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的搭檔是神探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0章 犯罪畫像(三更求評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0章 犯罪畫像(三更求評論)

徐禎國說話的時候,林威的雙眼正直勾勾地盯著汽車的前方。

車內本來安靜的氛圍已使他的睏意越來越濃,可徐禎國突如其來的聲音,卻立馬讓他清醒了起來。

林威轉過頭問道:“打電話?打什麼電話,徐哥?”

“我對貨梯事故這案子有一些想法,覺得會對破案有所幫助。”

何禮揉揉惺忪的睡眼問道:“老徐,你真當自己是神探了?人在當地都沒有什麼發現,你就憑林威的幾句話就能把案件破了嗎?”

“我倒不能說是把案件破了,只是提供一個思路而已。”徐禎國伸了一個懶腰,“而且我想警方應該也能夠發現這案子的蹊蹺之處,但可能缺乏足夠的證據作為支撐,或者是在抓捕前需要做好保密工作,所以才沒有告訴林威吧。”

何禮對徐禎國這種愛賣關子的說話方式非常不滿,他不耐煩地說道:“有話快說,咱們現在都在一個車裡,想洩密也洩不出去。”

“在說出兇手的身份前,我想我們可以根據案情,用犯罪畫像將嫌疑人的身份特徵逐漸勾勒出來。”徐禎國胸有成竹地說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不過你說這個什麼畫像只是理論上的東西,真正破案當中很少會使用到。”林威則對犯罪畫像一事並不感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事實上,林威和何禮在警校時就對犯罪畫像有所耳聞,他們的警校老師在授課中曾粗略提過,並對這一破案方式嗤之以鼻,認為這一技術只能應用在影視劇中,現實當中不堪大用。

“現實中我們偵查的各類案件,其因果關係非常簡單,證據提取較為容易,作案動機很好判斷。譬如張雷被殺一案,雖然暫時沒有破案,兇手也可能提前預謀,但是犯罪實施的過程卻是在一念之間,兇手殺人前後沒有做過多的處理和偽裝來干擾警方的破案,而是很快就逃離了現場。可是利用貨梯事故殺人的方式需要長期的預謀,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否則很有可能造成錯殺誤殺甚至引火自焚。”

“又開始長篇大論了。”何禮小聲嘀咕道。

“所謂天時是指,兇手必須要知道目標人物確切到達作案現場的時間,或早或晚都不可以。如果目標人物提前到達,犯罪行為可能無法實施;如果目標人物遲到,死者很有可能就會另有其人,這個確切的時間至少要精確到一小時以內才可以。”

“地利呢?”林威開著車問道。

“地利就是指犯罪預備。其實貨梯是一個殺人機關,要想使用這個機關,兇手必須熟知現場環境,對貨梯情況和工作人員都瞭如指掌。機關如何設定,藏在何處,何時使用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必要的話,需要在沒人的時候對機關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復性進行反覆的實驗。在目標人物到達現場後,必須保證不會有其他人乘坐這部貨梯。想完成這些預備動作,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那麼人和呢?”

“人和嘛,”徐禎國緩了緩說道,“這種高難度的犯罪,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哪怕一絲失誤,高智商犯罪聽起來高深莫測,其實實際應用是非常難的,誰也無法保證所有的環節都是按照之前設計的那樣順利進行,幾乎可以說是無法完成的犯罪。兇手如果想要利用貨梯達到殺人的目的,必須有現場證人和被害人的全力配合。”

何禮一聽,使勁搖晃著腦袋問道:“什麼叫證人配合?證人都去配合兇手了,這不是同案犯嗎?難道在現場的證人都是兇手?還有被害人配合兇手又是什麼意思啊?被害人怎麼可能去配合兇手?這被害人都要死了還得配合兇手來殺死自己?”

徐禎國已經習慣了何禮這種唐突的質問,他並沒有急於解釋,而是繼續說道:“基於以上假設,聯絡新聞和林威的陳述,我們可以對兇手的身份嘗試做一下推斷。”

對這一建議,林威和何禮倒是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第一,命案發生在右江市竹石縣竹林水岸建築工地裡的一棟住宅樓的貨梯上,兇手一定是知道事發貨梯位置的人,所以工地中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有可能是兇手,而不熟悉工地情況的外人基本都可以排除在外。”

林威和何禮沒有提出異議。

“第二,兇手知道開發商高層到達工地視察的確切時間,我們可以繼續縮小兇手的範圍,將工地中的臨時僱傭人員排除在外。”

林威和何禮沒有提出異議。

“第三,兇手知道貨梯的實時狀況,能夠經常接觸和使用電梯,這樣我們可以繼續把在其他住宅樓施工的工人排除在外。”

林威和何禮沒有提出異議。

“第四,兇手為了保證殺人機關可以順利實施犯罪,必須要重複嘗試並進行分析和調整,這種嘗試只能在人少的夜間實行,而且一般的體力勞動者沒有這種能力。”

林威和何禮沒有提出異議。

“以上四點,我們可以排除掉工地中的大部分人員,如臨時僱傭人員、體力勞動者和類似財務、後勤這種非具體施工人員,接下來我們就要根據具體的犯罪行為來對兇手進行犯罪畫像。根據之前的闡述,兇手在建築行業工作多年,與開發商有合作關係,在施工現場有指揮權,懂得貨梯的構架和基本理論,未婚或者離異,有一定學歷,他的心思非常縝密……”

“你說這個兇手是……”林威聽著徐禎國的敘述,腦海中的兇手形象越來越清晰。

“他可能在目標物件進入電梯前,要求現場其他人員不得進入電梯……”

“你說兇手……是那個沒進入電梯的包工頭?”

徐禎國點點頭,示意何禮猜中了兇手的身份。

“不對。”何禮發現了一個矛盾點,“包工頭是和三名死者一起上的電梯,三名死者是在下電梯時遭遇不測的,如果包工頭是兇手,他是如何做到在與開發商同行時,將殺人陷阱佈置出來的?這是不可能的犯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