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征服美職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悲劇(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悲劇(上)

NBA歷史上罰球高手數不勝數,而塵埃落定,我們逐一追憶罰球大師們,霍納塞克、巴里的音容笑貌還歷歷在目。現在回想起來,97、98兩屆總決賽雖令爵士三老遺恨終生,但斯託克頓的龍抄手、馬龍的大鐵肘加之霍納塞克的罰球三摸臉倒也藉此名揚天下。其中龍抄手最毒、大鐵肘最狠,罰球三摸臉卻是最逗。

眾所周知,霍納塞克當年每次罰球之前,必用右手摸臉三次,以此向自己的三個孩子致意。如今看來,此法果然比基德的飛吻靈驗得多,力助霍納塞克本已奇高的罰球命中率逐年攀升,待到退役前的最後一季,居然已經高達95%,甚至還創下連續罰中67球的個人紀錄。

00年霍納塞克在爵士隊退役的時候,職業生涯總罰球命中率及三分球命中串均為隊史之最。每當有人恩請霍老傳授百罰百中的要訣時,霍老則從不言及摸臉等妖術,只一味說心態平和,全身放鬆,不知奧胖、鄧肯認同否。

NBA中另一激情派罰球大師當數巴里,即布倫特。巴里和瓊巴里的老爹,當然與曾經叱吒風雲的老巴里相比,兩個小巴里只能算遺傳不佳。老巴里作為小前鋒,幾乎可以在任何球場上任何一點得分,命中事極高,新秀賽季均場即得25.7分,罰球更屬老巴里的獨門絕活。

巴里職業生涯總罰球命中率高達90%,居NBA歷史第二,即便在退役前的79賽季,人已老態龍鍾,罰球卻老當益壯,命中率93.5%。更有性格的是,老巴里一直堅持用端尿盆的姿勢罰球,而究其一生,共在NBA賽場上端出4243次尿盆。

在籃球運動誕生初期,所有投籃都是立定或者騎馬蹲檔式,從準備投籃到最終出手,雙腳從未離地半寸。試想,不論命中事高低,這種投法量而易見的弊病就是觀賞性太差,看上去更像朝斜上方奮力投石子搗敗鳥窩,毫無當今射手凌空一擊時的飄逸之感。

因此我們必須肯定,跳投是籃球運動中又一里程碑式的發明,它直接賦予了射手俊逸、凌厲的精神氣質。同時,我們必須誠摯地感謝偉大的跳投發明家阿里金先生。阿里金28年出生於費城,22歲時加入NBA,身高1.94米,司職前鋒。

據說阿里金是在一個地面很滑的舞池裡表演籃球時為防止滑倒才在投籃時附加了蹦蹦跳跳的自衛動作,結果發現跳得越高投得越準,偉大的跳投技術從此誕生。乍聽起來,這一重大發明的研製過程十分古怪,有點像臭豆腐的出品,都是物極必反因禍得福。但無論過程如何離奇,阿里金還是一個天賦的籃球使者,是他將跳投技術帶到了NBA的籃球場。

雖然現在SLAM DUNK才是美國籃球文化中主流的得分方式,但跳投作為一種最從容、簡潔的得分方式,自有其無可替代的魅力。試想,在對方嚴防死守的情勢下,你放棄生硬的突入或慌亂的分球,而是在對方飛身封蓋前的一瞬高高躍起,在滯空的利那將球毅然投出,然後看著皮球從防守隊員的指尖上方緩緩掠過,沒有聲音,世界靜止,只有球在空中飛旋...當你終於聽到皮球穿網而過的爆破聲時,是怎樣的興奮。

事實上,一記追魂攝魄的跳投往往比一個勢大力沉的扣籃令人蕩氣迴腸得多,因為在令人刻骨銘心的時刻,跳投大多比扣籃更富張力。籃球比賽多如牛毛,而事過境遷,仍能讓人銘記的片斷多為重大比賽的室息階段,而決定比賽勝負的最後一擊,多為跳投。

一般而言,當比賽最後階段雙方比分仍處膠著狀態,最後的進攻往往會遭遇全力防守,因此能夠突入內線扣籃的可能性極小,即便突入,也多被內線防守球員犯規而進行罰球。相對而言,在沒有強力內線或者比分已經落後3分以上時,球隊最後的進攻多由射手外線執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外,扣籃比之跳投,能否將球扣入的懸念要遠遠小於能否將球投進籃筐,因此從皮球出手、劃空而過直至抵達籃筐這一系列過程,都會因球是否投進這一懸念的存在而充滿戲劇性的張力。曾有無數射手演繹過勝敗榮辱皆系與此的孤注一擲。

記得97賽季的東區決賽第6場,步行者戰公牛的經典之役。比賽的最後關頭,雙方戰成89平,步行者隊佈置由米勒空手跑位接球執行最後投,但喬丹如膠似漆的防守令米勒難以要球,只能徘徊跑位。

然而就在比賽的最後時刻,米勒突然一個加速將喬丹甩開,然後三分線外迅速接球轉身跳投3分中的。而姚鯊1中弗朗西斯將比賽拖入加時的那記三分球也如出一轍,這些都是跳投左右比賽的典範之作,關鍵時刻,跳投永遠是最從容冷醋的武器。說到射手,很多人會本能的聯想到殺手一詞。畢竟,人們已經習慣了諸如伯德、雷阿倫、萊斯這樣的射手在球場上追魂索命般的驚悚演出,人們也已習慣了黑幫電影裡陰鬱無情的殺手造型。將兩者扯到一塊兒,就產生了射手即殺手的簡單邏輯。聽起來,把籃壇射手統統比作戴墨鏡披風衣的江湖殺手的確很酷。然而,這樣的類比也同時導致人們對球場射手的群體性誤讀。

在籃球場上,一個真正的射手到底稟賦怎樣的性情和氣質?由電影裡的經典殺手形象人們會本能的想到冷血、敏銳、分裂之類的字眼兒,但這些還遠不足以概括NBA色彩斑駁的射手風情。

從伯德到斯托賈克維奇,從馬拉維奇到諾維茨基,從巴里到卡塞爾,事實上,古今射手能被分門別類的僅僅是技術特點,而永遠不可能是性情氣質。有多少個百步穿楊的射手,就有多少種立體善變的心性。

我們很難想象霍納塞克在化妝舞會上扮成冷麵殺手會是什麼樣子,因為他除了有手投籃的絕活之外,神形更像個小公務員,和善、平實和內斂就是他的全部氣質。巴里則是一個脾氣火爆的直腸子,只要一有空閒,他就會把看上去人模狗樣的隊友叫來統統罵上一遍,如此適合做街道主任的傢伙顯然也與殺手形象無緣。當然,在所有業已成名的NBA射手中,精神分裂最為嚴重的還要數米勒。