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宋搞山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派系之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四章 派系之爭

“王上,金人狼子野心,這是為了麻痺王上所使用的計策,萬不可同意金人的要求啊,更不能把我們的新式火槍和彈藥賣給金人呀。”丁平對於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先發表自己的意見。

“是啊王上,金人剛剛掘開了黃河口,淹死了我數萬百姓,讓近百萬人無家可歸,這是不共戴天之仇,也難填天下悠悠眾口,臣贊同丁相之言。”梁彥祖接著說道。

宋傑當然沒有答應李石的要求,而是藉口要與大臣們商議才行,其實也不是藉口,這事他還真想問問華國高層的意思。

“葛帥,你怎麼看此事?”宋傑想葛輝問道。

“王上,臣覺得金人聯姻之事倒是小事,槍支彈藥的買賣是大事,之前他們早就拿到了我們的新式步槍和彈藥,也沒見仿製出來,臣覺得,此事可以考慮,至少能夠暫時穩定北方局勢,讓我們騰出手來處理國內問題和對付南邊的大宋,這些年,大宋可是沒少找我們的麻煩,現在還與李康對峙在海州和邳州等地。”

“與金人聯姻並不是說我華國就對女真人妥協了,這其實是他們對我們的妥協,反而是給漢人漲臉面的事情。”葛輝想了想回答道。

宋傑微微點頭,葛輝所言也十分有理。

“葛帥,此事事關民族大義,豈能妥協?若是答應與金人的聯姻,那如何向國內漢人百姓交代?”梁彥祖皺著眉頭駁斥著葛輝的話。

“大梁相,現在我們無力向北用兵,還不如懷柔女真人,與其說是他們麻痺我們的計策,答應他們的聯姻還不如說是麻痺他們之計,難道聯姻之後,我們就不會收復北方領土了?至於百姓的看法,要看朝廷怎麼宣傳此事了,這是女真人示弱的表現,本就是彰顯我國國威之事,還有兩路領地被納入我華國的事實擺在那裡,百姓只會對王上更加忠誠,豈會有其他話說。”

“要我看,恐怕不是百姓怎麼看,而是朝廷官員怎麼看吧,現在可是有不少文官非議朝政,我可是聽說有不少誹謗王上之言。”葛輝輕哼一聲道。

宋傑似乎在這中間聽出了些火藥味。

梁家被譽為一門五相爺,在華國可以說是權勢通天,梁尚君被稱為梁相公或是梁公,梁彥祖被叫做大梁相,梁彥宗被稱作小梁相,以示區別,再加上一個鄭遲坤和丁平也是副相,整個華國的政府梁家人佔了一半以上。

這也是華國建國初期,缺乏有才能的讀書人和治國人才的無奈之舉,加上梁家是最早跟隨宋傑造反的知識分子,而且梁家人確實個個都有些能力,主要是對宋傑忠誠,把宋傑當成了最大的依仗,這才是梁家成為華國第一家族的原因。

至於為何在宋傑稱帝上梁家的態度曖昧,還是因為梁家和新興的商幫階層不對路,他們贊同什麼梁家就要反對,而且宋傑稱帝對他們梁家來說並未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還有一點,這也是梁尚君的一種自黑方式,梁家不能只做王室的應聲蟲,偶爾一些反對聲音或許能讓梁家更安全。

現在的華國的朝廷形成了三派,一派當然是以梁家和其門生為主的文官集團,另一派便是葛輝為代表的葛家、白家和部分武官,支援他們的以商幫為主,還有一派便是宋家人組成的勢力,其實宋家人嚴格來說並不算一派,因為梁家、葛家,甚至是白家都稱自己是宋家人,都是宋傑的人。

絕大多數時候,宋家人都是嚴格執行宋傑的命令,也沒有太多的政見,宋傑的意思就代表了他們的意思。

現在還有一個勢力,就是大同社,但所有的朝臣都認為,大同社就是宋傑的,和華商會相似,沒有人會去與大同社作對,而且現在的朝臣若是還沒加入大同社,估計政治生涯也就差不多能完結了。

所以,現在華國真正有不同意見的其實是以梁家為主的文官集團和以葛家為主的武官和商幫的矛盾。

從表面上看,文官似乎是堅定的主戰派,而且主張對金人採取積極的進攻正常,而武官似乎變成了對金的主和派。

其實根本的原因宋傑清楚,華國沒有主和派,主不過戰的物件不同。

文官主張對金的戰爭有幾個考慮,一是收復漢人的故土,這是民族大義,文官必須要佔領這個道德制高點,另一方面,文官對與大宋開戰有著天然的抗拒,這一點也好理解,畢竟從漢人政權的角度來看,大宋還頂著一個正朔的頭銜,即便現在華國已經立國了,但從骨子上來說,文人還是有些正統情節。

這也讓文官集團在宋傑是否稱帝上出現了兩級分化。

而武官和商幫的結合純屬是宋傑一手促成的,首先,買賣勞力讓武將和商幫形成了一種合作模式,武將抓俘虜,商幫買勞力,供需關係形成了,而且還十分穩定,商幫希望武將多抓俘虜,武將希望多打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現在的實際情況是,金人的戰鬥力更強,武將與其作戰難免會讓己方的軍隊有所損失,而且一個不好就是極大的損失,這次李康部被打殘就是例子,而宋軍戰鬥力弱一些,華國的武將似乎覺得俘虜宋兵更容易些。

還有一點,金朝的人口比宋家少,金兵在與宋家軍的數次大戰中損失了不少軍隊,剩下的幾乎都是禁軍和邊軍這種難啃的骨頭,而大宋與華國的戰鬥只進行過兩次,宋軍的實力尚存,其軍隊數量也相對多於金朝,因此華國的武將都傾向於與大宋交戰。

另外,商幫希望開啟人口眾多的大宋的市場,希望與大宋進行邊貿,從消費能力上來看大宋比金朝強得多。

這些才是華國文武官員產生不同整件的根本所在。

宋傑見葛輝和梁彥祖兩人的話語都有些火氣,也未多言,而是看向梁尚君問道:“老師,您怎麼看。”

老梁見自己大兒子與葛輝在宋傑面前針鋒相對的爭辯,只得嘆口氣道:“王上,現在主動權在我們手上,如何做其實要看王上的戰略在哪裡,若是王上想一鼓作氣,北上滅虜,那對金人的聯姻要求大可以不予理睬,我們就保持這種不戰不和的狀態也可,等我們處理好國內事務,便再次北伐。”

“不過,還得防著大宋的偷襲,現在我們早已看清大宋的嘴臉,趁人之危,撿便宜的事情他們最喜歡,如此我們便需要部署大量的兵力在南邊。”

“若是王上覺得可以用聯姻先麻痺金人,也非不可,畢竟現在我們的中心應該在國內,而且大宋始終是個威脅,不給他們些教訓也不行,不過老臣覺得如果要與金國聯姻,還可遵照戰國時的舊例,讓他們派出質子入我華國,否則此事便不能答應。”

宋傑聽罷,不由得一笑,看來老梁這和稀泥的功夫越來越爐火純青了,還把皮球提到自己這裡來。

現在無非是兩個點,下一步的軍事中心是放在北邊還是南邊,相信所有人都想知道宋傑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