,眼光一直往宋傑這裡打量著。

兩人的目光交錯,一種複雜的情緒蔓延在二人的心底,除了相思,還有苦澀。

一別就是近兩年的時光,再見已是滄海桑田,一個差點去了鬼門關,一個已經貴為國王。

在趙初蘭的心裡,今日的見面似乎少了當初一起時的美好,她差點就成了宋傑的累贅,她的心中有一絲絲的懊悔。

但是,當驕傲的三將軍輕邁著步子走向宋傑時,她身邊的一切都變得模糊起來,眼中只有這個男人,她曾經無數次在夢裡夢到,卻又見之不得那個人。

趙初蘭被縛後,曾經不止一次的想過自殺,她知道,金人定然會以她為籌碼向宋傑和她的兩個哥哥作為要挾,但身邊每日都有四五個身強力壯的女子守著,她又雙手雙腳被縛住,為了防止她咬舌自盡,還除了吃飯喝水,她的嘴裡一直都被塞了包著木塊的布,直到被葛輝派人解救的那一刻。

這兩年過的簡直就是非人的日子,其中的辛酸痛苦,只有她自己嘴清楚。

宋傑緊咬著腮幫子,看著趙初蘭蒼白消瘦的臉頰和乾裂的嘴唇,他無法猜測,趙初蘭到底受了些什麼苦,才讓她看起來變了形一樣。

“蘭兒……”宋傑終於忍不住輕輕握住了趙初蘭的雙手,然後張開雙臂環抱住她,口中喃喃的喊著她的名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倔強的趙初蘭此時再以抑制不住淚水,把頭埋在宋傑的懷中,大哭起來,就像一個受盡委屈的孩子。

……

乾元元年,十月,被金人囚禁了近兩年的趙初蘭回到了顏神城,次月,宋傑冊封趙初蘭為側妃,稱蘭妃,含煙稱順妃,這月底順妃為宋傑誕下一子,是為華國王長子,宋傑將他取名為宋熙元。

這一年,宋傑二十五歲。

葛輝迎回了趙初蘭又拿到了完顏亮的人頭,不過卻放跑了金兵統帥僕散忠義、完顏元宜等人,以及二十多萬士兵,被眾人詬病,不過宋傑還是封葛輝為廣陵侯,李元為長山伯,朱來為高苑伯。

除了戰死的晁克己外,宋傑只封賞了他們三人,皆是武將,這也向所有人傳遞了一個訊號,要想有爵位,必須要有戰功。

完顏亮的人頭被硝制過,儲存的比較完好,因此華國立國後第一次公祭便定在十二月初一,完顏亮的人頭便成了最好的祭品。

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顏神城外城已經修繕一新,之前在廣場上修建的功勳塔比以往高了不少,因為塔身多了兩萬塊磚,這些磚上都刻有名字,他們是這次包圍顏神城戰死將士的名字。

從顏神城外城廣場修好後,宋傑便在塔下設立了祭壇,並派了一隊禁軍守衛,宋傑專門規定,每年的十二月初一為華國陣亡將士公祭日,每年都會在博山的陵園和顏神城的功勳塔祭奠兩次。

當天,宋傑頭戴九旒冠,身著絳紗袍王袍,立於祭壇中央,面向功勳塔,華國文武百官皆分立身後,宋傑手捧祭詞,先對功勳塔躬身三拜,後對身邊的大鐵皮喇叭,大聲念出祭詞內容。

博山之巔,有顏神之地,淄水之畔,有民於斯,自盤古開天,三皇御神州,五帝鼎天下,又有夏商,代代傳於世。

高辛之裔,宋氏名傑,受命溥將,佑土一方,壯士將從,而御北狄,將不畏死,士不惜命,燹骨成丘,溢血成河,身化雷霆,所存者神。

國之大事,在戎於祀,今國已立,英靈永祭,天命多闢,設都於顏神,歲事來闢,勿予禍適,不僭不濫,不敢怠遑,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赫赫厥聲,濯濯厥靈。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讀完祭詞後,宋傑心裡默唸著:岳父,安息吧,今後我定會善待溪兒,並繼承您的遺志,讓這天下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我保證!

……

整個廣場除了華國的文武百官,還有顏神城中的百姓,都立於廣場周圍,靜靜的聽完宋傑唸完祭詞,等宋傑再拜後便退出祭壇,後文武百官和城中百姓陸續進拜。

因是在城中廣場祭拜,王府規定不能燒香,若要燒香紙可去博山上祭奠,畢竟城中有不少木製建築,若是引燃了,後果不堪設想。

宋傑這首祭詞出自梁尚君之手,當然有一絲吹捧宋傑,讓宋傑有一種受命於天的意味,不過現在宋傑既然立國,便不得不採用這樣的說法,以便讓自己的政權看起來更加合法。

廣場的周圍有許多街道,皆由水泥鋪成,街道兩旁修有不少建築,其中酒肆不少,不過今日是公祭日,上午許多酒肆並未營業,只有等公祭完畢後才重新開張。

在廣場旁有一家名為太安居的小酒肆,下午剛剛營業時便迎來一行人,為首的是名年輕人,二十出頭,身量頗高,眼目如虎,濃眉斜飛入鬢,鼻如懸膽,面龐輪廓分明,唇厚且唇線分明,頭髮烏黑可鑑,臉色紅潤,身著青色打甲窄袖背子,看起來端是英武。

年輕人的身後跟著三人,年紀與他相仿,身穿灰色或青色背子,個個看起皆是精神抖擻。

店家是名顏神城老人,見剛一開門便有人來,又是一群精神小夥兒,便熱情的迎了上去,問道:“諸位,吃點什麼,今日是公祭,小店不供應葷食和酒水,還請海涵。”

為首的年輕人點點頭道:“無事,店家有什麼拿什麼即可。”聽他口音像是濟南府人士。

“好嘞,若是素食,有素面,炊餅,素包子,還有蒸糕、蜜糕、麻團、豆餅,粟米飯,白米飯,糖粥等,素菜有煮的,炒的,客官您看選什麼?”老闆一邊報上吃食,一邊大量這這些人。

“那就來些素面吧。”年輕人看了一眼身旁的三人,找了個位置坐下後,便對老闆說道。

“好勒,您幾位稍等,素面立馬就好。”老闆應了一聲便進了灶房。

等老闆進去後,年輕人身旁一名看起虎頭虎腦的人說道:“沒想到這顏神城中還有這等公祭之事,方才我問了一下路人,是祭奠與金人戰死的將士,華國王親自祭奠,看來這宋傑還不錯。”

“哼,什麼不錯,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罷了。”這時另一名臉龐有些消瘦的男子說道。

“邵進,禁聲。”為首那名年輕人皺著眉頭輕咳一聲提醒道。

消瘦男子滿不在乎的朝四周看了看,冷笑一聲便不再言語。

不多時,老闆端出四大碗素面,外加四個炊餅,一碟鹹菜,然後把碗擱在桌子上。

“老闆,我們沒有點炊餅啊。”這時那名虎頭虎腦的年輕人說道。

老闆呵呵一笑說道:“沒事,炊餅是送的,今日公祭本就不會有甚客人,昨日做好的炊餅,今日不吃就賣不出去了,聽口音你們是濟南府來的吧,今日趕上公祭,就當我請客了。”

“不用老闆,炊餅錢等會兒我們一併付給你便是,你們也是小本買賣,不容易,吾等多謝老闆了。”為首那名英武男子說罷對老闆拱拱手,以示感謝。

“沒關係,幾個炊餅罷了,本來今日進店的武人我們都不該收錢的,你們看樣子也是武人吧,在哪裡高就啊。”老闆笑了笑問道。

“哦,老闆我們是濟南府過來做買賣的,不是武人呢,怎麼這裡的武人吃飯還不用給錢?”英武年輕人楞了一下問道。

“呵呵……那倒不是,咱們宋家軍軍紀嚴明,怎麼會吃飯不給錢呢,而且人家也不缺那幾個錢,今日公祭,就是祭奠戰死疆場的英雄們,若有宋家軍的兄弟能來小店吃飯,我還求之不得呢,又怎麼會收錢。”老闆笑呵呵的答道。

年輕人聽罷笑了笑道:“看來宋家軍對百姓甚好呀,不過老闆,我們真不是宋家軍中之人,你該收多少錢就收多少錢。”

“沒關係,沒關係,我說你們幾個後生看起來端是孔武的模樣,幹嘛不去投我們宋家軍,那裡可個個都是英雄豪傑,到時候跟著我們王上打金兵,那是何等光榮之事,就是死了也能永享祭祀,若不是我一把年紀了,不然早就去投軍了。”老闆似乎談興甚高,一直滔滔不絕的說道。

英武年輕人也沒有不耐煩,反而與老闆攀談了起來,過了半天,老闆才發現年輕人的素面都成了麵疙瘩,其餘幾人見英武年輕人都沒下筷,也沒動筷子,一同聽著他與老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